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9篇
  免费   469篇
  国内免费   690篇
林业   260篇
农学   573篇
基础科学   60篇
  1279篇
综合类   3071篇
农作物   415篇
水产渔业   704篇
畜牧兽医   1123篇
园艺   334篇
植物保护   489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321篇
  2020年   315篇
  2019年   375篇
  2018年   274篇
  2017年   423篇
  2016年   459篇
  2015年   341篇
  2014年   416篇
  2013年   404篇
  2012年   566篇
  2011年   587篇
  2010年   482篇
  2009年   458篇
  2008年   378篇
  2007年   433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272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松花粉破壁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松花粉为主要原料,分别采用纤维素酶法、超声波法、发酵法和旋风破碎法对松花粉进行了破壁研究,并从不同角度对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2.
(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蔬菜系,北京 100094; 2山东省烟台农业学校,烟台 264002)  相似文献   
63.
以园林植物石楠为试材,通过混合2种中性盐(NaCl和Na2SO4)和2种碱性盐(NaHCO3和Na2CO3)分别模拟不同强度的盐、碱胁迫条件,对园林植物(石楠)进行3年(2015—2017年)的胁迫处理,以期探讨盐碱胁迫对园林植物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中有机酸含量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随胁迫强度增加,盐、碱胁迫均使土壤中Na+浓度大幅度上升,K+浓度大幅度下降,但碱胁迫下Na+浓度上升幅度和K+浓度下降幅度均大于盐胁迫。2)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加,土壤中氨基酸类、碳水化合物类、羧酸类、聚合物类、胺类、酚酸类碳源呈逐渐降低趋势,总体而言,碳水化合物和羧酸类碳源是盐碱胁迫下园林植物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碳源,其次为氨基酸类、酚酸类和聚合物类,胺类碳源的利用率最小。3)土壤微生物物种丰富度指数(H)、均匀度指数(E)和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S)、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呼吸和微生物代谢熵随盐碱浓度的增加而增加。4)土壤糖苷酶、几丁质酶、亮氨酸氨基肽酶、碱性磷酸酶、酚氧化酶δ和过氧化物酶δ随盐碱浓度的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5)交互作用分析显示,盐胁迫、碱胁迫、盐胁迫×碱胁迫对有机酸、Na+、K+、Na+/K+、物种丰富度指数(H)、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S)、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呼吸、土壤微生物代谢熵、糖苷酶和碱性磷酸酶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其中碱胁迫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高于盐胁迫,并且盐胁迫×碱胁迫的影响高于单独盐胁迫或碱胁迫.  相似文献   
64.
绵腐病是金针菇栽培中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之一,致病菌为异型葡枝霉(Cladobotryum varium)。为了探究其抗性机制,以L3002、L3003、L3005为材料,通过测定同一时期不同品种金针菇子实体接种与未接种病原菌子实体内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4种防御酶活性变化,为研究金针菇品种对绵腐病的抗病性差异及筛选优良菌株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接种病原菌处理后,各品种金针菇子实体内PAL、PPO、POD和SOD活性变化不同。金针菇L3005品种4种酶活峰值最高,其次是L3002和L3003,说明4种防御酶对金针菇抗绵腐病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65.
饲用复合酶对蛋用种鸡日粮磷的利用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磷日粮添加复合酶制剂对蛋用种鸡磷的利用和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972只24周龄罗曼褐父母代种鸡,分为3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54只种鸡。采用玉米-豆粕-杂粕型基础饲粮,正对照组含总磷0.55%,非植酸磷0.40%,不加酶;负对照组含总磷0.40%,非植酸磷0.21%,不加酶;试验组含总磷0.40%,非植酸磷0.21%,加酶制剂。试验期18周。结果表明:在低非植酸磷的日粮中添加复合酶,粪便中磷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对照组(P<0.01);粪便中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正对照组和负对照组(P<0.05);显著改善蛋黃顔色(P<0.05);不影响生产性能、骨骼发育和蛋壳质量。添加200 g/t复合酶替代罗曼褐蛋用种鸡日粮中75%的磷酸氢钙能够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对罗曼褐蛋用种鸡生产性能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6.
以10年生贵妃芒果树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0.5g/L、1.0g/L、2.0g/L、3.0g/L)赤霉素(GA3)处理果树对采后芒果果实色泽变化的影响。于果树的盛花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三次进行GA3喷洒处理。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对果皮色度a*值均具有明显影响,浓度越高,抑制a*值增大的效果越显著;赤霉素处理可以显著抑制果皮叶绿素(Chl)的降解,降低类胡萝卜素及花青素的合成;高浓度赤霉素对叶绿素酶(Chlase)、查尔酮异构酶(CHI)活性增加、5-氨基乙酰脱氢酶(ALAD)活性的降低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综上表明:采前GA3处理可以抑制采后贵妃芒果果皮色泽的转变, 浓度越高对果皮转色的抑制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67.
为探讨抗虫和感虫荞麦品种对西伯利亚龟象Rhinoncus sibiricus取食的反应, 选择抗虫品种‘蒙0207’‘晋苦6’和感虫品种‘蒙0208’‘晋苦2’, 研究害虫不同程度(轻度、中度和重度)取食情况下, 荞麦叶片中营养物质(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和次生代谢物质(单宁、总酚和类黄酮)含量, 防御酶[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以及蛋白酶抑制剂[胰蛋白酶抑制剂(TI)、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CI)]活性的变化, 以及西伯利亚龟象体内主要解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西伯利亚龟象取食48 h后, 各处理组荞麦叶片中可溶性性蛋白、可溶性糖、单宁、总酚和类黄酮的含量以及PAL、CAT、TI、CI活性均有增加。在供试的4个荞麦品种中, 抗虫品种被取食后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幅度较感虫品种更大, 感虫品种被取食后单宁含量,PAL、TI、CI活性上升幅度较抗虫品种更大。在不同取食程度下, 抗虫品种中的TI和CI活性均显著高于感虫品种。西伯利亚龟象成虫取食抗虫荞麦品种后体内羧酸酯酶(Car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均显著高于取食感虫品种的个体。研究结果表明, 西伯利亚龟象取食能诱导荞麦抗虫性物质含量的变化, 但对荞麦抗性品种与感虫品种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68.
以盆栽‘红颜’草莓为试材,研究了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和糖醇螯合钙不同浓度(0.10%、0.15%、0.20%)处理对草莓采后果实硬度和细胞壁酶活的变化,同时,初步探究了不同处理对草莓果实软化关键基因FaPG1、FaβGal4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以糖醇螯合钙单独施用(0.15%和0.20%)、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配施糖醇螯合钙均能显著提高草莓果实硬度。同时,不同处理均抑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ME)、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的上升,草莓果实软化关键基因FaPG1和FaβGal4在处理后均下调表达。在接种AMF条件下,随着糖醇螯合钙浓度的增加,果实硬度逐渐增强,其中以接种AMF联合施用0.20%糖醇螯合钙溶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9.
不同浓度玉米生长调节剂对玉米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新型玉米生长调节剂对玉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玉米生长调节剂对灌浆期玉米功能叶、茎秆中氮素的转运,功能叶硝酸还原酶与蛋白水解酶活性,功能叶和籽粒的谷氨酰胺合成酶与转化酶活性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加玉米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及籽粒蛋白质产量.在调节剂的3个浓度中,以PGRCl较合理.PGRCl处理玉米籽粒的蛋白氮含量比对照提高0.83g/kg,籽粒产量比对照增加13.18%,籽粒蛋白质产量比对照增加19.59%.  相似文献   
70.
通过吉林省内外优质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在苗期、分蘖期、减数分裂期、灌浆成熟期进行低 温胁迫处理,并进行其生理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水稻的CAT、POD、SOD 酶活性均有所 增高,其中部分品种的SOD 酶活性整体较强,在各个时期均有所增幅,而CAT 和POD 酶活性在不同 时期存在品种差异,且分蘖期大部分品种的三种保护酶均有明显提升。本试验材料中,不同时期低温 胁迫下,通系935、龙稻18、吉粳816、绥粳14、延粳22、通35 的整体酶活性在各个时期表现优异,优于 其余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