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587篇 |
免费 | 1225篇 |
国内免费 | 111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759篇 |
农学 | 1429篇 |
基础科学 | 556篇 |
1846篇 | |
综合类 | 8613篇 |
农作物 | 1100篇 |
水产渔业 | 572篇 |
畜牧兽医 | 2725篇 |
园艺 | 756篇 |
植物保护 | 57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285篇 |
2023年 | 273篇 |
2022年 | 391篇 |
2021年 | 417篇 |
2020年 | 441篇 |
2019年 | 444篇 |
2018年 | 313篇 |
2017年 | 525篇 |
2016年 | 645篇 |
2015年 | 571篇 |
2014年 | 842篇 |
2013年 | 845篇 |
2012年 | 1246篇 |
2011年 | 1306篇 |
2010年 | 1074篇 |
2009年 | 1242篇 |
2008年 | 1187篇 |
2007年 | 1240篇 |
2006年 | 1069篇 |
2005年 | 953篇 |
2004年 | 658篇 |
2003年 | 483篇 |
2002年 | 451篇 |
2001年 | 405篇 |
2000年 | 369篇 |
1999年 | 295篇 |
1998年 | 230篇 |
1997年 | 241篇 |
1996年 | 224篇 |
1995年 | 208篇 |
1994年 | 207篇 |
1993年 | 151篇 |
1992年 | 143篇 |
1991年 | 114篇 |
1990年 | 124篇 |
1989年 | 98篇 |
1988年 | 52篇 |
1987年 | 52篇 |
1986年 | 31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6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6篇 |
195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介绍了地被植物套种的相关概念及其作用,总结了地被植物套种的模式,以期提升园林地被植物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42.
八倍体小偃麦是普通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种质材料,为进一步发掘和利用其优良基因,对从匈牙利科学院农业研究所引进的八倍体小偃麦BE-1的染色体组成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进行了分析鉴定。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56,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 MI)粢色体构型2n=28Ⅱ的细胞占65.8%;分别用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elongatum,D.R Dewey,2n=14,EE)、百萨薄冰草(Thinopyrum bessarabicum,A.Love,2n=14,JJ)、假鹅观草(Pseudoroegneria strigosa,A.Love,2n=14,StSt)的总基因组DNA作撂针进行原位杂交,结果发现仅在假鹅观草总基因组DNA作探针时。能够检测到BE-1 14蒂染色体明显的杂交信号,进而认为它们来源于St基因组相近的鹅观草属的物种;对八倍体小偃麦BE-1麦咎蛋白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其HMW—GS组成为1,6+8,5+10。红外谷物品质分析仪测试结果表明,它的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度沉淀值均超过当前优质小麦品种,可做为普通小麦品质改良的重要基因源。 相似文献
43.
44.
45.
在综述前人研究基础上系统梳理出留守妇女非正常生存问题,提出非正常生存问题的诱发性因素——家庭离散。为验证这一假设,使用湖北省留守妇女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2012)的数据,以家庭离散作为切入点,并将其作为自变量逐一与5类非正常生存问题进行回归分析,以此考察家庭离散与留守妇女问题之间的显著性程度与影响大小。结果表明,家庭离散对留守妇女的身体健康、婚姻安全、代际关系、劳动生产以及自身发展产生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46.
中国南方秋季低温冷害的评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冯佩芝等的中国南方秋季低温冷害(俗称“寒露风”)评估办法[1],对1961~1993年长江中下游至华南地区34个站9~10月逐日温度资料进行了微机处理和分析,填补了1980年以后的低温冷害有关资料及其评定结果,并完善和修正了文献[1]中1961~1980年间个别年份的评定结果;通过对1951~1993年43年的资料分析表明,中国南方秋季低温冷害明显具有发生率高、为害范围大、影响时间长、表现形式复杂、群发性和成灾严重等主要特征,其为害程度与秋季大气环流和中国大范围温度变化趋势有关 相似文献
47.
有机基质配方对袋培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克服设施番茄连作障碍,实现有机基质栽培规模化,以 '宝冠'番茄为试材,将牛粪、鸡粪、羊粪、秸秆、稻壳、河沙,按体积比组成6个有机基质配方(T1、T2、T3、T4、T5、T6),研究其对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基质的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CK,土壤栽培),容重、空隙度适宜,EC和pH值略高,但结果期降至理想范围.6个配方基质袋培番茄的株高、茎粗、各器官干质量、坐果率及产量等显著高于CK,不同配方相比,T2(牛粪∶砂子∶稻壳∶鸡粪=4∶2∶2∶2)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48.
49.
以‘阿城紫皮’大蒜和日本‘福地六瓣’白皮大蒜鳞茎茎尖为接穗、鳞茎盘为砧木,利用离体茎尖微体嫁接技术,研究了大蒜体细胞嵌合体的培育,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进行了嵌合体的鉴定。结果表明:最佳生芽培养基为MS+NAA 0.1 mg·L-1+2ip 0.4 mg·L-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 + IBA 1.5 mg·L-1。嫁接成活率达16.00%~26.67%。利用引物OPF-16鉴定表明白/紫、白·紫/紫、白·紫/白、紫/白4种嫁接方式获得了嵌合体。利用引物OPJ-12鉴定表明紫/白嫁接方式获得了嵌合体,而引物OPE-05鉴定未能检测出亲本与嫁接苗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