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68篇
  免费   1059篇
  国内免费   1933篇
林业   1085篇
农学   2608篇
基础科学   522篇
  2166篇
综合类   7402篇
农作物   1757篇
水产渔业   830篇
畜牧兽医   2751篇
园艺   1194篇
植物保护   845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406篇
  2022年   673篇
  2021年   846篇
  2020年   889篇
  2019年   979篇
  2018年   635篇
  2017年   1022篇
  2016年   1104篇
  2015年   942篇
  2014年   1092篇
  2013年   1256篇
  2012年   1377篇
  2011年   1421篇
  2010年   1174篇
  2009年   1124篇
  2008年   1048篇
  2007年   972篇
  2006年   806篇
  2005年   657篇
  2004年   435篇
  2003年   332篇
  2002年   236篇
  2001年   233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8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目的]为了解甘蔗低氮胁迫响应的性状变化特点,确定低氮胁迫评价关键性状。[方法]以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28份甘蔗种质为材料,开展低氮胁迫盆栽试验。[结果]甘蔗低氮胁迫响应随性状、种质不同而异。根据低氮胁迫指数,可将性状低氮胁迫响应分为低氮胁迫上升、低氮胁迫变化不明显、低氮胁迫下降不一致和低氮胁迫一致下降4类。种质聚类分类表明,评价低氮胁迫最重要的性状是蔗产量低氮胁迫指数。蔗茎含氮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质的含氮量存在较大差异,且与蔗产量低氮胁迫指数、低氮胁迫的蔗产量和有效茎存在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结论]蔗产量低氮胁迫指数是评价低氮胁迫最重要的性状。蔗茎含氮量越低,甘蔗种的低氮适应潜力越好。  相似文献   
962.
盐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不同种植年限设施黄瓜土壤为对象,研究并分析了土壤盐渍化状况,结果表明:所测设施土壤全盐含量为2.612 g/kg,分别是露地菜田土、大田土盐分含量的2.67倍和3.35倍;盐分离子组成主要以Mg2+、Ca2+、SO42-和NO3–为主,Mg2+、Ca2+和NO3-的大量存在可能是造成土壤盐渍化和影响黄瓜生长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K2SO4、MgSO4、Mg(NO3)2、Ca(NO3)2、CaCl2和MgCl26种不同盐及其5种盐浓度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选的6种盐中Mg(NO3)2对种子的损伤作用最大,其次是Ca(NO3)2,MgSO4的影响最小。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都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种子相对伤害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在浓度100 mmol/L时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63.
杜连彩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360-1361,1364
[目的]研究铅(Pb)胁迫下水杨酸(SA)对潍县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直根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温室盆栽法。[结果]100μmol/L SA提高了500 mg/kg Pb胁迫下潍县萝卜直根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了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Pb含量。[结论]该研究可为高品质、无公害潍县萝卜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4.
北方半干旱区的PDSI和SPI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才  王振亚  程媛华  刘晓帆  徐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778-2780,2856
以北方半干旱地区老哈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流域内及其周边15个气象站1957~2008年的长序列日观测资料,计算逐月的帕默尔干旱指标(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PDSI)和不同时间尺度(1、3、6及12月)的标准化降水指标(Standard Precipitation Index,SPI)。结果表明,52年间分别有6段主要的湿润期和干旱期,持续时间都在1年以上,说明老哈河流域旱涝持续性较强。将不同时间尺度的SPI与PDSI进行对比发现,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大,SPI对干旱持续性的表现能力增强,12个月时间尺度的SPI与PDSI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965.
[目的]研究多效唑对蓝莓(Vaccinium uliginosum Linn.)干旱胁迫的缓解作用的机理。[方法]以夏普兰和奥尼尔2个南高丛蓝莓品种为材料,通过提前喷施500 mg/L多效唑,研究多效唑对蓝莓受干旱后的保护效果。[结果]提前喷施多效唑可以减小干旱胁迫下蓝莓叶片的电导率、丙二醛含量、H2O2含量及O2-.含量等的上升,同时缓解干旱胁迫下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等的下降。[结论]通过喷施一定浓度的多效唑可以提高蓝莓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966.
半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高体革鯻养殖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半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研究了养殖密度对体重为50~100 g的高体革鯻苗种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密度组:低密度组100尾/m3(5 kg/m3)、中密度组260尾/m3(13 kg/m3)和高密度组360尾/m3(18 kg/m3)。研究表明:各密度组中试验鱼的生长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生长效率、特定生长率和日增重随着养殖密度的升高而明显降低;大小变动系数和饵料系数随着养殖密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加。对试验鱼的生理指标分析表明,试验初期,密度对试验鱼血清中的皮质醇、补体C3、谷草转氨酶(ALT)和谷丙转氨酶(AST)有显著影响;试验结束时,3个密度组试验鱼血清中的皮质醇、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没有明显差异。综合对检测指标的结果分析,认为本试验条件下,体重50~100 g的高体革鯻幼鱼的比较适宜的养殖密度是260尾/m3。研究亮点:(1)高体革鯻是近年来逐渐引起关注的优良淡水养殖品种,比较适合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但关于其适宜养殖密度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研究高体革鯻幼鱼的适宜养殖密度,希望为生产提供理论基础。(2)不仅分析了常规的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将部分生产指标一并纳入分析,作为评价养殖密度适宜性的标准。  相似文献   
967.
引种地被石竹的水分生理特性和抗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盆栽地被石竹为试材,通过水分胁迫试验,采用Li-6400光合作用系统对地被石竹的水分生理特性和抗旱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被石竹叶片蒸腾速率日变化均表现为单峰曲线,以11:00—12:00蒸腾速率最高,不同季节峰值不同。夏季和秋季地被石竹水分利用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春季叶片水分利用率日变化曲线近似单峰曲线。一年中,夏季水分利用率最小,春季和秋季相对较高;影响叶片水分利用率变化的生理生态因子中,春季以气温、光合有效辐射、相对湿度的直接作用最大,夏季为相对湿度、胞间CO2摩尔分数、气温,秋季为胞间CO2摩尔分数;轻度和中度胁迫条件下地被石竹叶片的含水量、水分亏缺和电解质外渗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轻度胁迫与对照叶绿素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地被石竹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强而降低,水分利用率在轻度水分胁迫下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68.
高温胁迫对拔节期水稻光合作用和蒸腾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了解高温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机制,为水稻的田间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拔节期镇稻6号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1d、3d和5d的昼间(10:00-15:00)高温(35~40℃)处理,之后转入28℃条件下恢复2d,以28℃未处理水稻为对照,研究较长时间高温处理及常温恢复对水稻光合作用及蒸腾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昼间高温处理,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中午13:00达到最低点,并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日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中午13:00达到最高点,并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短时高温处理(5 d)后常温恢复2d,上述指标即可恢复.结论:夏季高温对拔节期水稻光合作用造成影响,且主要是由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蒸腾作用增强是降低叶温的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969.
高温胁迫下外源水杨酸对金线兰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规模化生产金线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探索了高温胁迫下外源水杨酸(SA)对金线兰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0.5~1.5mmol/L外源SA均可提高金线兰的SOD、POD和CAT活性;外源SA不能诱导SOD和CAT同工酶新酶带的表达,但有新的POD酶带产生。说明,外源SA通过调节金线兰抗氧化酶系统,缓解了高温胁迫对金线兰的伤害。  相似文献   
970.
以耐盐性较弱的黄瓜品种津优4号为材料,采用Hoagland营养液栽培法,研究了外源精胺(Spm)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75.0 mmol/L NaCl明显抑制了黄瓜幼苗生长,降低了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0.3 mmol/L外源Spm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的株高、茎粗、干重、鲜重、净光合速率(Pn)、光化学猝灭系数(qP)(P<0.05)。表明,外源Spm能够提高黄瓜幼苗的光合作用,有利于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