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1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48篇
林业   215篇
农学   124篇
基础科学   65篇
  197篇
综合类   1411篇
农作物   152篇
水产渔业   57篇
畜牧兽医   196篇
园艺   85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浙东平原水稻土油菜田间试验施用不同氮、硫水平的结果显示:(1)油菜籽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大而增加,施N(50-200kg/hm^)不施硫肥条件下,增产幅度为2.0%-11.8%,施N和施S(30kg/hm^2)条件下,增产幅度为2.4%-12.7%。(2)不同施氮水平下,施硫增产油菜籽5.4%-6.9%。(3)油菜氮吸收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低氮水平下施用硫肥促进油菜氮吸收量加大。(4)不同施氮水平的产投比为1.5-4.3,施用硫肥的产投比达5.2-6.7,氮硫配施可提高施用氮肥的产投比。  相似文献   
792.
长江经济带稻田耕作制度绿色发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之一。稻田耕作制度是长江经济带整个农业耕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长江经济带稻田耕作制度绿色发展,对于维护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长江经济带稻田耕作制度具有起源的古老性、模式的多样性、结构的复杂性、功能的高效性和影响的国际性的显著特点。当前,长江经济带稻田耕作制度发展面临着熟制缩减、投入过量、资源浪费、养地削弱、基础脆弱和效益下降等突出问题与挑战。为实现长江经济带稻田耕作制度的绿色发展,应在遵循―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的前提下,采取如下对策与措施:1)绿色覆盖,做到稻田―一年四季,季季皆绿‖; 2)绿色培肥,充分利用绿肥、农家肥、沼液、沼渣,以及生物肥料、专用肥料等培肥稻田土壤,提高稻田地力;3)绿色防控,应用农业防治技术(如实行作物轮作换茬)、生物防治技术、生态调控技术和理化诱控技术等防治稻田作物病、虫、草、鼠、鸟害; 4)绿色修复,采用轮作休耕、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施用修复剂、种植绿肥和修复植物等多种措施,对已―退化稻田‖―污染土壤‖进行修复; 5)绿色利用,包括对稻田农业资源及废弃物的立体利用、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6)绿色产品,将长江经济带稻田―打造‖成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793.
改良和开发利用盐渍化土壤的生物学措施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赵可夫  张万钧  范海  宋杰  江行玉 《土壤通报》2001,32(Z1):115-119
在盐碱地上种植碱蓬和苜蓿的试验结果表明,种植碱蓬有明显的脱盐作用,0~60cm深度土壤中的Na含量每年减少83~128kg/亩.种植柽柳等8种盐生 和耐盐植物,一年后耕层土壤有机质,N、P、K养分,细菌,真菌数量增加,容重变小,渗透系数增大,土壤肥力状况得以改善.本文还提出8种有种植价值经济盐生植物,并对8种盐 生的耐植物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94.
陈红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14):124-129
本研究旨在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第三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的建议,为推进经济带协同一体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基于Min-DS模型,测度2001—2018年第三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并结合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揭示区域及其子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变化的时空差异特征、贡献率及动态演变规律。以长江经济带为例研究得知:在观察期内经济带第三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下游地区效率具有显著优势;但各省市效率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效率强度区域的空间分布随时间改变;上中下游地区内及之间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时空差异是经济带时空差异的主要来源。本研究系统分析了长江经济第三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分布及演变特征,得到了其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95.
王文丽    张安录    刘蒙罢   《水土保持研究》2022,29(6):352-362
为深入探究区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基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生态系统健康视角构建相关理论框架,综合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VOR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生态系统健康,分析两者的耦合协调特征并识别了其协调发展问题区域。结果表明:(1)2005—2018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年均值达0.746,整体上呈波动式缓慢上升的趋势,空间集聚特征较为显著。生态系统健康得分均值为0.473,整体呈现小幅波动的趋势,地理空间上则呈现显著的南北分异特征;(2)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生态系统健康耦合协调度均值在0.611~0.624区间内小幅增长,截至2018年,区域内实现协调发展的市域达92.62%,耦合结果在空间上表现为由“相对随机”向“南高北低”的分布转变;(3)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生态系统健康耦合协调问题区域主要存在于长江经济带中下游部分市域,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或生态系统健康单方面滞后抑制了城市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总体而言,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程度正逐步深化,交互过程中形成的耦合系统基本实现了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796.
海峡西岸经济区景观格局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空间格局指数法,结合遥感和GIS技术,研究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海西区)2008年生态系统组成、景观格局特征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海西区主要由森林、草地、农田、水域、城镇和荒地构成,各景观类型高程分布差异显著。(2)森林是海西区的优势景观类型,呈规模化集中分布,草地和农田是海西区重要景观类型,斑块数量最多,分布零散;城镇和荒地的结构特征最差,表明其稳定性差,受人为干扰强烈。(3)水域的景观特征处于中间水平,斑块类型差异显著,但景观整体稳定性较强。(4)降水量、气温等自然因素是影响海西区景观格局的主要因素,人口密度和GDP等人为因素影响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797.
以辛香二号为对照,对来自1个研究所和8个公司选育的辣椒新品种进行稳定性、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等各种经济性状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青优49、绿帅998、曼迪金条、元辣华帅、元辣红丰5个品种表现比较好,适于在关岭自治县及相同气候条件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798.
Since its introduction in the 1860s, gypsy moth, Lymantria dispar (L.), has periodically defoliated large swaths of forest in the eastern United States. Prior research has suggested that the greatest costs and losses from these outbreaks accrue in residential areas, but these impacts have not been well quantified. We addressed this lacuna with a case study of Baltimore City. Using two urban tree inventories, we estimated potential costs and losses from a range of gypsy moth outbreak scenarios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and management conditions. We combined outbreak scenarios with urban forest data to model defoliation and mortality and based the costs and losse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ree species in different size classes and land uses throughout Baltimore City. In each outbreak, we estimated the costs of public and private suppression, tree removal and replacement, and human medical treatment, as well as the losse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pollution uptake, increased carbon emissions and foregone sequestration. Of the approximately 2.3 M trees in Baltimore City, a majority of the basal area was primary or secondary host for gypsy moth. Under the low outbreak scenario, with federal and state suppression efforts, total costs and losses were $5.540 M, much less than the $63.666 M estimated for the high outbreak scenario, in which the local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were responsible for substantially greater tree removal and replacement costs. The framework that we created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impacts of other non-native pests in urban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799.
从政治、经济、产业发展、生态资源和科技人才等方面分析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的几大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00.
文章通过研究挖掘政策机遇,争取国家更大的政策支持、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优势,建立林区碳汇交易基地、开发好林区水资源优势等几个方面,对林区经济建设提出了看法,和大家共榷,以图为林区经济建设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