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9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95篇
林业   184篇
农学   126篇
基础科学   61篇
  319篇
综合类   455篇
农作物   82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23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8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研究秸秆和地膜双元覆盖条件对设施黄瓜结果期根系生长和根际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为北方寒旱区设施农业可持续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设施黄瓜为试材,采用日光温室试验和室内测定的分析方法。[结果]玉米秸秆加地膜的双元覆盖处理可明显增加根际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含量,促进植株根系生长,其中0.72kg/m2秸秆量并覆膜处理效果和推广性最佳,与对照相比,在结果后期提高根际土壤有机质、全磷、全钾、碱解氮含量及根系数、根冠比、总根长、根表面积、根系活力分别达20.83%,22.83%,5.16%,5.53%,73.24%,32.76%,65.42%,45.94%和10.41%。[结论]秸秆和地膜复合的双元覆盖效果优于秸秆或地膜单一覆盖处理。  相似文献   
102.
有机地表覆盖材料对树穴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有机地表覆盖材料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圆明园公园内的桑葚林(Morus alba L.)树穴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6种处理,即水性聚氨酯胶黏剂有机覆盖垫(A)、水性聚氨酯与淀粉胶黏剂混合比9∶1有机覆盖垫(B)、水性聚氨酯与淀粉胶黏剂混合比8∶2有机覆盖垫(C)、水性聚氨酯与淀粉胶黏剂混合比7∶3有机覆盖垫(D)、木片覆盖(M)和无覆盖处理(CK),对不同地表覆盖材料的覆盖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1年后不同有机地表覆盖材料覆盖下树穴土壤的容重、孔隙度、持水量等物理指标以及不同土层土壤pH变化不大。(2)与CK相比,不同有机地表覆盖材料可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覆盖后0-10 cm土层比10-20 cm土层的效果更为明显。综合考虑,不同有机地表覆盖材料能够改善土壤养分含量,水性聚氨酯与淀粉胶黏剂混合比8∶2有机覆盖垫(C)为5种有机地表覆盖材料中最适合裸露树穴的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103.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棉纤维伸长相关基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回交近交系(backcross inbred lines, BIL)群体中选取纤维长度差异较大的两个系NMGA-062 (33.03 mm)和 NMGA-140 (25.87 mm),利用Affymetrix棉花基因芯片,分析其开花后10 d (DPA, days post anthesis)棉纤维伸长相关基因表达谱。在24 029条转录本中,两材料间差异表达的转录本有7 282条,占总数的30.31%;其中差异表达倍数在2倍或2倍以上的转录本有3 993条,占筛选转录本总数的16.62%,功能分类表明这些转录本主要包括功能预测基因(15.57%)、翻译、核糖体结构相关基因(13.54%)和翻译后修饰、蛋白质转换相关基因(9.29%)3大类。为了验证芯片数据的可信性,8个差异表达显著的基因(Ghi.10655.1.S1_s_at, ACO1, ARF1, SAHH, TUA6, TUA7, β-tub1, β-tub10)被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两种检测手段表现出一致性。随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3个与棉纤维相关基因(ARF1, β-tub1, β-tub10)在纤维发育不同时期(5、10、15、20和25 DPA)的表达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基因在纤维伸长发育时期(10和15 DPA)大量表达,推测这3个基因可能与棉纤维伸长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04.
以2个钾营养高效基因型苎麻和2个低效基因型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低钾胁迫对不同基因型苎麻根系生长、纤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钾胁迫下,苎麻生物量减少,植株显著矮化,根系生长受抑,根系吸收面积和阳离子交换量减小。但高效基因型苎麻低钾胁迫下仍具有较强的生长势(相对根系干重、相对细根干重、相对根系总吸收面积、相对根系活跃吸收面积较大),其纤维产量所受影响程度小于低效基因型(相对产量较高),有效降低了低钾胁迫对纤维品质所引致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5.
棉花品质育种研究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徐显 《河北农业科学》2003,7(Z1):115-119
从棉纺织工业发展对原棉的多层次需求,论述了棉花品质育种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美棉对我国育种的挑战及对我国所育品种遗传品质的分析,阐述了我国棉花育种的现状及面临的严峻形势;从育种遗传资源、高新技术领域研究、育种周期三个方面,剖析了限制我国棉花育种进展的问题所在,提出了棉花品质育种的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106.
家兔虽属草食动物,但其粗纤维(CF)消化过程、粗纤维消化率(CFD)与其它草食动物不同。本文对家兔的CF消化特点、能力及影响CFD的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7.
笔者以2003~2004年河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结果为依据,分析了棉花新杂交种冀H239主要性状特征,结果表明,冀H239产量突出,抗病性强,纤维长度、纤维比强度优于对照,马克隆值偏高;苗期、蕾期、花期和铃期棉叶中Bt杀虫蛋白表达量、苗期抗性纯合度均高于抗虫对照品种中棉所41;蕾期和花铃期抗性纯合度与中棉所41差异不显著。提出了与该杂交种配套的栽培技术,以便更好地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08.
本文通过木材自由水在相变过程中的介电弛豫现象,就木材中水分的存在机构、冻结自由水的介电弛豫同吸附水的相似性、以及木材吸附水的介电弛豫机构和冰的类似性作了一些讨论。并且提出了一种利用木材中水分的介电特性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来确定木材纤维饱和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9.
用 3个棕色纤维和 4个绿色纤维的彩色棉品种与 5个常规白色棉品种配制成 11个杂交组合 ,研究彩色棉的遗传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陆地棉绿色和棕色有色纤维性状受不完全显性单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10.
为分析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影响日棵间蒸发量的因素,在一年两熟地区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对影响蒸发的各因素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对10种保护性耕作模式的各参数与日棵间蒸发量的拟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种耕作模式条件下日棵间蒸发量与叶面积指数、地表覆盖率有较好的三次函数关系,7种耕作模式下日棵间蒸发量与地表含水率具有较好的三次函数关系,3种耕作模式下日棵间蒸发量与地表温度具有三次函数关系。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日棵间蒸发量可近似用叶面积指数、地表覆盖率或者地表含水量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