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2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13篇
  18篇
综合类   573篇
农作物   96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49篇
园艺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1.
小麦粉中所含的脂类是一种表面活性很强的物质,对和面时面团中气泡的透入、面筋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发酵和醒发期间气泡的扩大以及面团在烤培过程中的弹起都有很大的影响,对小麦粉面团面筋网络的持气性和延伸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小麦粉加工时脂类性质的改变可有利于提高烘培食品的烘培品质。  相似文献   
812.
为探讨酶和乳酸菌制剂对西藏地区青稞(Hordeum vulgare)秸秆与青饲玉米(Zea mays)混合青贮(35%:65%)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分别设对照组(C)、酶制剂(E)、乳酸菌制剂(LAB)和酶+乳酸菌制剂(E+LAB)4个处理组.青贮后第15,30和45 d开窖取样,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添加酶或乳酸菌制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剂处理组青贮饲料的pH和氨态氮/总氮值降低,乳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提高;对照组和E处理组中乙酸含量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LAB和E+LAB处理组,而酶和乳酸菌组合添加进一步提高乳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表明酶和乳酸菌组合添加比二者单独添加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813.
在青贮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青贮玉米(Zea mays)中添加鼠李糖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研究其对发酵产物与有氧稳定性的影响.青贮饲料贮藏时间为14,56和120 d.无添加青贮黑麦草发酵产物中乙醇含量较多,在14 d开封时,乙醇和2,3-丁二醇含量为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总和的7倍.添加鼠李糖乳杆菌与布氏乳杆菌可以抑制乙醇型发酵,使乳酸型与乙酸型发酵占主导.无添加青贮黑麦草与添加鼠李糖乳杆菌的黑麦草发生了有氧腐败,但是添加布氏乳杆菌的黑麦草保持了有氧稳定.在青贮玉米中,添加鼠李糖乳杆菌未影响发酵品质,但添加布氏乳杆菌增加了发酵产物中乙酸含量,降低了乳酸含量.添加布氏乳杆菌的青贮玉米从56 d开封开始保持了有氧稳定,其它组在120 d开封时保持了有氧稳定,所有组乙酸含量都增加.  相似文献   
814.
不同添加剂对高丹草青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莹莹  玉柱 《草地学报》2016,24(3):658-662
为探讨菌剂、酶剂或其复合剂对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orghum sudanense)青贮品质的影响,对新鲜或者萎蔫的高丹草分别添加相应的制剂,罐贮后取样分析其发酵品质与养分含量。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能显著降低高丹草青贮饲料的pH值(P<0.05),提高乳酸含量,减少氨态氮含量,改善高丹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添加纤维素酶能显著降低高丹草青贮饲料的NDF含量(P<0.05),且与乳酸菌混合添加时效果更显著,其中又以植物乳杆菌LP的效果最好;含水量对高丹草青贮的发酵品质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营养成分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15.
蓖麻根际土壤解钾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钾肥的利用效率,根据解钾菌的特性及分离方法,从药用植物蓖麻根际土壤中分离出6株高效解钾菌,测定并分析它们的解钾效率。结果表明:获得1株最高效、稳定的解钾细菌,将其命名为MY-1。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菌株MY-1是嗜线虫赛雷氏菌(Serratia nematodiphila)。并对菌株MY-1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其在温度37℃,时间24 h,钾长石粉量为10 g,pH值为5,摇床转速为250 r/min,以蔗糖和硫酸铵为碳、氮源时,发酵效果最佳,发酵液中可溶性钾含量最高,达65.04 mg/L。菌株MY-1有稳定且较强的解钾能力,将为今后微生物菌肥研究、开发及土壤肥力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16.
工夫红茶的"发酵"是加工过程必须的工序之一,也是红茶加工工艺中品质形成的关键过程,"发酵"的实质是多酚氧化物的酶促氧化而形成红茶色香味的特征。为了探索风力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实验设置4个处理和1个对照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在大气温度18℃和室温22℃情况下,对照CK在"发酵"7 h时叶温达到38℃,高于室温16℃,处理A、B、C、D鼓风前的"发酵"时间分别为3 h、4 h、5 h、6 h,叶温分别为25℃、28℃、32℃、35℃,鼓风3 h后叶温稳定在17℃,比室温低5℃,比大气温度低1℃。CK毛火后在制品金毫欠鲜活,4个处理停止鼓风后在制品金毫鲜活。处理B"发酵"4 h开始鼓风效果最理想,综合品质处理B最好。  相似文献   
817.
自制移动发酵白玉菇菌糠及其发酵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自制发酵袋移动发酵白玉菇菌糠,并对其发酵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只添加乳酸菌剂发酵白玉菇菌糠,乳酸菌利用无氮浸出物转化乳酸,pH下降,在发酵第10 d时,发酵效果达到最佳,乳酸菌达到5.12×107个/ml,乳酸含量0.48%,出现了浓厚的酸香味,发酵物料湿润、无霉变、无结块,适合饲喂畜禽.发酵10 d后,产生杂酸、霉变,乳酸菌大量死亡,发酵物料颜色变黑、结块,不再适合饲喂,发酵过程中pH值一直降低,到4.0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818.
张桂枝  靳双星 《西北农业学报》2016,25(10):1454-1457
为考察复方中药混菌发酵制剂对肉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160只健康AA肉鸡,随机分成4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免疫对照组,C组为复方中药制剂组,D组为复方中药混菌发酵剂组,B、C、D3组均在7日龄2倍量点眼滴鼻接种新城疫Lasota株Ⅳ活疫苗。分别在14、21、28和35日龄时采集血样,测定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结果表明:复方中药混菌发酵制剂在不同日龄均能提高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与空白对照组、疫苗对照组和复方中药制剂组相比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说明复方中药混菌发酵制剂能显著提高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并能克服因接种疫苗引起红细胞免疫功能短暂下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19.
三萜类化合物是灵芝中主要的活性化学成分之一,由于其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现已成为灵芝研究开发的热点。为了给灵芝三萜液态深层发酵的调控及未来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和借鉴,本研究聚焦通过发酵工程手段获得灵芝三萜的最新研究工作,综述了灵芝发酵方法中三萜的检测方法、发酵技术、液态深层发酵动力学及与灵芝三萜生物合成相关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没有系统性地筛选适合发酵工程生产的灵芝三萜菌株,缺乏对菌丝体中三萜的化学结构和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目前只有较少规模化的利用发酵法生产灵芝三萜的研究,缺少直接利用活性追踪的方法优化灵芝三萜生产工艺等,最后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20.
为了研究不同水平纤维素酶对常规和低水分稻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优质稻草青贮饲料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调制常规水分(70.00%)和低水分(37.50%)两种水分的稻草青贮,每种水分均设4组纤维素酶(cellulase,CEL)添加浓度,分别为0(CON)、20(CEL1)、40(CEL2)和80 mg·kg-1(CEL3),共计8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常温下青贮60 d开封,测定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发现:两种水分青贮料中,低水分青贮料的pH和DMR显著(P<0.05)提高,NH3-N含量显著(P<0.05)低于常规水分青贮料;常规青贮中,4组纤维素酶浓度组的WSC含量显著(P<0.05)增加、NDF和ADF含量显著(P<0.05)减少,其中CEL1组和CEL2组的pH显著(P<0.05)降低;低水分青贮中,4组纤维素酶浓度组的pH和NDF含量显著(P<0.05)降低、DM含量显著(P<0.05)增加,另外,CEL2组和CEL3组的DMR含量显著(P<0.05)提高,CEL2组的WSC含量显著(P<0.05)增加;2种水分青贮中,均以CEL2组的DM、DMR、WSC最高,pH、GLR、NDF含量、ADF含量、NH3-N含量最低。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水分和低水分稻草青贮中,3个纤维素酶水平都有显著的添加效果,且以40mg·kg-1的添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