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6篇
  免费   328篇
  国内免费   553篇
林业   1346篇
农学   354篇
基础科学   220篇
  1165篇
综合类   3966篇
农作物   345篇
水产渔业   153篇
畜牧兽医   505篇
园艺   231篇
植物保护   14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293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449篇
  2013年   365篇
  2012年   619篇
  2011年   731篇
  2010年   574篇
  2009年   597篇
  2008年   522篇
  2007年   557篇
  2006年   383篇
  2005年   363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结合对广州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规划和建设的调研和观察结果,从布局、功能、配套设施、生态结构4个方面加以分析,试图总结并归纳城市风景类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的特点和内在规律,为相关风景区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食用菌在京郊都市生态循环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用菌产业主要利用农林业生产中的秸秆、枝杈等副产品,生产口味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为农民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减少了秸秆的剩余量,降低了焚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食用菌采收后的菌渣还可生产出大量的有机肥,有利地促进了有机农业的发展。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在京郊广泛推广,在工厂化栽培、农民散户栽培的基础上,依据北京地区气候特点,开展了反季节栽培、林下仿生栽培等各种新模式。着重介绍了食用菌产业在生态循环农业中的作用,目前京郊食用菌产业的基本情况,并以通州区、昌平区为例,介绍京郊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反季节栽培与林下仿生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33.
根据国际通用的温室气体减排计算方法,对海南澄迈日产3万Nm3车用沼气工程所带来的主要温室气体减排量和减排效益进行了估算分析。结果表明:项目每年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53 560 t(CO2当量),以上海碳交易市场近年平均交易价格(39.23元/t CO2)计算,可带来210.12万元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4.
青蛙放养个体大小对稻蛙共育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蛙共育是一种新的生态稻作模式,高产高效,但在青蛙繁育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造成稻田可套养时单体质量低于100 g的青蛙数量较多。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稻田放养单体质量低于100 g青蛙对治虫、养殖效益的影响开展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稻蛙共育中采用单体质量75g的青蛙放养是可行的,能基本达到100 g单体质量青蛙的放养效果。  相似文献   
35.
在分析农业科技研发层次与演化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研究阶段的农业技术类型和特征,构建了农业科技研发投入风险与效益模型,揭示了政府农业科技投入领域的选择行为,并以此界定了农业科技投入的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36.
Modern cities use straightened and concrete watercourses with simple greening for riparian zones, which has been criticised for insensitivity to natural system integrity and cultural identity. This increases the challenge to urban ecologists, landscape designers and managers to conceive innovative and effective design solutions that do not jeopardise hydraulic efficiency yet are culturally acceptable to local communiti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ield of local ecological knowledge (LEK) as rich sources of inspiration and design solutions to meet this challenge. LEK refers to knowledge and practices of various local culture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of living beings (including humans) with their environments. Wepropose a pragmatic framework that integrates LEK with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It includes steps: (1) investigate existing practices, skills andmeasures relating to LEK; (2) explore how and whereLEKcan inspire or integrate withdesign. Here we propose three aspects for integr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ature of landscaping process: overall structure, component and maintenance.(3)evaluate and test the integration in terms of its acceptability by local communities. Taking the riparian revegetation project of Hanfeng Lake Urban Wetland Park (Chongqing Municipality) as an example, we illustrate the utility of this framework. 11 local common practices relating to LEK were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thethree aspects for integration, alternative design solutions were offered. The survey showed that LEK based designwas more highly valued than other conventional ways in terms of useracceptance. We conclude that LEK provides actionable ecologically sound and culturally desirablesolutions for urbanlandscape. We also recognise that LEK evolveswith changing environments and new harmonious and dynamic human-nature relationships arecontinually re-forming. The process of acquis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EK could encourage multidisciplinary and synthetic approaches to urban ecosystems. Such adaptability and interdisciplinary engagementare crucial totoday’schanging and complexurban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37.
吴勇  刘晓静  蔺芳  童长春 《草业学报》2020,29(9):94-105
为科学准确地评判河西走廊苜蓿主产区紫花苜蓿饲草生产中施肥措施对其产品质量及生产收益的影响,本研究以“甘农3号”紫花苜蓿为材料,通过2016、2017年2年田间试验,以该区域紫花苜蓿饲草生产的平衡施肥推荐方案(N 103.5 kg·hm-2、P2O5 105 kg·hm-2、K2O 90 kg·hm-2)为对照,探讨了不施肥及3种不完全施肥(缺氮偏施、缺磷偏施、缺钾偏施)处理下紫花苜蓿的生产性能,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肥措施各处理均显著提高紫花苜蓿产量、蛋白总量,降低其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提高了相对饲用价值,从而改善了紫花苜蓿品质,并有效增加了经济效益;与氮、磷、钾平衡施肥相比,各偏肥处理的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均显著低于平衡施肥,尤以缺磷偏施的降幅最大,2016、2017年2年的产量和蛋白总量降幅分别达到25.9%、25.7%和33.4%、33.1%。因此,磷是河西荒漠灌区紫花苜蓿饲草生产的养分限制因子,氮、磷、钾对该地区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影响顺序为:磷>氮>钾。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析出河西荒漠灌区紫花苜蓿的施肥效应为氮、磷、钾平衡施肥的经济效益最优,为DEA有效;不完全施肥的3个评价单元及不施肥评价单元为DEA无效,其中,不施肥经济效益最低,3个不完全施肥评价单元中的缺磷偏肥的紫花苜蓿经济效益比缺氮偏肥和缺钾偏肥更低;另外还以DEA模型推算出不同施肥措施下紫花苜蓿饲草生产经济效益改进的具体方案,其中,不施肥的紫花苜蓿饲草生产需调整的幅度最大,调整额度达10678.88 CNY·hm-2,各施肥措施需调整的幅度排序为:不施肥>缺磷偏施>缺氮偏施>缺钾偏施。  相似文献   
38.
王雅菲  李强 《中国饲料》2021,(5):127-130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发酵豆渣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试验,选择体重相近的健康育肥猪8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1组饲喂基础日粮为对照组,试验2、3、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10%、15%发酵豆渣,预试验7 d,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试验3、4组的平均日增重较1组比分别提高15.5%、14.1%(P<0.05),料重比较1组比分别降低14.7%、11.9%(P<0.05),试验2、3、4组的平均采食量均高于1组(P>0.05);(2)试验2、3、4组的宰前活重、屠宰率高于1组(P>0.05),试验3、4组的瘦肉率、眼肌面积较1组比分别提高12.1%、8.9%、12.3%、8.2%(P<0.05),背膘厚较1组比分别降低8.5%、7.0%(P<0.05);(3)试验3、4组毛利润较1组比分别提高22.4%、18.0%。综上,添加10%发酵豆渣可以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9.
王丽娜 《蔬菜》2020,(6):25-29
为了解决敦煌市蔬菜品质差、产量低而不稳的疑难问题,为温室蔬菜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进行了多功能生态肥对番茄生长和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多功能生态肥原料间的主次效应(R)是:B(番茄专用肥,R=26.92)A(有机生态肥,R=24.29)C(土壤消毒杀菌剂,R=12.55);最佳配方组合是:m(有机生态肥)∶m(番茄专用肥)∶m(土壤消毒杀菌剂)=0.818 6∶0.177 4∶0.004 0。施用多功能生态肥与施用传统化肥比较,番茄早疫病发病率和可滴定酸分别降低66.67%和28.00%;株高、生长速度、茎粗、地上部分鲜质量和地上部分干质量分别增加4.45%、3.81%、7.61%、8.40%和6.67%;单果质量、单株果质量、产量、可溶性糖和VC含量分别增加6.23%、9.26%、8.82%、27.46%和23.65%;施肥利润和肥料投资效率分别增加1.84×10~4元/hm~2和1.23元/元。在甘肃省敦煌市肃州镇的温室土壤上施用多功能生态肥,改善了番茄品质,提高了番茄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0.
为研究平托花生草粉替代不同比例精料饲喂新西兰大白兔生长效果,用平托花生草粉分别替代10%、15%、20%精料与对照(CK)共4个处理组。经45 d喂养试验,结果表明在日增重、屠体品质方面与全精料饲喂的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其中平托花生草粉替代10%精料的处理Ⅰ肉兔生长速度最快,日增重达22.56 g/d,料肉比为2.51∶1;在兔肉氨基酸含量方面,利用平托花生草粉分别替代10%、20%和30%的精料处理的兔肉氨基酸总量分别为68.91%、70.97%、68.51%,与全部精料饲喂的对照相比,替代20%精料的处理在氨基酸总量和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经济效益方面,替代10%的精料,提高经济效益7.49%。说明可以利用平托花生草粉替代部分精料,达到同样的饲养效果,并节约饲粮,其中以平托花生草粉替代10%的处理饲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