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14篇
  免费   3934篇
  国内免费   4926篇
林业   8251篇
农学   4957篇
基础科学   4351篇
  10973篇
综合类   33393篇
农作物   3469篇
水产渔业   2101篇
畜牧兽医   7951篇
园艺   2245篇
植物保护   2783篇
  2024年   629篇
  2023年   1469篇
  2022年   2221篇
  2021年   2561篇
  2020年   2512篇
  2019年   2814篇
  2018年   1494篇
  2017年   2555篇
  2016年   3221篇
  2015年   2705篇
  2014年   3994篇
  2013年   3898篇
  2012年   5589篇
  2011年   5539篇
  2010年   4387篇
  2009年   4366篇
  2008年   3883篇
  2007年   4494篇
  2006年   3790篇
  2005年   3041篇
  2004年   2453篇
  2003年   2096篇
  2002年   1545篇
  2001年   1433篇
  2000年   1296篇
  1999年   1001篇
  1998年   809篇
  1997年   712篇
  1996年   645篇
  1995年   665篇
  1994年   585篇
  1993年   444篇
  1992年   371篇
  1991年   312篇
  1990年   243篇
  1989年   209篇
  1988年   158篇
  1987年   108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9篇
  1962年   6篇
  1956年   8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91.
以营养器官的部分性状,对旱生和水生空心莲子草不同器官的结构和物质进行了研究,并据此对2种生境空心莲子草形态结构变化进行了比较。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二者营养器官因环境适应而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叶宽、叶片角质层厚度、孔下室面积、气孔数量与分布表现显著差异,旱生者具有长的表皮毛,而水生的则完全没有。茎中节间长度、髓腔直径、髓射线宽度和输导组织的类型、数量及比例在不同生境的茎和不同生长型的茎中均表现出显著的变化。旱生匍匐茎和根状茎节上具宿根,含大量贮藏物质,并生有多量的不定芽,具备成为独立散布体的物质和结构基础,而水生茎则因适应吸收需要,产生大量不定根。空心莲子草花粉败育率高(约80%),可能是其较低结实率的原因之一。空心莲子草在较低的有性生殖率下如何完成远距离扩布值得进一步探讨,此点在杂草防治中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2.
2009--2010年,对新疆部分地区蛋鸡、肉鸡、家养水禽的养殖场随机采集血清样品10193份,活禽市场采集血清样品1620份。用HI方法对禽流感免疫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蛋鸡的H5免疫抗体合格率为33.33%~100%,其中0效价率为33.33%-80.00%;H9免疫抗体合格率为62.4%-100%,20%-33%蛋鸡场存在100%的0效价现象。肉鸡H5免疫抗体合格率为0%-100%,其中7.69%-69.6%肉鸡群中H5抗体0效价率为100%。水禽的H5免疫抗体合格率为0%-100%,有25%33.33%鸭群全部是0效价。活禽市场H5抗体效价≥410g2的比例为10.59%-83.57%,H9抗体效价至410醇的比例21.70%-67.14%。  相似文献   
993.
为了解猪雷极氏普罗菲登斯菌(P.rettgeri)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及16SrRNA基因系统进化关系,从发生严重腹泻、血便的哺乳仔猪群的内脏器官中分离到1株病原菌,根据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P.rettgeri。小鼠攻毒试验证实,该分离菌株对试验小鼠有较强致病力,哺乳仔猪回归试验可复制出与临床上相似的典型症状,并从发病死亡小鼠及哺乳仔猪中分离到攻毒菌株。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分离菌株与雷极氏普罗菲登斯菌系统进化关系最为密切,其16SrRNA基因序列与雷极氏普罗菲登斯菌代表菌株的同源性在97.3%~99.6%之间。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头孢哌酮钠、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头孢唑啉、头孢呋肟、头孢吡肟、阿莫西林、链霉素、氨曲南、诺氟沙星、左氟沙星、恩诺沙星、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米诺环素、链霉素、阿米卡星等多数药物敏感。首次报道了雷极氏普罗菲登斯菌可以引起哺乳仔猪严重腹泻,提示在仔猪腹泻中应注意该菌感染的诊断、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994.
以6个紫花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并放入人工气候箱内干热胁迫处理下研究其土壤相对含水量、叶片长度、宽度、相对高度、绝对高度、茎粗等形态特征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含量等方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干热胁迫的加剧,紫花苜蓿土壤相对含水量、叶片长度、叶片宽度、植株茎粗、叶绿素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胁迫第12d与第4d相比,土壤相对含水量下降了64.82%,叶片长度下降了23.85%,叶片宽度下降了23.05%,植株茎粗下降了5.96%,叶绿素含量下降了12.70%;而相对株高、绝对株高、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整体上升趋势,胁迫第12d与第4d相比,相对株高上升了1.61%,绝对株高上升了0.72%,类胡萝卜素含量上升了14.63%。各干热胁迫处理与其对照相比,干热胁迫对紫花苜蓿土壤相对含水量、株高、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较为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95.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多环芳烃(PAHs),且污泥产量大,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农业利用或堆放会导致土壤和作物的污染。本研究利用污泥和土壤不同配比组合(W0%,泥土比0∶1;W25%,泥土比1∶3;W50%,泥土比1∶1;W75%,泥土比3∶1;W100%,泥土比1∶0)的盆栽试验,探讨无芒雀麦-污泥系统对污泥多环芳烃的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随污泥含量增加对无芒雀麦株高的影响差异不明显,而生物量却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无芒雀麦对污泥的耐受性表现良好;无芒雀麦对泥/土组合14种PAHs的吸收总量以W100%处理最高,且对3环、4环多环芳烃的吸收量比其他环数优势明显;在不同泥/土组合处理下,无芒雀麦-污泥系统对泥/土14种PAHs总量的去除率在W50%、W75%、W100%处理间没有明显差异,以W75%组合去除率为最高,达85.4%。且含有污泥的所有组合对高环芳烃Pyr、Chry、BaA、BbF、BkF、BaP、InP单体的去除优势表现非常突出,均达到80%或90%以上。综合考虑无芒雀麦的生长状况、吸收量及去除率认为,将耐抗性和去除率高的无芒雀麦作为优选植物资源直接用于城市污泥PAHs的修复是可行的,且以泥土比3∶1为最佳修复组合。  相似文献   
996.
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牛场采集的3份疑似出血性肠炎病料中分离到8株产气荚膜梭菌,用PCR扩增保守基因16SrRNA,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再通过多重PCR方法扩增型特异性基因进行分离菌株的分型鉴定。结果显示,所分离的8株产气荚膜梭菌之间16S rRNA基因同源型为100%,与GenBank参比序列同源性在99.8%以上,确定为产气荚膜梭菌。遗传进化分析表明,本次分离的8株产气荚膜梭菌之间拥有共同起源,但与所用的参考菌株分属不同来源。多重PCR扩增结果显示,8株菌株均为产气荚膜梭菌A型。  相似文献   
997.
选取720只24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8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8个处理分别为正对照组(PC)饲喂有效磷为0.36%的正常基础日粮,负对照组(NC)饲喂有效磷为0.16%的低磷日粮,其余试验组是在NC组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两种植酸酶A或B各125、250、500 U/kg。其中植酸酶A是从大肠杆菌中提取,植酸酶B是从里氏木霉中提取。试验期为12周。结果表明:与PC组比较,NC和B500组产蛋率、平均蛋重和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其他各添加植酸酶组恢复到PC组水平,各添加植酸酶组料蛋比和蛋品质无显著变化(P0.05);与PC组相比,NC组胫骨灰分、胫骨磷和血浆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添加2种植酸酶组(除B500组外)恢复到PC组水平,B500组血浆磷含量显著低于PC组(P0.05),各试验组胫骨钙含量和血浆钙含量与PC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低磷玉米-杂粕型日粮中添加2种植酸酶都能够缓解低磷引起的负效应,但2种植酸酶的最佳添加量不同,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125 U/kg的植酸酶B或250 U/kg的植酸酶A都能满足蛋鸡对无机磷的需求。  相似文献   
998.
以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Undifilum oxytropis NX-FEL001为供试菌株,研究了培养方式、菌龄、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等,对U.oxytropis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U.oxytropis菌丝在质量分数为10g/L纤维素酶+10g/L蜗牛酶+1g/L溶壁酶组成的复合酶溶液,35℃恒温,80r/min振荡孵育3h左右,原生质体释放量最高;原生质体在YCM培养基上,22℃培养9d可以再生形成菌落,培养15d其再生率可达8.5%;原生质体在YCM培养基上再生后其菌落颜色与野生型U.oxytropis不一致,呈现白色;菌丝形态与野生型U.oxytropis相一致,经检测再生后菌丝仍然能够产生苦马豆素。U.oxytropis原生质体的制备,将为进行疯草内生真菌的遗传转化和基因操作研究提供重要工具,为进一步开展疯草内生真菌合成苦马豆素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The Eurasian wild boar (Sus scrofa) is a reservoir for tuberculosis (TB) in which vaccination is a valuable tool for control. We evaluated the protection and immune response achieved by homologous and heterologous regimes administering BCG and heat-inactivated Mycobacterium bovis (IV). Twenty-one wild boar piglet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in five groups: Control, homologous BCG, homologous IV, heterologous IV-BCG, heterologous BCG-IV. Significant 67% and 66% total lesion score reductions were detected in homologous IV (IVx2) and heterologous IV-BCG groups when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F4,16 = 6.393, p = 0.003; Bonferroni Control vs IVx2 p = 0.026, Tukey Control vs IV-BCG p = 0.021).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for homologous BCG (although a 48% reduction in total lesion score was recorded) and BCG-IV (3% reduction). Heterologous regimes did not improve protection over homologous regimes in the wild boar model and showed variable results from no protection to similar protection as homologous regimes. Therefore, homologous regimes remain the best option to vaccinate wild boar against TB. Moreover, vaccine sequence dramatically influenced the outcome underlining the relevance of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prior sensitization in the outcome of vaccination.  相似文献   
1000.
不同施肥模式对玉米各器官碳氮累积和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选取:1)不施肥(CK);2)农民习惯施肥(FP);3)推荐施肥(OP);4)有机肥氮替代100%化肥氮(OM);5)有机肥氮替代50%化肥氮(MF)5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玉米植株及各器官碳氮含量、碳氮分配比例及C/N的影响,为西南紫色土地区合理施肥、作物增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FP处理相比,MF处理显著增加了玉米植株生物量,达26.2%。相比OM和OP处理,MF处理显著增加玉米苞叶和根茬中碳浓度,分别增加5.4、4.2 g·kg-1和7.4、21.3 g·kg-1,同时增加玉米苞叶、根茬、穗轴和籽粒中的碳储量,玉米茎秆和籽粒中的氮储量也有增加。此外,相比FP处理,MF处理能显著增加玉米整株的碳储量和氮储量,达29.1%和16.9%。等氮水平下,MF、OP处理均能增加玉米苞叶和籽粒中碳同化物的分配比例,MF处理玉米籽粒中氮素的分配比例较OP和OM处理分别增加1.7%和3.6%,同时MF处理能使玉米维持较高的C/N。综上,有机肥氮替代50%化肥氮能增加玉米植株的生物量,同时提高玉米对氮素的吸收和碳素的累积,增加玉米籽粒中碳同化物和氮素的分配比例,同时,有机肥氮替代50%化肥氮能使玉米植株维持较高的C/N,有利于产量的形成,该施肥方式不仅能够促进氮素的高效利用,减少化肥的投入,还能够减少化肥损失,降低氮素损失引发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