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92篇
  免费   4312篇
  国内免费   4819篇
林业   8243篇
农学   4985篇
基础科学   4342篇
  10909篇
综合类   33703篇
农作物   3425篇
水产渔业   2125篇
畜牧兽医   7922篇
园艺   2345篇
植物保护   2724篇
  2024年   490篇
  2023年   1422篇
  2022年   2168篇
  2021年   2532篇
  2020年   2441篇
  2019年   2801篇
  2018年   1476篇
  2017年   2556篇
  2016年   3231篇
  2015年   2720篇
  2014年   4009篇
  2013年   3912篇
  2012年   5664篇
  2011年   5586篇
  2010年   4428篇
  2009年   4457篇
  2008年   3953篇
  2007年   4573篇
  2006年   3837篇
  2005年   3081篇
  2004年   2482篇
  2003年   2110篇
  2002年   1551篇
  2001年   1450篇
  2000年   1297篇
  1999年   1007篇
  1998年   807篇
  1997年   707篇
  1996年   651篇
  1995年   664篇
  1994年   590篇
  1993年   441篇
  1992年   371篇
  1991年   311篇
  1990年   248篇
  1989年   211篇
  1988年   156篇
  1987年   108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9篇
  1962年   6篇
  1956年   8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992.
993.
在新疆棉区,早春季节田埂杂草上滋养的天敌昆虫,是棉田内天敌的主要来源,也是棉田外天敌保育的重点。生产上,常喷施除草剂来防除田埂上的恶性杂草,从而除草剂可能会对非靶标天敌昆虫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本文评价了新疆农田中常用的8种除草剂对多异瓢虫不同虫态存活的影响,发现8种除草剂喷施对多异瓢虫卵孵化率、蛹羽化率、成虫存活率均没有显著影响,精喹禾灵、苯磺隆、精噁唑禾草灵处理后3龄幼虫的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而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吡氟禾草灵、烯草酮、氯氟吡氧乙酸、乙氧氟草醚处理组的幼虫存活率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利用高效氟吡甲禾灵、乙氧氟草醚药液处理多异瓢虫卵后,对卵、幼虫、蛹历期以及各虫态存活率、蛹重等均无明显影响,仅高效氟吡甲禾灵处理组幼虫化蛹率显著降低。利用高效氟吡甲禾灵、乙氧氟草醚处理3龄幼虫后,对其生长发育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证实,新疆农田常用的8种除草剂对多异瓢虫比较安全,没有明显的毒杀作用与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994.
在黑土区37年不同耕作模式定位试验田,采用原位法比较常规旋耕灭茬起垄(CT)、旋耕留高茬行间深松-少耕(RT)、免耕(NT)和深翻(PT)4种耕作模式土壤呼吸速率及其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关系,测定土壤总碳氮、无机氮,微生物碳氮的变化。结果表明,玉米生育期间土壤呼吸呈单峰变化,开花期达最大值,生长季平均呼吸速率依次为RT > NT > CT > PT。4个处理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间存在显著指数关系。不同耕作模式0~10 cm土壤温度可解释土壤呼吸速率变异的38.3%~67.9%,温度敏感性系数Q10范围为2.1~5.3;RT和NT处理显著提高0~20 cm土壤碳氮含量;RT处理在0~20 cm土壤中微生物碳含量均高于CT、NT和PT处理。RT处理土壤呼吸对温度响应提高,RT和NT处理显著增加上层土壤总碳氮含量,利于土壤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995.
为确保吐鲁番生态安全、农产品安全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对秋延晚设施黄瓜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进行探索及总结,主要内容包括农业措施(清洁棚室、高温闷棚、品种选择、合理间作、科学灌溉)、物理措施(防虫网、黄板诱杀)、生物措施(合理利用生物药剂)及化学措施(合理用药),实现了减少化学防治2~8次,667 m2节约成本240元左右,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助力农户节本增收和当地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996.
为了探索福建省茎用芥菜1年2代繁育技术,选择6个茎用芥菜品种,分别进行冬春季正常繁育和夏秋季高山加代繁育的2代繁育试验,并对比各品种2代繁育的生育期、株高、株幅和种子产量。结果表明:所有参试茎用芥菜品种只要通过打破种子休眠、衔接好2代繁育的播种期都能完成1周年2代繁育,夏秋季高山加代繁育的全生育期比冬春季正常繁育平均缩短约50 d;冬春季繁育比夏秋季高山加代繁育株高增加31.2%~132.9%,株幅增加1.5%~21.8%,所有参试品种冬春季繁育的种子产量都极显著高于相应夏秋季高山加代繁育,种子产量增加17.8%~153.6%。  相似文献   
997.
A 2-year field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nutrition systems and Salsola kali subsp. tragus densities on industrial hemp yield and its components.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as a split plot in a randomised complete block design with three replicates. Factors were fertilisation (poultry manure, vermicompost and nitrogen fertiliser) as the main plot and weed density (0, 5, 10, 15 and 20 plants/m2) as the subplo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aximum number of racemes per plant, seeds per raceme, 1000-seed weight, biomass, grain yield and harvest index (HI) of industrial hemp were obtained using vermicompost and were reduced with nitrogen fertiliser application. All measured properties in hemp plants decreased due to increasing S. kali subsp. tragus density, especially at 15 and 20 plants/m2. The most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hemp grain yield and its components was observed by increasing weed density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nitrogen fertiliser. The application of vermicompost at high weed densities resulted in greater hemp grain yield and its components compared with nitrogen fertiliser. It is recommended to apply organic fertilisers, especially vermicompost at high S. kali subsp. tragus densities.  相似文献   
998.
 在植物寄生线虫与寄主互作过程中,线虫分泌器官如食道腺细胞分泌的效应蛋白在寄主细胞壁修饰和调控寄主免疫反应以及取食位点形成和维护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解析植物寄生线虫关键效应蛋白的功能及其与寄主互作机制将为探索植物寄生线虫防控新策略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从效应蛋白降解寄主细胞壁、调控寄主基础免疫反应、诱导免疫反应机制和介导翻译后修饰调控寄主免疫反应以及植物激素代谢途径的调控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999.
小麦赤霉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8年在江苏、陕西、河南、湖北、安徽共18个县(市)安装了小麦赤霉病预报器,在周边设置未防治麦田进行赤霉病调查,并与预警软件平台预测结果相比较,评价小麦赤霉自动监测预警系统的准确性。评价结果表明,2018年该系统预测的准确性达71.8%。结合陕西省植保总站、西安市植保站、渭南华州区植保站、商洛洛南县植保站、安徽凤台县植保站2016年-2018年对该系统的评价结果,证实该系统预测准确性较高,系统工作稳定,自动化程度高,可为小麦赤霉病的科学防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本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同时测定异丙隆及其代谢物脱甲基异丙隆在大米、小麦、牛肉、牛奶、鸡肉和鸡蛋的残留检测方法。样品经2%甲酸乙腈提取,以N-丙基乙二胺(PSA)净化,利用乙腈和0.2%甲酸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T3色谱柱分离,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定量分析,基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异丙隆及其代谢物脱甲基异丙隆溶剂标准曲线和基质标准曲线在1~1 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在4个加标水平下,异丙隆日内平均回收率为74.0%~107.0%,相对标准偏差0.7%~12.9%;日间平均回收率为76.2%~108.7%,相对标准偏差1.1%~19.8%。脱甲基异丙隆日内平均回收率为76.9%~113.5%,相对标准偏差0.6%~13.9%;日间平均回收率为77.7%~107.4%,相对标准偏差2.2%~17.4%。异丙隆和脱甲基异丙隆的定量限均为1.0μg/kg。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异丙隆和脱甲基异丙隆在大米、小麦、牛肉、牛奶、鸡肉和鸡蛋6种基质中残留的检测,为解决异丙隆和脱甲基异丙隆在食品中残留的安全问题提供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