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研究微重力对金针菇蛋白质营养价值影响,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方法,分析模拟微重力和静止栽培条件下的金针菇子实体中的氨基酸组成含量及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差异。结果表明:模拟微重力栽培的金针菇子实体中有14种氨基酸含量高于静止栽培处理,氨基酸总量达151.2g·kg~(-1),必需氨基酸总量81.7g·kg~(-1),比静止栽培处理的分别提高了26.32%和29.89%。模拟微重力环境栽培的金针菇必需氨基酸含量比静止栽培处理、鸡蛋白和FAO/WHO的参照标准分别提高了2.82%、8.71%和52.63%。化学评分、氨基酸评分、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必需氨基酸指数、生物价与营养指数6项蛋白质指标均高于静止栽培的金针菇,说明模拟微重力栽培可提高金针菇有子实体中氨基酸含量,氨基酸组成更为合理,营养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2.
金针菇 FV- 19菌株深层发酵醪液 .经离心、沉淀、透析处理得到发酵液多糖样品 ,并用凝胶色谱法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 .探讨了提取纯化过程对发酵液多糖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以及贮存期对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3.
富硒金针菇菌丝体多糖的分离和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采用热水浸提法从富硒金针菇菌丝体中提取多糖,菌丝体的多糖含量为42.30mg/g干菌丝,粗多糖收率为5.97%,粗多糖中多糖含量为73.62%。同时还研究了热水浸提法的分离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4.
金针菇液体培养菌丝与子实体SOD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玲  潘欣 《中国食用菌》1999,18(5):25-27
液体发酵培养菌丝体具有高效、高产、成本低的特点。因此 ,本文以液体培养金针菇菌丝及金针菇子实体为材料 ,对二者SOD含量及同工酶类型进行了比较 ,并对金针菇菌丝液体培养的特性作了进一步阐述 ,以期为开发利用金针菇菌丝中SOD资源打下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刘作喜  赵华 《中国食用菌》1999,18(5):6-7,12
用灭活的〔Flammulinasubnudus (Pr .)Sing〕双核菌株原生质体与〔Flammulinavelutipes (Fr.)Sing〕双核菌株原生质体融合 ,在 2 2℃的条件下筛选得融合子。融合频率为 0× 10 -5~ 4 1× 10 -5。融合子与双亲有明显的拮抗性。融合子的菌丝体形态 ,氨基酸含量 ,子实体的形态 ,以及酸性磷酸酶的测定都与双亲不同。  相似文献   
16.
金针菇航天种菌丝诱变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以2个金针菇航天诱变菌种(航金1号和航金2号)和地面对照菌种(江山白)为材料,进行了拮抗实验、菌丝生长速度实验、抗杂性实验和酯酶同工酶分析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金针菇航天种与对照之间有拮抗现象,但无拮抗线。航天搭载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比对照快,其中航金1号生长速度最快。航金1号和航金2号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杂性,能抑制并盖过霉菌菌丝生长。通过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发现,航金1号和航金2号与对照相比都出现了特异谱带,说明经过航天诱变的菌株发生了一定的突变。  相似文献   
17.
A series of hybrid Flammulina velutipes dikaryons were obtained by crossing yellow and white monokaryons.The color of fruit bodies generated from these dikaryons,and the ratio between dark-colored stipe regions and the entire stipe of individual fruit bodies,were determined.Our data suggest that the expression of fruit body color in the hybrid dikaryons was under the control of factors present in both the white and yellow parent monokaryons,and that multiple alleles exist in both white and yellow color-controlling factors.  相似文献   
18.
白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技术与装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使用规范化的硬件设施,采用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层层把关的有效管理,生产受农业环境影响小,确保了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白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流程为:菌种选育与培养基(料)优化(包括基料选配、搅拌、装袋合灭菌等)→规范化生产(包括接种、培养、搔菌、出菇蕾、驯养、生长及采收等环节)与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商品菇分级包装。  相似文献   
19.
微量元素锌在金针菇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于金针菇培养期间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锌溶液对培养料进行处理,研究微量元素锌对金针菇的茵丝生长、子实体产量及其多糖含量、富锌量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1~100mg/L的硫酸锌处理对茵丝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以10mg/L处理的茵丝生长速度最快;10mg/L和100mg/L的硫酸锌处理对子实体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不同浓度的硫酸锌溶液处理均可提高金针菇子实体多糖及其富锌量,以100mg/L处理的多糖含量最高、富锌量最大。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锌溶液对培养料进行处理时浓度以100mg/L为佳。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商品性要求,袋栽金针菇2潮后一般不再进行出菇管理。实际上,这时的菌棒仍有出菇趋势,由于塑料皮限制其生长,且阻碍补水补养,致使无法产生商品性好的菇,培养基中养分无法利用充分。试验中割破塑料皮,采用脱袋排场盖膜法和脱袋拱棚盖膜法进行继续出菇管理,并设置对照。结果表明,2种措施可分别再出菇3潮,生物学效率分别提高34%和28%,商品性满足三级以上标准,是可推广的金针菇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