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0篇
林业   52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37篇
  127篇
综合类   235篇
农作物   46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魔芋葡甘聚糖羧甲基化方法改进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魔芋葡甘聚糖(KGM)分子结构特性进行羧甲基化方法的改进,在乙醇介质中先混合醚化试剂,再进行碱化催化反应制备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CMK)。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其改性反应条件进行优化,以取代度(DS)和表观黏度(η)为评价指标,综合二者确定羧甲基化的最佳条件为:55℃、pH12反应3.0 h。产物DS可高达0.5278,最大η为15.57 Pa·s。同时,运用红外光谱分析对KGM羧甲基化反应历程进行了探讨,所得CMK溶胀速率快,水溶胶透光率高。  相似文献   
602.
黑土水溶性有机碳对有机物料还田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不同有机物料还田措施下黑土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组成的变化特征,为黑土区土壤肥力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克山县定位7年的有机物料还田小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测定及荧光分析方法,以单施化肥处理为对照,对配施有机肥、生物炭、秸秆3种有机物料处理下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结构进行分析。【结果】与单施化肥相比,配施有机物料使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提升9.65%—20.30%,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提升6.63%—14.86%。各有机物料还田处理下土壤水溶性有机碳中类酪氨酸蛋白质物质、类色氨酸蛋白质物质减少。有机肥施入使水溶性有机碳中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增加,使富里酸类物质、腐殖酸类物质增加并使二者结构简化;秸秆、生物炭使土壤水溶性有机碳中富里酸类物质结构简化;生物炭的添加使土壤水溶性有机碳中腐殖酸类物质复杂化。【结论】有机肥、生物炭、秸秆3种有机物料不同程度上提升了土壤水溶性有机碳中各组分含量、增强土壤微生物分解代谢、使水溶性有机碳中结构相对简单的富里酸组分含量增加、结构简化,其中以有机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03.
生物农药阿维菌素是一种微溶于水的高毒杀虫剂,有广谱、高效等特点,在防治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方面表现优异,但对水生生物高毒。为了探讨利用光谱技术现场快速检测水体中生物农药阿维菌素的可能性,测定了其在紫外/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不同浓度吸光度光谱数据,建立其快速有效的定量分析模型。使用不同光程比色皿采集一定浓度范围的阿维菌素农药样本光谱数据进行对比,得到最佳光谱数据用于后续定量处理分析。将波长范围为200~500 nm的光谱数据采用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法(S-G平滑法)进行数据预处理,将原始光谱数据和S-G平滑法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校正集和预测集分别按不同比例采用Sample set partitioning based on joint x-y distance(SPXY)算法进行样本集划分,并分别建立PLS模型进行比较。再将划分样本集后优选出的光谱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合马氏距离阈值法(Mahalanobis Distance,MD),即PCAMD算法剔除异常样本,再将剔除异常样本后的光谱数据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  相似文献   
604.
605.
池玉杰 《林业科学》2005,41(2):136-140
选择火木层孔菌及 5种木材降解能力较强的阔叶树上的白腐菌 :粗毛盖菌、偏肿拟栓菌、三色革裥菌、冬拟多孔菌和血红密孔菌 ,采用国内外红外光谱分析的标准方法 ,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定未腐朽材木粉和受 6种白腐菌腐朽 12 0d后的腐朽材木粉试样的红外光谱图。刮取未腐朽的山杨木材样品和受 6种白腐菌腐朽 12 0d时的山杨木材样品表层少许 ,在干燥条件下 ,分别放入KBr中 ,磨细 ,压片 ,然后在FTIR光谱仪上进行测定 ,得到经 6种白腐菌降解 12 0d后的木材木粉和未腐朽材木粉其木材和木质素官能团谱峰位置和谱峰相对吸收强度的振动变化状况 ,进而分析腐朽后的山杨木材和木质素官能团的变化情况 ,以作为木材白腐菌对山杨材生物降解机制的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 ,受 6种白腐菌腐朽后的山杨木材和木质素官能团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降解 ,但各自的变化情况有所不同。对木质素的降解主要是存在于侧链上 ,虽然苯环骨架变化不明显 ,但木质素苯环间的羰基、CH2 结构、紫丁香基和愈疮木基等侧链已部分被降解。从各吸收峰相对吸收强度的变化大小来看 ,血红密孔菌、冬拟多孔菌、三色革裥菌和偏肿拟栓菌对木质素降解的程度大于粗毛盖菌和火木层孔菌对木质素降解的程度  相似文献   
606.
陈莉  庞婷  闫瑞  郑妍 《保鲜与加工》2019,19(4):125-130
以甘薯渣为原材料经改性制备甘薯渣吸附剂,配制不同浓度的Cr6+、Zn2+水溶液,研究甘薯渣吸附剂对水中Cr6+、Zn2+的吸附效果。分析溶液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pH、温度、吸附时间、吸附剂粒径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甘薯渣对水中Cr6+和Zn2+的吸附效果显著优于活性炭,对Cr6+、Zn2+的吸附机理为以化学吸附为主的化学物理吸附,遵循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能很好的描述改性甘薯渣对Cr6+、Zn2+吸附规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和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FTIR)分析结果表明,改性甘薯渣表面疏松多孔结构可提供多吸附位点,且羟基、羧基等基团有利于对Cr6+、Zn2+的吸附。该吸附剂解吸处理后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607.
基于高光谱数据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反演模型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土壤多样化的陕西省横山县为研究区域,比较了3种基于高光谱数据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反演模型,在实验室利用ASD Field Spec FR地物光谱仪对横山县野外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光谱测定,并通过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然后对原始光谱反射率的倒数进行微分运算获得其一阶导数光谱,将原始光谱反射率、一阶导数光谱分别与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相关性系数r较高的特征波段的一阶导数光谱,直接建立基于一阶导数光谱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MLSR)模型。同时针对这些相关性系数较高的特征波段的一阶导数光谱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的结果分别建立BP神经网络反演模型(PCA-BP)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模型(PCA-MLSR)。用上述3种方法进行土壤有机质含量反演,并对3种反演结果进行精度验证与比较。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模型中,基于主成分分析结果构建的PCA-BP模型在土壤有机质含量反演中决定系数(R2)最高,为0.893 0,均方根误差(RMSE)为0.118 5%;其次为运用全部主成分PCA分析结果构建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R2为0.740 7,RMSE为0.161 3%;而采用一阶导数光谱反射率构建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中,最佳反演模型R2仅为0.689 9,RMSE为0.171 0%。由此说明,PCA-BP模型有机质含量反演精度明显高于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利用全部主成分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其有机质含量反演精度优于仅用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90%的主成分进行多元逐步回归的精度,可以更好地反演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608.
激光辐射对两种饵料单胞藻的活化与复壮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惠如  高如承 《水产学报》2007,31(3):405-410
单细胞藻类是鱼、虾、贝类等苗种生产的基础性活饵料,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高产优质饵料藻种的选育已成为规模化人工育苗过程的关键性环节。目前,在微藻生物饵料的生产过程中,藻种常因种质衰退而出现生长缓慢,产量降低,抗逆性减弱等问题,因而造成饵料供应的严重不足。而应用传统方法进行藻种复壮或重新选育优良藻株的周期比较长且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609.
运用db1~db10等10个小波基4尺度分解对120个赣州脐橙样品的近红外光谱进行消噪处理,分别建立了各种小波消噪光谱的脐橙维生素C(VC)含量的PLS模型.通过PLS模型预测精度比较表明:所有db小波基变换都能有效消除脐橙VC近红外光谱噪声,PLS模型预测精度均高于不处理光谱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其中,消噪效果最好的小波基是db5,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达到0.9427、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仅为2.02mg/(100g).因此,对脐橙VC含量近红外光谱消噪预处理的最优小波基是db5小波.  相似文献   
610.
谭洁  陈严  周卫军  崔浩杰  刘沛 《土壤》2021,53(4):858-864
氧化铁是土壤中含铁矿物的主体,是土壤发育和土壤分类最明显和最有用的指标之一。本文以湖南省大围山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化学成分测定和光谱采集,在光谱预处理及组合变换基础上,采用相关性分析筛选土壤氧化铁全量的敏感波段,并分别建立多元逐步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反演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光谱曲线趋势基本一致,均形似陡坎,且在420~580 nm波段,土壤氧化铁全量与光谱反射率呈负相关关系;不同的光谱数据变换方式可以提高光谱与氧化铁全量的相关性,Savitzky-Golay(S-G)平滑和去包络线相结合优于其他预处理方法;土壤氧化铁全量的特征波段主要为392、427、529、523、549、559、565、570、994和1040nm,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比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适合于快速估算红黄壤区森林土壤氧化铁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