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32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1篇
  92篇
综合类   137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31.
探究保山植烟区面源污染排污因子来源和负荷,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保山植烟区面源污染因子负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5-2020保山植烟区面源污染源主要为化肥,其次是秸秆废弃物,再次是农村生活,畜禽养殖污染负荷比最小。保山植烟区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TN 和 TP,其等标污染负荷比分别为30.57%和56.63%,化肥和秸秆造成的总氮和总磷排放量均为腾冲最大,龙陵最小。本研究将为保山植烟区面源污染分类管理和面源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2.
为了筛选出能实现病死猪辅热好氧发酵过程中恶臭减排的最佳辅料,试验以病死猪为发酵原料,分别以玉米秸秆(T1)、油菜秸秆(T2)、木屑(T3)、米糠(T4)为辅料,开展病死猪辅热好氧发酵试验,并以纯病死猪(CK)发酵作为对照。发酵过程中,在0~6 h和6~72 h发酵阶段内分别以3 h和6 h为采样间隔,采集处理槽排放的尾气,分析尾气中的有机恶臭物质组分并测定其排放浓度,同时测定其中的氨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并对不同处理的总臭气强度进行多重比较,以确定辅料种类对病死猪辅热好氧发酵过程中总臭气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5个处理的病死猪辅热好氧发酵尾气中能准确定性和定量检测的共18种恶臭物质,包括3种含硫化合物、1种烷烃化合物、12种芳香烃化合物、1种酚类化合物和1种无机气体,其中3-乙基甲苯、4-乙基甲苯、对甲酚、甲硫醇、二甲基硫醚、二甲基二硫醚和氨气为病死猪辅热好氧发酵过程中恶臭气味的主要来源;(2)玉米秸秆、油菜秸秆和木屑的添加加快了病死猪辅热好氧发酵的进程,添加玉米秸秆的处理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添加油菜秸秆和木屑的处理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3)不同辅料发酵过程中总臭气强度存在差异,从小到大依次为T3相似文献   
333.
马俊超  高彦征  秦超 《土壤》2023,55(6):1161-1169
经口摄入是土壤多环芳烃(PAHs)人体暴露的重要途径, 有效评估土中PAHs的生物可给性是全面评估土壤PAHs人体健康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测定土壤PAHs生物可给性的体外胃肠模拟方法众多, 至今国内外尚缺乏统一标准。由于不同体外模拟方法测定的结果差异较大, 制约了土壤PAHs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的发展。基于此, 本文综述了PAHs生物可给性测定所用的多种体外胃肠模拟方法及进展, 并针对PAHs生物可给性测定方法存在的问题, 建议未来构建土壤PAHs生物可给性测定标准方法的相关研究应从生理条件、吸附材料的选择、体内模型的验证这三方面综合考虑。综合以上,本文有望对我国污染场地土壤标准体系构建和完善、前瞻性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4.
【目的】确定汾河新店-入黄口段的水环境容量以及污染物削减量。【方法】从水环境系统多种不确定性的角度出发,以盲数理论为基础,将水文、水质盲数化,利用盲信息下的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对汾河新店-入黄口段主要污染物COD、氨氮的水环境容量进行计算,分析该河段的水环境容量及污染物削减量。【结果】汾河新店-入黄口段主要污染物COD和氨氮的水环境容量分别为-62.3和-58.4 t/d,表明该段污染严重,水体已经丧失了使用功能,需要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其中COD和氨氮的削减量分别为62.3和58.4 t/d。将该计算结果与确定性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盲数理论的不确定性方法能够较为合理、科学地确定超标严重河段的污染物削减量。【结论】基于盲数理论的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考虑了河流的水文、水质等因素的实际变化,应用于实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35.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 has had a great global impact on human health, the life of people, and economies all over the world. However, in general, COVID-19´s effect on air quality has been positive due to the restrictions on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y. This study aimed to assess the impact on air quality and metal deposition of actions taken to reduce mobility in 2020 in two different urban locations. For this purpose, we analysed air pollution (NO2, NO, NOx, SO2, CO, PM10, O3) and metal accumulation in leaves of Tilia cordata collected from April to September 2020 in two cities in northern Spain (Pamplona-PA and San Sebastián-SS). We compared their values with data from the previous year (2019) (in which there were no mobility restrictions) obtained under an identical experimental design. We found that metal accumulation was mostly lower during 2020 (compared with 2019), and lockdown caused significant reductions in urban air pollution. Nitrogen oxides decreased by 33%−44%, CO by 24%−38%, and PM10 by 16%−24%. The contents of traffic-related metal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both studied cities. More specifically, significant decreases in metals related to tyre and brake wear (Zn, Fe, and Cu) and road dust resuspension (Al, Ti, Fe, Mn, and Ca) were observed. With these results, we conclude that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improvement in urban air pollutants and metals was the reduction in the use of cars due to COVID-19 lockdown. In addition, we offer some evidence indicating the suitability of T. cordata leaves as a tool for biomonitoring metal accumulation. This information is relevant for future use by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and policy makers to implement measures to reduce traffic air pollution in urban areas and to improve environmental and human health.  相似文献   
336.
337.
陈晓芳  高娟 《土壤》2022,54(1):121-127
通过土壤微宇宙培养试验,研究了锯末尺寸、添加量和种类等因素对荧蒽特效降解菌MC(Mycobacterium flavescens)修复污染土壤(潮土、红壤、黑土、黄棕壤和水稻土)的效果.结果表明:锯末联合降解菌MC修复荧蒽污染的黄棕壤效果较好,优化条件下25 d荧蒽降解率为42.63% ±1.05%;该联合修复对黑土和...  相似文献   
338.
论述了农产品中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制订我国农产品中污染物控制标准的意义及制订我国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最大限量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39.
氯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农田土壤污染呈现污染浓度低、面积大、新源污染不断输入的特点。农田土壤本身微生物种类丰富,对氯代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大的降解潜力和未知性。本试验以典型高氯代和低氯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六氯苯(HCB)和滴滴涕(DDT)为研究对象,结合~(14)C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HCB和DDT在热带水稻土和甘蔗地土壤的矿化现象,同时监测HCB和DDT在两种土壤中的挥发、降解产物以及结合残留。结果表明,经84 d好氧培养,HCB和DDT在两种土壤中的矿化量分别仅为0.14%和3%,低氯代有机污染物DDT的矿化速率显著高于高氯代有机污染物HCB。然而,两种土壤对HCB或DDT的矿化没有显著性差异。HCB或DDT在水稻土中的挥发量略微高于甘蔗地土壤,两种土壤中HCB和DDT的挥发量在0.1%~0.6%之间,表明挥发不是其主要的环境过程。在DDT污染水稻土和甘蔗地土壤中添加1.25%的堆肥增加了DDT在土壤中的矿化与结合残留,减少了DDT的挥发。本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在好氧条件下对氯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自然消解能力非常弱,而有机肥的使用有助于土壤中持久性氯代有机污染物的矿化消除。  相似文献   
340.
叶表观症状是农作物对大气污染物最直接的环境响应特征,可用作大气中污染物的植物指示和损害程度确定。本文梳理了5种典型大气污染物对农作物叶表观伤害症状的特征和差异,提出通过农作物叶表观症状识别致害污染物的想法和思路、具体的鉴别鉴定技术以及利用叶表观症状识别技术进行识别的工作程序,并在广西田东县某村芒果受损典型鉴定案例中进行了实践应用。研究表明,叶表观症状识别技术具有快速、有效辨识特征污染物,缩小线索摸排范围,锁定污染源等优点,是一种直观、便捷、易操作、成本低、实用性强的污染损害识别技术,可为非专业人士、行政执法人员快速发现、锁定致害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