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6篇
  免费   281篇
  国内免费   421篇
林业   208篇
农学   639篇
基础科学   10篇
  326篇
综合类   2178篇
农作物   359篇
水产渔业   535篇
畜牧兽医   1095篇
园艺   293篇
植物保护   30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404篇
  2010年   360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391篇
  2007年   398篇
  2006年   353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采用改进的CTAB法,研究了与PCR相匹配的转基因小麦单株微量DNA的快速提取方法。结果表明,该提取方法简便、快速、有效,提取的DNA产量和质量完全可以用于PCR扩增。对标准PCR的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建立了最佳的转外源高赖氨酸基因小麦植株的PCR扩增体系,即10×R eaction Bu ffer 2.5μL,M gC l225 mm o l/L,dNTP s 2.5 mm o l/L,模板DNA 30~60 ng,引物1.2μm o l/L,T aq酶1 U,加ddH2O至25μL,优化的PCR反应体系显著提高了转基因小麦植株筛选和鉴定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2.
绿竹不同栽培类型RAPD分子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标记对22个不同栽培类型的绿竹进行多态性分析.从粗筛后的94个10 bp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113条DNA带,其中91条为多态性带,占总数的80.5%.不同引物扩增出不同的DNA指纹图谱.利用POPGEN32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聚类结果可将绿竹的不同栽培类型区分开来;这些不同栽培类型绿竹的遗传距离为0.122 2~0.815 4,大部分在0.6以下;RAPD分子标记对竹类植物种下等级进行分类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3.
地方鸡种微卫星DNA指纹图谱建立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20个微卫星标记对我国19个地方鸡种保种群进行了遗传检测,构建了各个品种的微卫星DNA指纹图谱,通过计算各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平均基因杂合度、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及各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并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分析了所研究鸡种的遗传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个微卫星标记在19个地方鸡种保种群共检测到184个等位基因,平均为9.2个,基因频率分布在0.013~0.838之间。19个地方鸡种平均杂合度在0.5824~0.7432之间。其中藏鸡最高,白耳鸡最低。20个微卫星座位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在0.5238~0.7023之间,均大于0.5,表现为高度多态性;19个鸡种聚为6类。各鸡种的遗传距离及聚类结果与所保存的地方鸡种的地理分布、现实状况是相吻合的,从而表明用该方法分析品种间的亲缘关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4.
花粉管通道法在玉米自交系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几年来花粉管通道法在玉米自交系改良中的应用情况加以概括,提出了导入方法的适宜细则,对后代变异情况加以论述,并对今后该项工作的开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5.
以食用仙人掌的幼嫩肉质茎和紫糯玉米的幼嫩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CTAB法提取DNA,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DNA的浓度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的质量。结果表明,采用CTAB法可以从食用仙人掌中提取到一定质量和浓度的DNA,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利用Tris-饱和酚对其进行纯化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6.
水稻单粒种子DNA的快速制备及PC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单粒种子为材料,用NaOH溶液抽提DNA,用于PCR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DNA可以扩增出水稻中的目的基因,并适用于SSR分析。该方法提取DNA速度快,成本低,适合大批量种子DNA的提取。  相似文献   
127.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an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CGH) were applied to somatic chromosomes preparations of Oryza sativa, O. officinalis, and O. meyeriana with labeled probes of C0t-1 DNA and genomic DNA from the cultivated rice. The coverage percentage (%) and size (Mb) of C0t-1 DNA in O. sativa, O. officinalis, and O. meyeriana were 47.1 ±0.16, 38.61 ±0.13, 44.38±0.13, and 212.33± 1.21,269.42 ± 0.89, 532.56± 1.68 Mb, respectively. The coverage percentage and size of genomic DNA from O. sativa in O. officinalis and O. meyeriana were 91.0, 93.6% and 634, 1 123 Mb, respectively, in which 365 and 591 Mb in O. officinalis and O. meyeriana were from O. sativa genomic DNA, but not from repetitive sequences of O. sativa, and the uncoverage genome size in O. officinalis and O. meyeriana were 64 and 78 Mb,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karyotyp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based on the signal bands of C0t-1 DNA in O. sativa, O. officinalis, and O. meyeria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ighly and moderately repetitive sequences in Oryza genus were conserved as the functional genes during evolution. The repetitive sequences reduplication may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causes of the genome enlargement of O. officinalis and O. meyeriana, and O. officinalis genome enlarged more slowly when compared with O. meyeriana.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it is concluded that O. officinalis and O. meyeriana were formed by reduplication, rearrangement, and gene selective loss during the evolu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28.
不同性别类型苦瓜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标记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改良的CTAB法成功地提取了不同性别类型苦瓜品种的基因组DNA,作为PCR扩增反应模板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从200个10bp随机寡核苷酸引物中筛选到2个引物S30和S66,其可以在全雌性品种X-黑-d-d稳定地扩增出特异性条带,为下一步克隆苦瓜性别决定基因、探索苦瓜性别决定机理提供了试验依据。至于该特异性标记是否与苦瓜雌性性别有关,还有待进一步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29.
用构建的E2-pcDNA4.0 DNA疫苗对Balb/c小鼠、家兔和仔猪进行免疫,经3次肌肉接种,间隔15 d免疫后,测定抗体水平.结果表明,构建的DNA疫苗能诱导小鼠产生中和性抗体,免疫家兔最少可抵抗10个最小感染剂量(M ID)的猪瘟兔化弱毒苗的攻击.攻毒试验结果表明,E2-pcDNA4.0 DNA疫苗可抵抗致死剂量的CSFV石门株强毒的攻击.  相似文献   
130.
SSR标记技术在玉米品种纯度鉴定上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玉米单粒种子DNA的提取新方法,对提取的DNA经4.5%PA胶进行电泳检测。结果表明:此法具有快速、DNA分子量大、不降解和纯度高等优点,完全可以满足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DNA指纹分析的需要,为DNA指纹鉴定技术在玉米种子纯度及玉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