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9篇
林业   159篇
农学   16篇
  18篇
综合类   14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文章主要叙述了盐碱胁迫对绒毛白蜡种子萌发、形态及生长、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阐述了绒毛白蜡在盐胁迫下产生的表型上的适应性、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离子的转运和区域化、保护酶的生成等形态和生理响应机制,概述了绒毛白蜡耐盐碱分子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包括差异基因表达和关键基因分析以及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研究认为,应加强对绒毛白蜡在盐碱胁迫、干旱胁迫等多种胁迫共同发生时响应机制的研究,为更好地筛选和培育耐盐碱乔木树种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2.
白蜡树自然分布主要在中国境内,而且也是中国栽培悠久的经济树种,研究其当前和历史的地理分布格局、未来气候条件下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分布区的宏观动态变化,皆有重要意义。依据采集标本记录的183个分布点和21个环境因子,利用最大熵原理,对10种气候情景下白蜡树在中国的适生分布区及分布区的几何质心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最大熵模型模拟效果较高,模拟10次,AUC值=0.915 0±0.005,故可用模型计算出的潜在分布区来预测适生分布区,并基本确定白蜡树的地理分布格局。2)年均温、温度季节变化方差、暖季降雨量和未定义坡度是影响白蜡树适生分布的主导因子。3)根据模型计算出的概率值进行分级得知,白蜡树在当前气候情景下的适生分布范围大概率(0.6<P<最大阈值)位于甘肃、陕西2省交界处,西南腹地(尤其是贵州省),河北、北京、安徽、江苏、浙江的一些地区亦可能分布。4)10种气候情景下白蜡树适生分布区的几何质心皆位于湖北省境内。由适生分布区面积的变化得知,自全新世中期至今白蜡树的适生面积减少约20%,未来高排放浓度场景下其适生分布区面积较当前分布区面积减少得最多。可见,白蜡树在我国适生分布区面积可能呈现缩减趋势,应对其进行保护与合理栽植。  相似文献   
73.
水曲柳阔叶混交林冠层光分布与天然更新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甘肃小陇山林区阔叶混交林冠层光分布对水曲柳天然更新的影响。以水曲柳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试验和样地调查法,使用Hemi View数字植物冠层分析仪测定水曲柳阔叶混交林冠层的光照指标及LAI,建立DSF、ISF与LAI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水曲柳在幼苗期适宜于在遮荫度<50%的环境下生长,当遮荫度>50%时,其苗高生长明显下降且与对照差异显著;水曲柳阔叶混交林中,林分冠层的郁闭度与叶面积指数(LAI)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散射光立地系数(ISF)、直射光立地系数(DSF)、散射光立地系数(GSF)、冠下总辐射(TotBe)随叶面积指数(LAI)的增大,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当郁闭度<0.66,散射光分布较多,更有利于水曲柳幼苗的生长与天然更新;对于种子扩散繁殖,距离母树0~5 m种子数量最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扩散半径因风向风不同而异,最远可达20 m。混交林冠层光分布对水曲柳幼苗期的天然更新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水曲柳未成熟胚的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沈阳农业大学植物园内 30a生水曲柳 (Fraxinusmandshurica)为试材。分别于 2 0 0 0年 7月和 8月取水曲柳幼果 ,用 0 1%的HgCl2 进行表面消毒 ,在无菌条件下取出未成熟胚进行诱导培养。在胚成苗后进行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培养结果表明 :在水曲柳胚的发育初期 ,进行胚培养不易成功 ;但当幼胚分化成子叶和胚根时 ,进行胚培养 ,胚的成活率和成苗率均较高。不加任何激素的WPM、MS、DKW和SH培养基都可以作为水曲柳未成熟胚培养的培养基。水曲柳组培苗继代培养的外植体分化率低 ,最高只能达到 2 12 5苗·月 - 1 (培养基为WPM +BA 1mg·L- 1 +NAA 0 1mg·L- 1 )。水曲柳组培苗的生根较容易。用不含任何激素的WPM和QL基本培养基作为其生根培养基效果较好 ,生根率分别为 6 0 %和 6 6 %。  相似文献   
75.
引种台湾用材树种红桧、光蜡树苗木繁育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扦插育苗、种子育苗等一系列指标,比较了台湾红桧与福建柏、台湾光蜡树与白蜡树的育苗效果,结果表明:当用ABT处理时,引进树种红桧的扦插成活率均高于福建柏;光蜡树的成活率均高于白蜡树,3种浓度下,台湾红桧和福建柏的成活率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浓度为40×10-6mol·L-1和80×10-6mol·L-1时,光蜡树和白蜡树的成活率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浓度为120×10-6mol·L-1时,这种差异只能达到显著水平。用NAA处理时,红桧的扦插成活率亦高于福建柏,80×10-6mol·L-1浓度时,二者的差异可达到极显著水平,40×10-6mol·L-1和120×10-6mol·L-1浓度时,二者的差异只能达到显著水平;光蜡树和白蜡树的成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80×10-6mol·L-1浓度时,二者的差异可达到极显著水平,40×10-6mol·L-1浓度时,二者的差异只能达到显著水平,而120×10-6mol·L-1浓度时,2树种间无显著性差异。红桧和福建柏的发芽率和苗高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成苗率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苗径的差异不能达到显著性水平。光蜡树与白蜡树的成苗率和苗高的差异均可达到极显著水平,而发芽率和苗径的差异不能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6.
再论水曲柳种子处理催芽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曲柳种子因腊质层厚、含油量高、休眠期长等,采用一般处理法不易出苗。采用鲜种加是法、混沙变温处理法、混雪变温法、隔年埋藏法和提前播种法。种子出芽率高,出芽齐苗木健壮,成本低,技术方法易掌握,解决了水曲柳种子处理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77.
空气污染对银杏和白蜡树上康氏粉蚧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周霞  汤档  谢映平 《林业科学》2001,37(4):65-70
研究了在城市空气污染环境中康氏粉蚧(Pseudococcus comstocki) 在银杏树(Gindgo biloba)、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上种群密度变化,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了城市空气中SO2和Pb在树体、虫体、天敌体内的积累量,结果表明:(1)首次确认和发现康氏粉蚧以银杏树为寄主,并造成严重危害。(2)空气污染物SO2、Pb可被树体、虫体和天敌吸收,并在体内积累。(3)在污染严重的市中心,气温升高,空气污染物SO2、Pb增多,促进康氏粉蚧发育,产卵期提前2-3天,产卵量增加。(4)空气污染程度与树体含污量和康氏粉蚧虫口密度呈正相关,污染愈重树体内S和Pb积累量愈高,在高污染区内银杏树韧皮部和叶片含Pb总量比中-轻度污染区增加10.1%-15.3%,含S总量增加13.9%-22.0%,白蜡树分别增加5.7%-11.9%,及4.5%-7.8%。树体含污量愈高,虫口密度也愈大,在重污染区银杏树和白蜡树上口密度为76.8头/枝及43.1头/枝;中-轻度污染区在两种树上为16.4-2.8头/枝及13.7-2.5头/枝。(5)在重污染环境中银杏树体内氨基酸组分发生变化,有13种氨基酸超过清洁对照区,增幅达24.4%-76.19%,可溶性增加6.46%。(6)康氏粉蚧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大发生,是寄主树种抗虫性下降和营养条件改变,天短种类和数量大量减少,虫体具有较强的抗污染性能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8.
氮磷配比对水曲柳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水曲柳2年生苗木作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室中用霍格兰水培营养液修改配方(四种氮、磷的不同配比,清水作为对照)进行水培试验,测定了叶片的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以及叶绿素含量等,以期从光合作用角度探讨不同配比的氮、磷对水曲柳幼苗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配比对水曲柳的多个光合指标差异影响显著。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磷量的逐渐增加净光合速率(Pn)升高;施磷肥对提高水曲柳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有积极作用;磷胁迫使叶绿素含量降低且对水曲柳叶片的碳同化和光能利用产生负影响。  相似文献   
79.
通过对水曲柳种子采集、催芽处理、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移栽等试验,提供了一套水曲柳播种育苗技术,旨在培育良种壮苗,增加阔叶树造林比重。  相似文献   
80.
绒毛白蜡茎段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绒毛白蜡幼嫩茎段为材料,研究了其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技术。结果表明:绒毛白蜡组织培养适宜的基本培养基为WPM,幼嫩茎段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WPM+TDZ 1.0 mg/L+NAA 4.0 mg/L,幼芽形成根的适宜培养基为WPM+IBA 1.0 mg/L+NAA 0.5 mg/L。该研究结果为绒毛白蜡的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及新品种的快速繁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