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150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3篇
  13篇
综合类   290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杜仲种子发芽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仲为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和名贵中药,其皮为重要的中药材。采用传统的种子育苗法其发芽率一般不超过50%。将杜仲种子剥去果皮或剥去果皮并弃去胚根端部分胚乳,接种于Ms+0.8%琼脂的培养基上进行发芽试验,种子发芽率分别为50%和94%。将种子分别置于10℃、15℃、20℃、25℃、30℃的温度下培养发现,杜仲的最适发芽温度为20℃。  相似文献   
92.
以杜仲籽为原料、环己烷和石油醚的混合溶液为提取溶剂,进行杜仲籽油提取工艺研究。对影响杜仲籽油提取得率的料液比、溶剂密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单因素进行探讨,采用正交试验进一步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取杜仲籽油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8(g/mL)、溶剂密度为0.754 g/cm3、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杜仲籽毛油提取得率为30.10%。  相似文献   
93.
杜仲叶粉对鲤鱼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5  
为了开发理想的鱼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鲤鱼饲料中添加2%,4%,6%的杜仲叶粉,饲养30d后,测定鲤鱼的体重及嗜水气单胞菌活菌攻毒后的免疫保护力,接种经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F-AH),21d后测定各试验组与对照组血清的凝集抗体效价和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研究杜仲叶粉对鲤鱼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杜仲粉能明显提高鲤鱼的免疫应答水平,增强的抗细菌感染能力,促进鲤鱼的生长,尤以添加4%,6%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4.
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基本培养基、采样时间对杜仲腋芽诱导和生长的影响,并对丛芽增殖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和生根培养基类型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最佳取材时间为4月中旬至6月下旬;以MS为基本培养基,在添加0.05mg/LNAA+0.5mg/LBA或者0.1mg/LIBA+0.5mg/LBA的培养基中,腋芽的诱导和生长较好;继代增殖培养以MS+0.5mg/LBA+0.01mg/LNAA的培养基丛芽数量最多,增殖系数最高;在White培养基上生根率可达57.5%。  相似文献   
95.
3种树木节和节间导管接触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永林  沈繁宜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131-7132
[目的]探索导管在植物形态学及水分输导中的作用。[方法]以白蜡、杜仲和五角枫为试材,以枝条为样本,对节和节间木质部的导管进行解剖,在复水处理的条件下测定接触角。[结果]节和节间木质部导管特征明显不同,节间导管较为均一,基本上为大导管,小导管数量极少,且节间细胞多为分化细胞,呈长柱状,细胞排列方向确定。构成节的细胞不均一,小导管较多,导管迂回盘绕,节区细胞分化程度也不均一,有的细胞仍处于分化阶段,原生质浓厚,细胞排列方向不规则。接触角的大小明显不同,节间的接触角均大于节的接触角。[结论]节区导管对水分具有更强的拉伸作用,节在植物体水分运输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6.
杜仲叶多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杜仲叶提取的多糖,用分光光度法经苯酚-硫酸显色,在波长480nm处测定的含量为11.42%;红外光谱证实多糖糖苷键为β-构型,不含羟基;紫外光谱显示不含核酸、多肽和蛋白质。  相似文献   
97.
[目的]确定从山黄皮[Clausena indica(Datz).Oliv.]果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优化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微波辅助提取山黄皮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研究了溶剂浓度、料液比、微波功率及微波处理时间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并对微波辅助提取法和常规提取法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山黄皮果中黄酮类化合物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50,微波功率240W,微波处理时间60s,在此条件下,提取所得山黄皮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3.621%,常规提取法提取所得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3.216%。[结论]微波辅助法提取山黄皮果中的黄酮类物质效果优于常规提取法。  相似文献   
98.
杜仲被确定为甘肃省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持续林业试验基地的主要人工栽培示范经济树种。通过对林木生长状况调查和主要生态因子测定,利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发现各样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海拔是影响杜仲生长最敏感因子,而加强林地抚育和管护是保证林木良好生长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9.
杜仲果实含胶特性的个体变异规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杜仲果实含胶特性的个体变异规律及其与若干宏观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的果长、果宽、果厚、果形指数、果实千粒质量、果皮含胶率、果实含胶率和单果含胶量都存在极显著差异。在供试的35个无性系中,果皮含胶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的有14个无性系,果实含胶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的有15个无性系;无性系果实含胶率和果皮含胶率与果实主要形态性状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而单果含胶量则与果长、果宽、果厚、果实千粒质量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与果皮含胶率和果实含胶率的相关性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0.
优化杜仲叶提取物制备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杜仲叶提取物浸膏得率和绿原酸转移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杜仲叶提取物制备的工艺条件。杜仲叶提取物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0mL/L,液料比10∶1(mL/g),提取温度97℃,提取4次,每次30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杜仲叶提取物浸膏得率和绿原酸转移率综合评分均值为99.08,与预测值基本一致。响应面法(RSM)优化的杜仲叶提取物制备工艺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