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06篇
农学   14篇
  14篇
综合类   129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付世建  谢小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57-7859
[目的]为了验证肉食性鱼类在摄食糖后由于代谢上的不适应造成血糖含量持续偏高和内环境的紊乱,鱼体随之产生的抗逆适应性调节导致代谢支出增加的假设。[方法]以白鱼粉、玉米油、玉米淀粉分别作为蛋白质、脂肪和糖原料,配制等蛋白质(含量为40%),等脂肪(含量为10%),不同糖梯度的3组饲料,饲料糖水平分别设计为0、15%、30%。以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Chen)幼鱼(24.3~250.8 g)为试验对象,测定不同糖水平饲料驯养的南方鲇的日常代谢率(Rr)。[结果]结果表明:15%和30%糖饲料组南方鲇日常代谢率显著大于0糖饲料组(P<0.05);3饲料处理组南方鲇日常代谢率和体重(Wt)的双对数直线相关方程分别为:0糖:ln(Rr)=0.986 ln(Wt)+1.419,r2=0.922,n=25,P<0.001;15%糖:ln(Rr)=0.912 ln(Wt)+1.741,r2=0.966,n=21,P<0.001;30%糖:ln(Rr)=0.762 ln(Wt)+2.378,r2=0.958,n=21,P<0.001。[结论]南方鲇幼鱼由于不适应饲料糖而导致日常代谢率的增加,随着鱼体生长,南方鲇对饲料中糖的适应性逐渐提高,糖对日常代谢率的影响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92.
Thailand rosewood (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is a vulnerable high value tree species in subtropical and tropical Southeast Asia.The demand for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natural habitat of the species requires high-quality seed-lings.However,current fertilizer regimes tend to deliver a coarse rate of fertilizers that result in a low uptake efficiency and a high risk of nutrient excess.Exponential fertilization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promote seedling quality through identifying an optimum dose out of a range of applications.In this study,Thailand rosewood seedlings were cultured in a mixed substrate of perlite,vermiculite,and peat (2∶2∶3,v/v/v) and received exponential fertilization from 0 (con-trol),through 100,200,300,400,and 600 mg nitrogen(N) per plant over a four-month cultural rotation.Height,diameter,and shoot biomass increased with fertilizer rate and were maximized at 300 mg N per plant.This applica-tion also reduced nutrient deficiencies and avoided excess supply compared to higher rates.Polysaccharide,proline,and anti-oxidation enzyme activities tended to be greater in unfertilized controls or in over-fertilized high dosages,with lower activities around 100-300 mg N plant-1.Appli-cation of 300 mg N per plant was identified as the optimum dosage as it maximized nutrient reserves,polysaccharide and proline contents,and anti-oxidants without causing any symptoms from excess fertilizer toxicity.Future work is required to identify the effects of N-fixation on the forma-tion of nutritional reserves in Thailand rosewood seedlings subjected to exponential fertilization.  相似文献   
93.
南方大口鲶苗种培育影响因素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10个面积均为15m^2的实验池中,分三批放养全长6-9mm的南方大口鲶鱼苗共4.152万尾,经40-50天培育,获全长6-8cm的鱼种2.325万尾,出池率56%,还结合生产情况及室内实验结果,分析了水温、放养密度及饵料对苗种成活和生长的影响,拟合了苗种体重与全长,日龄与全长及日均增长率的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94.
降香黄檀在肇庆市属国有林场适生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薇甘菊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也是我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文章根据薇甘菊的生物学特性,选择对菊科植物有高活性的药剂成分进行复配研制药剂,经室内和林间的药效试验,筛选出能高效防治薇甘菊且对环境安全的新药剂——24%二氯吡啶酸·2,4-滴水剂,商品名为"紫薇清"。  相似文献   
95.
降香黄檀是我国珍贵红木品种和珍贵药材,具有极大的推广种植价值和发展前景。通过对生产实践育苗过程各环节进行论述,总结出降香黄檀的育苗技术,以期为发展降香黄檀引种、育苗和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5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及其复配物对荔枝霜疫霉菌的抑菌活性,为开发荔枝水果保鲜剂和植物源复配杀菌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丁香、黄柏、细辛、苦参和花椒等5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利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囊萌发法探讨5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及其复配物对荔枝霜疫霉菌的抑制作用.[结果]丁香、黄柏和细辛在提取物浓度5.000 mg/mL下对荔枝霜疫霉菌的抑菌率均为100.00%,苦参和花椒的抑菌率分别为83.00%和74.00%.丁香、细辛、黄柏、苦参和花椒的乙醇提取物对荔枝霜疫霉菌的抑菌中浓度(EC50)分别为0.30、0.51、0.58、1.21和1.48 mg/mL.在1:1 (V/V)的配比下,苦参与花椒乙醇提取物的复配物抑制荔枝霜疫霉菌菌丝生长的增效比率(SR)最高,为4.59,表现为增效作用;丁香+黄柏、丁香+细辛和黄柏+细辛复配物的SR则在0.5~1.5,表现为相加作用.[结论]丁香、黄柏、细辛、苦参和花椒等5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荔枝霜疫霉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复配物对抑制荔枝霜疫霉菌菌丝生长具有增效或相加作用.在抑菌复配剂配伍时,可从降低成本和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角度考虑选择适当的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97.
温度对四川省甘孜州西藏飞蝗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是西藏飞蝗分布的主要限制性因子,作者通过试验测定了四川省甘孜州西藏飞蝗各种虫态的过冷却点、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该虫初产卵的过冷却点为-24.4℃,孵化前为-20.7℃,是耐寒性最强的虫态,1~5龄蝻、雌、雄成虫过冷却点分别为-9.28、-8.51、-7.18、-6.64、-8.07、-7.86、-7.96℃。卵、1~5龄蝻、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4.17、15.84、16.64、16.80、16.35、15.00、14.61℃,有效积温分别为179.14、67.53、61.07、62.09、71.16、91.20、787.78日度,卵到蝗蝻的有效积温为540.2日度。统计气象资料表明,夏季高温不是西藏飞蝗限制因素,甘孜州石渠、色达、理塘的冬季低温影响西藏飞蝗的安全越冬,在甘孜州其他县可以越冬,并可发生1代。作者在乡城县观测圃饲养西藏飞蝗能成功越冬,年发生1代,其发育进度与有效积温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98.
针对海南降香黄檀炭疽病的病原进行研究,结合危害症状、病原菌的菌落形态以及分生孢子特征等将海南降香黄檀炭疽病病原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 Sacc.,并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9.
为了探讨降香黄檀人工林土壤因子与叶部病害发生的关系,对海南省13块降香黄檀人工纯林样地进行了病害调查和土壤因子的测定,运用冗余分析找到影响病害发生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土壤的pH、速效氮、全磷、速效钾是影响病害发生最主要的4个指标。对病害发生影响的土壤因子按其重要性依次为:pH速效氮全磷速效钾。在冗余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将样地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感病区3种不同类型,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了4个主导因子在不同类型样地中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发病程度的样地与土壤因子相关性差异明显,总体表现为:发病严重的Ⅲ类样地土壤中的速效氮和全磷含量最高,平均值分别为82.08mg/kg、0.68g/kg,轻度感病的Ⅰ类样地土壤中的pH和速效钾含量最高,平均值分别为6.56、143.60mg/kg。  相似文献   
100.
基于地面高光谱遥感的降香黄檀黑痣病病情指数反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美国Spectra Vista Corporation(以下均用简称SVC)HR-1024i非成像高光谱仪采集不同病情程度的降香黄檀冠层光谱数据,并结合地面同步调查获得的降香黄檀黑痣病病情指数数据,对光谱数据进行重叠校正(scan matching/overlap correction)和白光板反射率校正(white plate reflectance correction)。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法)对与降香黄檀黑痣病病情指数相关性较高的敏感波段进行降维。利用53个训练集,将敏感波段和PCA法处理后的敏感波段分别作为输入变量,训练降香黄檀黑痣病的BP神经网络。两种输入变量建立的神经网络计算出的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均达到99%。利用27个验证集做进一步精度检验,结果表明,通过这两种输入变量训练的BP神经网络,得到的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51 9和0.706 0,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5.998 0和12.919 3。直接以敏感波段作为变量输入和PCA法处理后的敏感波段作为变量输入训练BP神经网络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其中,直接以敏感波段作为变量输入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