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58篇
  免费   1487篇
  国内免费   1023篇
林业   11942篇
农学   483篇
基础科学   256篇
  2849篇
综合类   8949篇
农作物   248篇
水产渔业   271篇
畜牧兽医   986篇
园艺   424篇
植物保护   360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87篇
  2022年   391篇
  2021年   509篇
  2020年   557篇
  2019年   796篇
  2018年   390篇
  2017年   625篇
  2016年   836篇
  2015年   824篇
  2014年   1384篇
  2013年   1276篇
  2012年   1978篇
  2011年   1942篇
  2010年   1619篇
  2009年   1689篇
  2008年   1573篇
  2007年   1702篇
  2006年   1403篇
  2005年   1251篇
  2004年   958篇
  2003年   740篇
  2002年   598篇
  2001年   587篇
  2000年   453篇
  1999年   362篇
  1998年   309篇
  1997年   252篇
  1996年   246篇
  1995年   239篇
  1994年   202篇
  1993年   165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从苗木培育(包括播种育苗、根扦插法育苗和嫁接育苗)及丰产林(包括皮用丰产林和叶用丰产林)的营造、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叙述了杜仲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992.
面对伴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宜居城乡建设是改善居住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生态景观林带是以改善破碎化的森林斑块和绿化带、以增强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空间的连通性、以观赏性为目的和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景观廊道网络。生态景观林带在城乡宜居建设中发挥着改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双重作用,促进了城市与乡村的耦合,是城乡宜居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3.
通过系统地分析与评价黑麋峰近郊型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生态环境质量与开发利用条件,重点从功能分区、发展定位、景观品质提升、形象品牌塑造等方面提出了建设与发展对策,以期为我国城市近郊型森林公园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4.
通过烘干法和环刀法,对嫩江沙地不同林龄小黑杨防风固沙林的土壤容重、孔隙度和持水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黑杨防风固沙林对土壤物理性质有一定的改良作用,主要集中在0~20cm土层中;随着林龄的递增,土壤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0~40cm土层表现出降低再升高的趋势,而容重表现则相反;40cm土层以下物理性质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5.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平潭综合实验区主岛陆相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1996年、2002年、2008年3个时相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分析了与防护林关系密切的土地利用类型的景观格局指数,以期为平潭防护林乃至区域生态建设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景观格局呈现进一步破碎的趋势,与平潭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一致;建筑用地、农用地等与林地关系密切的土地利用方式各项景观格局指数变化较强烈。最后从维护海岛生态安全的角度提出了4点建议。  相似文献   
996.
森林认证的发展及其对中国森林经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森林认证的由来、目标、体系。阐述中国森林认证发展历程,分析森林认证在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水平、科技含量、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生态环境保护,经营方案编制,经营活动监测,人工林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促进作用,藉此提出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建议。  相似文献   
997.
冀北山地杨桦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木兰林管局桃山林场选取面积为100 m×100 m的杨桦次生林样地,以每株林木树高、胸径和坐标为基础数据,运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等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杨桦次生林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该林分中山杨Populus davidiana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在株数和断面积比例上占优势,为林分内优势树种;(2)林分各混交类型的比例相差不大,林分整体呈中度混交状态;(3)林分优势木和亚优势木相对较多,基于胸径、树高得到的平均大小比数结果基本一致,均能客观反映林分的分化规律;(4)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504,属于随机分布,林下伴生树种以集聚分布为主,但优势树种的随机分布趋势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998.
剖析森林旅游景区生物资源等要素的生态安全状态及其相应的景观感知,以及它们之间的传递关系,建立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与景观感知安全传递关系模型。通过对景区生态安全各要素的分析发现,在景区开发、游客干扰等人类活动的干扰下,我国一些森林旅游景区水体、土壤、空气、声音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动植物生长生存条件发生退化,并对游客的景观感知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对景区生态安全与景观感知安全的传递性分析表明,景观感知安全是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转移到自身的一种反映,它对景区生态安全状态有一定的预知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景区生态安全与景观感知安全之间的传递关系,和对景区生态安全构念的分析,建立了包括生物生存环境安全和生物资源安全要素在内的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结构,及其与景观感知安全之间的传递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999.
为探讨修枝强度、林农间种、异龄林等因素对洞庭湖洲滩钉螺孳生的影响,对拐棍洲有螺滩地杨树人工林的螺情分布进行了长期定点调查。结果表明:4年生杨树林,修枝次年林分内的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均低于修枝当年,其中1/3修枝强度次年林分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较修枝当年分别降低了68.00%和80.80%。林农间种的杨树林较翻耕不种和不耕不种的杨树林抑螺效应显著,翻耕而不间种的杨树林,活螺框出现率与不耕不种的1年生杨树林一样,但活螺密度却较不耕不种下降了47.20%。异龄林营造后,活螺密度大致呈下降趋势,营造后的第2、3、4年时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分布较营造当年下降73.33%、50.00%、77.67%和75.96%、43.94%、83.85%。林分郁闭后,全面翻垦的林分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均比不翻垦的林分低直至趋于零。除了高程(32.64m)较高的林分外,其他高程全耕不种林分内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均低于全垦间种。  相似文献   
1000.
调查了福建省内外的福建柏自然资源,分析了福建柏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及其现状,并针对保护工作提出了一些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