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89篇
  免费   1223篇
  国内免费   1116篇
林业   1759篇
农学   1429篇
基础科学   556篇
  1846篇
综合类   8613篇
农作物   1100篇
水产渔业   572篇
畜牧兽医   2725篇
园艺   756篇
植物保护   572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285篇
  2023年   273篇
  2022年   391篇
  2021年   417篇
  2020年   441篇
  2019年   444篇
  2018年   313篇
  2017年   525篇
  2016年   645篇
  2015年   571篇
  2014年   842篇
  2013年   845篇
  2012年   1246篇
  2011年   1306篇
  2010年   1074篇
  2009年   1242篇
  2008年   1187篇
  2007年   1240篇
  2006年   1069篇
  2005年   953篇
  2004年   658篇
  2003年   483篇
  2002年   451篇
  2001年   405篇
  2000年   369篇
  1999年   295篇
  1998年   230篇
  1997年   241篇
  1996年   224篇
  1995年   208篇
  1994年   207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6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东北黑土区TDR测定农田土壤含水量的室内标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水分标定是利用TDR监测农田土壤水分过程中的必要环节.以东北黑土区农田土壤剖面深度上的4种典型介质(黑土层、母质层、过渡层、砂砾层)为试验对象,利用“由湿到干”的土柱试验方法,用烘干法对TDR进行室内标定研究.结果表明:1)TDR内置土壤标定曲线测定的含水量明显低于烘干法测量的含水量.在TDR法土壤含水量标定时,指数关系比线性关系具有更高的标定精度.2)单一介质的TDR法土壤含水量标定曲线对自身介质的标定精度高(最大绝对误差3.2%).3)混合介质的TDR法土壤含水量标定曲线的标定精度较高(最大绝对误差6.6%),可用于不同介质TDR法土壤含水量标定.本研究结果可用于研究区及类似区域修订TDR法含水量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72.
广西龙胜龙脊地区的稻作民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龙脊梯田作为农业景观广为人知,但是其丰富的稻作生产和生活民俗却不被重视。作者依据实地调查,参考相关文献,较为全面的梳理介绍了当地的稻作民俗内容,并初步分析了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73.
绿洲是干旱区人民赖以自下而上的一片沃野。由于人类的强度作用,绿洲向复杂方向演变发展。本文以高台绿洲为例,以地下水位为指标确定了绿洲边界范围,进而研究了绿洲从1958年至1985年边界的变化,并分析高台绿洲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功能,指出草地生态系统的恶化是绿洲边界变化的重要原因,应当加强对草地的投入与管理。  相似文献   
74.
糊化淀粉缓释尿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国内糊化淀粉尿素产品的概念、生产原理、生产工艺、检测方法以及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5.
[目的]明确辛硫磷35CS不同释放特性及施药方法对花生蛴螬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分别于2009、2010年在代表安徽省南、北2个农业生态类型的蒙城、固镇和肥西县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该药剂3种释放速度(快、中、慢释放速率)及2种施药方法(播种时喷穴或出苗后灌根)对花生蛴螬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辛硫磷35CS 3种释放速率防治花生蛴螬效果表现为慢速释放>中速释放>快速释放;2种施药方法对防治花生蛴螬效果无影响。[结论]为辛硫磷35CS的推广应用及花生蛴螬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麦秸还田和施氮量对大穗型杂交粳稻不同部位枝梗和颖花形成的影响。【方法】以大穗型杂交粳稻甬优1540为试验材料,设置麦秸还田(T0:麦秸不还田;T1:麦秸全量还田)和施氮量(N1:施纯氮225 kg·hm-2;N2:施纯氮300 kg·hm-2;N3:施纯氮375 kg·hm-2)二因素试验,裂区设计,秸秆处理为主区,研究稻穗不同部位枝梗与颖花形成规律。【结果】麦秸还田提高大穗型杂交粳稻籽粒产量,但不显著;不同施氮量处理对产量的影响显著,表现为N2>N3>N1。大穗型杂交粳稻不同部位枝梗与颖花形成特性因着生部位不同而异。麦秸还田与施氮量对枝梗与颖花形成有显著影响,与T0相比,T1处理显著降低了总枝梗与颖花分化数,但同时显著减少了退化数,且退化数的降幅大于分化数,导致现存数比T0显著增加;麦秸还田对一次枝梗的形成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影响了二次枝梗与颖花的形成。3种氮肥水平下,N2处理的总枝梗数、颖花分化数和现存数最高,而退化数率最低,且对一、二次枝梗与颖花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麦秸还田与施氮量存在互作效应,T0N2处理下枝梗和颖花的分化数最高,但T1N2处理下的枝梗和颖花的退化数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现存数最高;麦秸还田和不同施氮量处理对上部一、二次枝梗与颖花的影响均不显著,但显著影响了中、下部枝梗与颖花形成,特别是下部二次颖花的分化与退化对总颖花数的形成有较大影响。枝梗及颖花性状与产量关系密切,一、二次枝梗与颖花现存数与产量及每穗总粒数均达极显著正相关; 枝梗与颖花的分化数和现存数与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均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但与千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大穗型杂交粳稻稻穗不同部位枝梗和颖花形成规律有差异;麦秸还田和施氮量对枝梗和颖花形成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因稻穗部位不同而异,中下部和二次枝梗受影响较大;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存在互作效应,麦秸全量还田和适宜的氮肥水平有利于枝梗和颖花的形成。  相似文献   
77.
为了解新疆天山野果林中塞威士苹果Malus sieversii与其林下伴生植物短距凤仙花Impatiens brachycentra两种植物叶斑病病原菌的多样性及同源性,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病原菌,基于rDNA-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进行ITS序列BLAST同源性比对,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分类,并依据科赫氏法则测定致病性。结果显示,从新疆新源县天山野果林中的塞威士苹果及短距凤仙花病叶上共分离得到18株菌落形态各异的病原菌,分属于2属4种,绝大多数属于半知菌亚门。其中,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为塞威士苹果和短距凤仙花叶斑病病原真菌中的优势菌群。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其中11株病原真菌对塞威士苹果具有致病性,7株病原真菌对短距凤仙花具有致病性;塞威士苹果所有的病原真菌对短距凤仙花均有致病性,而且短距凤仙花所有的病原真菌对塞威士苹果也有致病性。推测2种植物叶斑病可能由相同来源的病原真菌引发,短距凤仙花染病加剧了塞威士苹果叶斑病暴发,可能是野果林退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8.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稻谷中三环唑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根据JJF 1135—2005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的相关规定,对测定过程中可能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评估,建立了测定稻谷中三环唑残留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并将各分量进行合成。得出当稻谷中三环唑的量为0.262m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20 mg/kg (k=2)。  相似文献   
79.
轮捕轮放是提高养鱼产量的重要技术措施.该文介绍了池塘养殖轮捕轮放高产高效养殖技术,包括池塘选择、清塘、配套设备准备、苗种放养、投喂管理、日常管理、病害防治及成鱼收获等,并分析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0.
2007年11月和2008年5月,对筼筜湖的游泳生物开展了2个季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出现的游泳生物种类有69种.其中鱼类44种,虾类7种,蟹类14种,头足类3种,口足类1种;渔获量的优势种为远海梭子蟹和尼罗罗非鱼,渔获尾数优势种则以硬头鲻和远海梭子蟹为主.湖内刺网平均单位面积渔获量1.0069g/m2·h,单位面积渔获尾数0.0192ind/m2·h.排水口年平均资源指数为1043.317g/网·h,资源密度为148.883ind/网·h.现存资源量为729.752kg,现存资源尾数为10.4168×104尾.调查结果表明,筼筜湖的游泳生物种类比2001年出现的60种和1992年的43种,分别增加15%和60.46%.表明筼筜湖的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