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56篇
  免费   643篇
  国内免费   819篇
林业   766篇
农学   846篇
基础科学   527篇
  1281篇
综合类   3943篇
农作物   703篇
水产渔业   581篇
畜牧兽医   2347篇
园艺   1045篇
植物保护   679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315篇
  2021年   395篇
  2020年   408篇
  2019年   526篇
  2018年   342篇
  2017年   485篇
  2016年   569篇
  2015年   514篇
  2014年   572篇
  2013年   633篇
  2012年   852篇
  2011年   964篇
  2010年   715篇
  2009年   687篇
  2008年   688篇
  2007年   730篇
  2006年   565篇
  2005年   430篇
  2004年   326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选用了21种促进种子发芽的方法,结果显示,完整的s.aurantiaca种子对任何处理都无响应,砂纸磨擦 近胚根处切除小部分可使种子发芽率提高至11%。以上处理结合300mg/L GA3溶液的使用可破除种子休眠,使种子发芽率提高到69%以上。结果还表明,S.aurantiaca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25℃ 16h/d光照及30℃的条件可降低种子的发芽率。研究还对S.aurantiaca种子的吸胀能力以及所含抑制物对生菜种子发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初步得出,S.aurantiaca种子具有种皮限制和种胚休眠的双重休眠机制,GA3和机械处理的相互作用可破除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12.
低聚糖对雏鸡大肠粪便NH3-N含量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试验选取1日龄罗曼蛋公雏250只,随机分为5组,试验组饲料或饮水中分别添加海藻糖(500mg/kg)、海藻胶(600mg/kg)、大豆寡糖(500mg/kg)、圆葱寡糖(500mg/d)。结果表明,四种低聚糖均可促进肠道乳酸菌及双歧杆菌的生长繁殖,对魏氏梭菌的生长呈现抑制作用。海藻糖、海藻胶对降低大肠粪便NH3—N含量效果不显著(P>0.05),而大豆寡糖效果显著(P<0.05),圆葱寡糖效果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3.
选用 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内蒙古半细毛羯羊 ,饲喂 4种含有不同加工处理玉米的日粮 ,在精粗比为 30∶70 ,饲养水平为 1.3MJ日粮条件下采用 4× 4拉丁方试验设计 ,对瘤胃pH值、NH3 -N和VFA浓度进行了测定 ,并研究了它们的动态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 :各处理组对瘤胃内 pH值影响较小 (P >0 .0 5 ) ;不同处理组与对照组比都有降低瘤胃NH3 -N浓度的趋势 ,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对VFA浓度也有一定影响 ,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各处理组间乙酸 /丙酸基本接近 ,均属丙酸 /乙酸发酵类型  相似文献   
14.
该文探讨了不用编制削度表直接建立高精度立木干曲线的方法.当采用干曲线是3次多项式时,通常根据10分法测定树干各部位直径,用最小二乘法求出该方程式的参数.从数学角度,只要知道树干任意3个部位的直径,就可以用最小二乘法或联立方程式求解干曲线参数.本文以樟子松为例,探讨用树干哪3个部位直径拟合的干曲线最接近实际干曲线,为建立立木干曲线提供有效方法.利用9个部位半径(方法Ⅰ)和利用其中3个部位半径(方法Ⅱ,28种组合)分别拟合干曲线,结果表明方法Ⅱ的6种半径组合的精度良好,其中的3种组合,(r1.3,r0.3,r0.7),(r1.3,r0.4,r0.7)和(r1.3,r0.4,r0.8)是拟合现实干曲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立筒仓磷化氢环流熏蒸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探讨了生产中利用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对立筒库群进行熏蒸的方法和杀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对于立筒仓这类深粮层仓型熏蒸杀虫有很好的效果。对仓内的主要害虫有较好的杀死作用;但由于仓房气密性、环流方法和设备性能等因素的影响,操作不当就不能彻底杀死某些局部虫害或不久又再次发生害虫危害,影响整体熏蒸效果。  相似文献   
16.
促卵泡素3号(LRH-A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等3种外源性激素均可增加体外培养条件下牦牛垂体组织分泌LH和FSH的能力。培养液中LH和FSH含量与加入的LRH-A3量呈正相关,与加入的PMSG和hCG的量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7.
用D72树脂固定床催化莰烯制乙酸异龙脑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相似文献   
18.
1987~1992年连续6年研究结果表明,白跗平腹小蜂Anastatusalbitarsis对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柳杉毛虫Dendrolimuslatipennis、水青蛾Actiasseteneningpoana等13种主要森林害虫卵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林间,该蜂对马尾松毛虫第1、2代卵的自然抑制力分别力16.55%和22.29%,对柳杉毛虫越冬代卵的自然抑制力为23.45%;对水青蛾第1、2代卵的抑制力分别力5.49%和2.63%;在林间,人为释放白跗平腹小蜂对第1代马尾松毛虫卵的校正抑制力为33.5%,在室内12.3~28℃范围内,每头雌峰对马尾松毛虫、水青蛾和柞蚕剖腹卵的日破坏数(寄生数)分别力15、18和26粒,一生破坏数分别为56、91和208粒。即使虫卵即将孵化,该峰同样亦能寄生,并羽化出正常的子代白跗平腹小蜂。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博士研究生特点的综合分析,在教学实践中强化三个主要环节,探索了适合博士生特点,反映课程要求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The position of plants withRhizoctonia solani sclerotia (black scurf) on progeny tubers was mapped for an experimental field at Haren where potatoes were grown continuously and in rotation with other crops for five successive years, and for another field at Borgercompagnie with a 12 frequency of potatoes during three potato crops. Initially, the distribution of plants with black scurf on both fields was rather dense and homogeneous. In the following years the distribution became heterogeneous and patchy. The local decline ofR. solani AG 3 (the common potato pathogen) in Haren was apparently caused by an unknown factor selectively suppressingR. solani AG 3, while simultaneouslyR. solani AG 5 increased in mass. This AG 5 type proved to be an inferior competitor of AG 3 on the potato plant in a laboratory experiment. The specificR. solani antagonistVerticillium biguttatum did not play a role. A similar factor could have reduced the formation of black scurf in the experimental field at Borgercompagnie, whereV. biguttatum was also too infrequent to account for the decline.R. solani AG 5 was not present here and could not indicate the presence of a selective factor against AG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