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4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47篇
林业   90篇
农学   57篇
基础科学   7篇
  46篇
综合类   418篇
农作物   55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343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71.
茶尺蠖发育历期的温度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楼云芬 《茶叶科学》1993,13(2):127-133
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各虫态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上升而缩短,发育速率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并探明了各虫态历期与期内均温之间的曲线关系模型。同时,用加权法和回归直线法分别计算了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常数,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的数据间差异不显著,表明两方法均可采用。验证结果表明,利用各虫态的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推算茶尺蠖的发生代数及各虫态的发生期,与实际发生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72.
桉树(Eucalyptus)是我国南方地区最重要的速生用材林树种,对该地区的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扦插繁殖方法快速经济的特点成为桉树发展和广泛推广主要的手段。然而,许多桉树树种扦插繁殖仍然存在生根困难的问题,对其原因国内外学者从多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对此从其内在影响因素方面进行了概述,得出其内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解剖学结构、内源抑制物和内源激素的水平以及相关酶水平等三方面。  相似文献   
973.
南方红壤区崩岗侵蚀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崩岗侵蚀威胁区域生态安全,是当前土壤侵蚀研究领域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崩岗侵蚀的研究历程,介绍了崩岗的组成要素。随后重点从崩岗侵蚀类型、崩岗空间分布特征、崩岗发育阶段及形态特征、崩岗侵蚀驱动因素、崩岗侵蚀防治措施等方面总结了崩岗侵蚀及防治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探讨了当前崩岗研究的薄弱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崩岗水力重力侵蚀的耦合机理、崩岗发育与区域地貌发育的关系、崩岗产生及发育指标的建立、崩岗防治机理及其评价标准的建立等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74.
首先分析了动物病理解剖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着重介绍了应用大体标本、幻灯片、切片、多媒体课件进行动物病理解剖学形象思维教学法,增加了授课内容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抽象的理论、概念变得通俗易懂,学生容易接受;最后,提出了制作适应学生学习的动物病理学彩色图谱和开发动漫性质多媒体课件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975.
中国榆属12种2变种木材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榆属(Ulmus.L)12种2变种的木材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1)导管分子长度从睫毛榆组到榆组至榔榆组逐渐变短,而纤维分子逐渐变长,说明榆属由睫毛榆组到榆组到榔榆组是不断进化的。(2)通过对次生木质部有关的7个数量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和差异性比较,认为榆属属下设组而不设亚属是合理的。(3)通过对榆属12种2变种木材的解剖学研究,认为U.davidiana、U.davidiana Var.japonica、U.szechuanica三者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同属于Sect.Ulmus Seu.Nitentes的U.castaneifolia和U.glancesscens var.lasiocarpa的亲缘关系较远。U.gaussenii、U.macrocarpa、U.lamellosa的聚类分析距离很近,说明其三者亲缘关系较密切,但它们的花粉外壁纹饰,萌发孔数相差较远,故三者的亲缘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76.
为准确掌握三江源高原鼢鼠密度、雌雄比例、体重、体长、毛色及繁殖性能等特征,我们从2020~2021年对三江源地区,重点进行了野外实地监测和破洞捕捉、解剖观察,结果表明:高原鼢鼠一年四季均有活动,表现为交配、哺乳、分居贮粮、巢内越冬等不同活动时期,活动高峰有两次:春季4~6月为繁殖期,秋季8~10月为贮粮期,11~3月其只限于巢内生活。雄鼠数量占雌鼠40.6%,雄鼠平均体重1 715.42 g,体长313.7 mm;雌鼠平均体重2 205.75 g,体长为206.3 mm,雄鼠占雌鼠体重的77.77%。雌鼠平均产仔4只,高达7只,每只鼢鼠1年平均挖土1 t左右,推出地面的土丘数252.1个·hm-2,仅向地面推出土壤干重就达1 043.8 kg,覆盖草地面积达22.5 hm2,每只鼢鼠日食量为90~120 g,一年7个月每只鼢鼠可食鲜草21 kg,繁殖率高,破坏力强。  相似文献   
977.
为全面了解宁夏山地土壤的发育特性及其系统分类归属,基于宁夏土系调查项目挖掘的典型剖面,选取10个发育在宁夏贺兰山山地(剖面编号为3、11、13、14和108)和六盘山山地(剖面编号为73、82、119、120和121)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剖面形态特征和理化性质,尝试对山地土壤的发育特征和系统分类归属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发育在宁夏的10个山地土壤高级单元归属为新成土、雏形土、淋溶土和均腐土等4个土纲,正常新成土、干润雏形土、湿润雏形土、冷凉淋溶土、湿润均腐土等5个亚纲,干旱正常新成土、简育干润雏形土、暗沃干润雏形土、冷凉湿润雏形土、简育冷凉淋溶土、斑纹湿润均腐土等6个土类,石灰干旱正常新成土、普通简育干润雏形土、普通暗沃干润雏形土、暗沃冷凉湿润雏形土、普通简育冷凉淋溶土、斑纹简育湿润均腐土等6个亚类,续分为10个土族,包括粗骨砂质硅质混合型温性—石灰干旱正常新成土,粗骨砂质长石型温性—石灰干旱正常新成土,壤质长石混合型石灰性冷性—普通简育冷凉淋溶土,砂质硅质混合型非酸性冷性—斑纹简育湿润均腐土等,10个供试剖面在土族完全分异,因而续分为10个土系,包括葡萄泉系、一堆系、滚钟口系、六盘山公园系、绿塬腰系等10个土系。(2)海拔对宁夏山地土壤的发育特征有着明显影响,表现为随海拔升高:腐殖质积累过程逐渐明显、土体淋溶过程加剧、土体石灰反应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土壤水分条件逐渐改善,处于高海拔位置的山地土壤土体底部有弱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形成铁子和铁锰胶膜;土壤pH逐渐减小,土壤酸碱性发生一定的变化。(3)受成土环境和成土因素的作用,土壤发育规律在诊断特征上的反映为随海拔高度的抬升呈现一定的垂直分异规律,其中诊断表层由淡薄表层演变为暗沃表层;土壤水分状况经干旱/半干润土壤水分状况向湿润土壤水分状况演化;土壤温度状况由温性土壤温度状况变为冷性状况。  相似文献   
978.
1996 年~1998年对北京动物园圈养条件下的4 例黑鹳标本材料做了解剖。测量了各器官的长度值,并建立与体长比值的关系。结果:食管与体长的平均比值为376% ;腺胃、肌胃与体长的平均比值分别为34% 和56% ;肌胃的肌层薄厚一致,平均壁厚045~07 cm 之间;小肠、大肠与体长的平均比值分别为1341% 和66% ;泄殖腔与体长的平均比值为32% ,盲肠退化,平均长度多为08 cm 。  相似文献   
979.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ovide a survey of the diagnostic use of transcutaneous sonographic examination of the urogenital tract of pet birds. 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in imaging normal and altered components of this organ system are discussed. Ultrasonographic examination of the avian urogenital tract was evaluated in 386 pet birds. Abnormal clinical signs were present in 289 birds; 97 birds were normal. Transcutaneous ultrasonography proved to be a useful, noninvasive, and fast diagnostic tool, especially in imaging laminated eggs and changes of the oviduct. Until now, these pathologic changes were not diagnosable in birds with other common noninvasive methods (e.g. radiography). The imaging of low-grade changes of the oviduct, disorders of the kidney without enlargement of the organ, as well as roughening of the egg shell proved to be difficult. Sonographic imaging of neither the normal kidney nor the inactive gonads was possible.  相似文献   
980.
新疆三种旱生藓类植物的比较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应用石蜡切片法及扫描电镜相结合的方法对旱生藓类植物茎、叶内部及表面同时进行分析分析,观察到旱藓(Indusiellathianschanica Broth et C.Muell)茎的皮部细胞面民中冰细胞面积相差悬殊,叶背面细胞皱折相对平滑;山地紫萼藓(GrimmiamontanaBruchetSchimp)茎的内皮层与单子叶植的的内皮层相似,叶背面皮表皱折呈鳞片状;细叶筛齿藓(Schisti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