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0篇
  4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43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对四川省北川县片口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梯度下(2700 m、2800 m与2900 m)团竹分株种群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其生物量分配格局和克隆形态特征。结果表明,(1)分株及构件生物量随海拔增加而增加;在不同海拔条件下,地下茎生物量分配有显著差异,其他构件生物量分配无明显差异;秆在构件生物量分配比值中最大,为38%;(2)地上构件形态特征随海拔升高而变化显著;地下构件中根的数量、地下茎基茎、地下茎长度和分蘖强度都随海拔升高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在海拔2800 m时达到最大值,因此宜选择海拔2800 m地带的团竹苗用于人工种植。团竹在不同海拔环境中具有生物量分配和克隆形态的可塑性,有利于其种群对水分、光资源等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42.
外斑埃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新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8年从危害刺槐的外斑埃尺蠖(Ectropis excellens Butler)病死虫中分离出一株病毒。经电镜观察且种新核型多角体病毒。其多角体大小为0.64-1.92μm。病毒粒子呈杆状,大小为292nm×71.3nm。  相似文献   
43.
The enhancement of Spodoptera litura (F.) nucleopolyhedrovirus (SlNPV) activity using the chitin synthesis inhibitor chlorfluazuron was investigated. When tested against fifth-instar S. litura larvae, chlorfluazuron produced synergistic effects at doses of 0.05 and 0.025 microg per insect, and additive effects at doses of 0.1 and 0.2 microg. Furthermore, the time required for SlNPV to kill larvae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chlorfluazuron at all doses tested. The activity and killing speed of Autographa californica (Spey) nucleopolyhedrovirus (AcMNPV) against third-instar 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 larvae were similarly improved by chlorfluazuron at a dose of 0.05 microg per larva. Furthermore, the growth of S. exigua was significantly retarded by chlorfluazuron. 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SEM) showed that the peritrophic matrices (PMs) of S. litura exposed to chlorfluazuron alone, or the combination treatment, were markedly disrupted. Obvious ruptures on the outer surfaces of the PM were observed, which potentially facilitated the passage of virions through the matrix.  相似文献   
44.
利用BmNPV多角体包埋外源蛋白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在感染晚期大量表达产生多角体蛋白,并形成结构致密的超大分子蛋白质晶体,以有效保护内部包埋的病毒粒子,保证子代病毒的传播。借鉴多角体包埋病毒粒子的原理,观察到多角体也能将外源蛋白质固定入多角体内部。利用能形成多角体的BmNPV Polh+Bac-to-Bac表达系统构建的含有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重组病毒能在表达、产生正常多角体的同时也表达EGFP蛋白。共聚焦分析表明,该重组病毒感染后形成的多角体能够发射绿色荧光。被包埋的EGFP蛋白放置1个月后仍能检测到绿色荧光,干燥处理30min后仍能检测到荧光。由此说明将多角体与外源基因同时表达,多角体中会包埋外源蛋白,且能较长时间保存外源蛋白的生物活性。这一现象为解决蛋白质长期保存提供了新思路,对于开发含有毒素蛋白的新型生物杀虫剂也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5.
为了明确芳香植物对茶尺蠖Ectropisobliqua的驱避、拒食作用和获得应用于茶园茶尺蠖"推-拉"策略的植物材料,利用"Y"型嗅觉仪室内测定其成虫对芳香植物气味的趋性反应,并采用叶碟法测定芳香植物提取液对其幼虫的拒食作用及营养干扰效果。丁香罗勒、迷迭香、柠檬桉和芸香植株挥发物及甲醇提取液对茶尺蠖雌、雄成虫有显著的驱避效果。猫薄荷、迷迭香和鼠尾草的2 00 mg/mL甲醇提取液对茶尺蠖3龄幼虫表现出显著拒食活性,24 h后的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93.85%、86.00%和77.32%,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85.77%、87.00%和88.05%。其中,迷迭香处理的幼虫生长率最低,仅为0.12 mg/天,对幼虫的相对取食量、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化率等营养指标有影响。研究表明,10种芳香植物中迷迭香具有显著的行为调控功能,是构建茶尺蠖"推-拉"策略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46.
应用微核试验、染色体畸变分析及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分析等细胞遗传学方法,在整体动物体内及高体细胞系统中,综合测试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的遗传毒理效应,结果证明:EoNPV无论在实验动物体内还是在试管系统中均未显示诱发染色体畸变的能力,不能引起人及实验动物染色体的损伤。为EoNPV在茶园中防治茶尺蠖提供了安全性依据。  相似文献   
47.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bro (baculovirus repeated ORF)-d基因普遍存在于多种感染鳞翅目昆虫的多角体病毒基因组中,是杆状病毒中一类重复开放阅读框序列.为了解bro-d基因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宿主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利用Red重组技术敲除BmNPV基因组中的bro-d基因,构建基因缺失型病毒bro-d-ko-Bacmid,并将该缺失型病毒转染家蚕BmN细胞,利用qRT-PCR技术检测bro-d基因的缺失对病毒基因组复制、转录水平以及抑制凋亡蛋白2基因(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 2,iap2)的影响.结果显示,bro-d基因缺失后会导致病毒基因组的复制水平显著下降(P<0.05),同时病毒的早期基因lef-3、晚期基因vp39和极晚期基因p1O的转录水平也都显著下降(P<0.05);iap2的转录水平显著下调(P<0.05).在bro-d基因缺失型病毒的复制水平明显低于野生型病毒的情况下,仍会导致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5);bro-d基因缺失引起细胞B淋巴细胞瘤-2(B-celllymphoma-2,Bcl-2)蛋白含量明显低于野生型病毒,而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aciated X protein,Bax)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病毒(P<0.05),进而导致细胞凋亡水平上升.结果表明,bro-d基因不仅对病毒各时期基因表达水平具有调控作用,也可通过调控iap2的表达进而调控宿主细胞的凋亡水平.研究成果为深入了解bro-d基因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功能提供了基础资料,也为通过延长宿主细胞寿命、提高目的蛋白表达产量来进行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的改造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8.
为明确茶尺蠖与天敌比值对天敌竞争作用的影响,得出优势种天敌,以期为茶尺蠖的生物防治提供有效依据,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竞争系数分析法、竞争强度指数法、方差分析法和t检验法对安吉白茶、龙井43、平阳特早和农抗早4个茶园中茶尺蠖高峰日时的7种蜘蛛天敌取食茶尺蠖的竞争作用进行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粽管巢蛛、黑色跳蛛和三突花蟹蛛是与茶尺蠖数量关系最为密切的前3位天敌;竞争系数分析结果表明鞍型花蟹蛛和斜纹猫蛛是竞争强度受比值影响最大的2种天敌;竞争强度指数分析结果表明鞍型花蟹蛛、三突花蟹蛛和斜纹猫蛛是竞争强度受比值影响最大的3种天敌。综合上述分析得出鞍型花蟹蛛和斜纹猫蛛是竞争能力受蠖蛛比影响较强的2种天敌,因此在茶尺蠖的防治过程中可根据害虫与天敌比值的高低分别加强对这2种天敌的保护与利用。研究结果可为合理保护与利用茶尺蠖天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9.
茶尺蠖和灰茶尺蠖幼虫及成虫的鉴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和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是茶园主要害虫,两者为近缘种,外形十分相似,难以区分。为了便于茶叶技术人员识别这两种尺蠖,本研究通过饲养观察,比较了这两种尺蠖幼虫和成虫的形态差异,提出了一种鉴别方法,即通过幼虫第2腹节背面八字形黑色斑纹的形态及该节上2对小黑点的位置进行幼虫鉴别,通过前后翅上外横线的形态进行成虫鉴别。采用分子鉴定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判别准确,且易于掌握,能准确区分茶尺蠖和灰茶尺蠖。本研究结果对这两种尺蠖的正确识别和田间防治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50.
根据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MNPV)的蜕皮甾体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egt)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成功建立了LdMNPV的PCR检测技术体系,其对LdMNPV基因组的灵敏度可达到1fg·mL-1.应用该技术体系从舞毒蛾带毒幼虫、卵、蛹的基因组中扩增出目的片段,证明了这一技术的可行性.对不同浓度的多角体悬液的扩增结果显示:其检测最低量为5 OBs·mL-1.形态学研究表明:从内蒙舞毒蛾体内分离到的LdMNPV中,少数表面有凹陷的孔洞,病毒粒子从这些孔洞中游离出来,这也阐明了此技术能够从多角体悬液中扩增出目的片段的原因.在将来LdMNPV的检测中,可用虫体进行研磨过滤离心得到的组织液作为模板进行扩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