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67篇
  免费   515篇
  国内免费   587篇
林业   735篇
农学   591篇
基础科学   358篇
  1296篇
综合类   4076篇
农作物   355篇
水产渔业   476篇
畜牧兽医   1007篇
园艺   315篇
植物保护   360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345篇
  2021年   313篇
  2020年   368篇
  2019年   381篇
  2018年   236篇
  2017年   356篇
  2016年   456篇
  2015年   474篇
  2014年   558篇
  2013年   516篇
  2012年   690篇
  2011年   688篇
  2010年   512篇
  2009年   496篇
  2008年   443篇
  2007年   486篇
  2006年   343篇
  2005年   311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risk factors for udder edema (case–control study) and to evaluate the association of udder edema in primiparous Holstein cows with their lactation performance (cohort study). Values for the first 10 test day for milk yield, fat, protein, and somatic cell counts (SCC) linear score as well as mature equivalent (ME) 305 days milk yield, fat, protein, SCC linear score, and incidences of periparturient diseases from a computerized farm recording system were compared between primiparous cows with and without udder edema. Data consisted of 118 dairy heifers with udder edema, induced for parturition, and treated with diuretics and 889 control heifers that received no treatment. Primiparous cows giving birth to male calves, were 1.72 (1.01, 3.24; 95% CI) times more likely to develop udder edema than cows giving birth to female calves. Primiparous cows calving in winter season were 3.68 (1.09, 12.5; 95% CI) times more likely to develop udder edema than cows calving in summer. For each extra 10 cm in height the odds of udder edemas was 1.23 (1.03, 1.47; 95% CI). The first test day DHIA milk yield was lower in cows that developed udder edema (3.6 kg/day) than in normal cows. However, the subsequent test days and ME measurement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between groups. Cows with udder edema were 1.62 (1.18, 2.14; 95% CI) times more likely to develop udder edema in the second lactation than control animal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gender of the offspring, calving season and height at parturition were significant risk factors for udder edema. Only milk yield on the first DHIA test day was lower in cows with udder edema than in cows without udder edema.  相似文献   
962.
为进一步了解嘉兴南湖的水生态特征,探究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分布的影响规律,于2018年5月在南湖主干河流、主要出入湖口及南湖分别设置7个、6个和3个采样点,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分布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南湖及其水系共发现浮游植物64种,隶属6门、47属,优势种有6种,分别是绿藻门游丝藻(Planctonema lauterbornii)、小球藻(Chlorella)和衣藻(Chlamydomonas)、硅藻门小环藻(Cyclotella)、隐藻门啮蚀隐藻(Cryptophyceae)和具尾蓝隐藻(Chrcomonas caudata),优势度分别为0.290、0.039、0.020、0.199、0.065和0.049。从空间分布来看,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1021×104个/L,平均生物量为7.43 mg/L,其中南湖及主要出入湖口浮游植物种类(20种、25种)、密度(1958×104个/L、1303×104个/L)及生物量(14.95 mg/L、7.66 mg/L)均高于南湖7条主干河流(16种、378×104个/L、4.01 mg/L),区域分布差异明显。各采样点浮游植物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为1.59~2.70,平均值为2.18;Margalef丰富度指数(D)为0.77~1.53,平均值为1.20;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57~0.92,平均值为0.74;南湖各出入湖口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较高,7条主干河流显示出较高的均匀度,而南湖水体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较低。营养状态评价发现,南湖水系大部分水体处于中-富营养水平,无贫营养水体。物种与环境典型对应分析表明,南湖水系浮游植物分布受电导率(EC)、pH、溶解氧(DO)、总溶解性固体(TDS)、浊度(TUB)、水温(WT)等水体基本理化指标以及总氮(TN)、总磷(TP)、亚硝态氮(NO 2-N)等水质指标双重作用影响,这些指标是决定南湖水系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963.
为了解贵州白云岩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7年秋季(10月)、2018年冬季(1月)、2018年春季(4月)、2018年夏季(8月)对遗产地境内黄洲河流域的浮游植物群落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以及多样性的时空变化进行研究,并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RDA)探究环境因子总氮(TN)、氨氮(NH3-N)、总磷(TP)、叶绿素a(Chl-a)、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水温(WT)对黄洲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查共鉴定出藻类6门、29科、37属、38种,以硅藻门和绿藻门居多。按季节划分,黄洲河流域优势种共9种,其中硅藻门5种,?绿藻门1种,?蓝藻门3?种;按空间划分,黄洲河流域优势种共19种,其中硅藻门9种,绿藻门4种,蓝藻门6种。浮游植物年均丰度为36.45×104个/L,夏季的丰度最高,达到89.7×104个/L,春秋季次之,冬季最低,仅8.9×104个/L。全年Margalef丰富度指数(D)、Shannon多样性指数(H)及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0.34 ~0.51、1.18~1.4及0.72~0.84。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RDA) 表明,影响遗产地浮游植物丰度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WT、CODMn、Chl-a。  相似文献   
964.
里下河腹地位于江淮两大水系交融地带,人类活动严重影响区域水生态环境。鉴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可作为水环境变化重要指示生物,于2015-2017年对里下河腹地典型湖泊大纵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环境因子进行逐月采样调查,分别采用藻类生物学指标和综合营养指数对大纵湖营养状态进行综合评价,并且基于相关性分析法,探讨浮游植物与水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显示,大纵湖在调查期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23种,以绿藻、硅藻、蓝藻为主,分别为50、35、18种,占总种数的40.65%、28.46%、14.63%。全湖各采样点浮游植物的平均丰度为3.70×106 ~6.25×106 个/L;空间上略有差异,夏季藻类丰度较高,冬季最低。大纵湖各个采样点浮游植物优势种基本相同,共8种。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年均值分别为2.74和0.78,表明大纵湖处于轻-中度污染状态。综合营养指数显示,大纵湖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两者结果基本一致。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温(T)、透明度(SD)、浊度(TUB)和总氮(TN)是影响大纵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水质指标。  相似文献   
965.
松口蘑栽培理论及方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谭伟 《食用菌学报》1994,1(1):53-63
本文综述了松口蘑的分布、发生季节、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方法等。较详细地阐述了国内外学者近100年来对松口蘑生活史、纯培养及生态因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且着重总结了松口蘑的栽培方法及原理。  相似文献   
966.
影响花生氮素利用的因素研究及高效施氮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影响花生氮素利用的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基因型花生对氮素利用存在较大差异。土壤供氮率为51.9%~73.7%,其中晋安花生等较高,潍花8号较低;根瘤供氮率为10.5%~37.4%,其中3--XC135、潍花8号等较高,晋安花生较低;肥料供氮率10.8%~15.2%,其中蓬莱小粒皮红较高,3-XC128较低。(...  相似文献   
967.
河北山前平原区农户小麦生产制约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给农户间小麦种植均衡增产提供依据,对影响河北山前平原区小麦增产的多个因素进行了跟踪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要想实现农户间小麦均衡增产,首先要选择适合当地的稳产抗冻品种;其次是必须提高整地播种质量。小麦产量构成中穗数对产量影响最大,整地播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小麦的出苗率,进而影响到穗数;在土壤性状方面,土壤有机质及速效磷含量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有机质及速效磷含量都高时,小麦能取得较高产量;农户现有的施肥量对产量差异没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68.
【目的】研究干旱区典型山盆结构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呼吸特征,为干旱区碳过程阐明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LI-8100碳通量测定系统对西北干旱区典型荒漠-绿洲过渡带的自然植被和人工作物覆盖下的土壤呼吸进行两个植物生长时期的监测。【结果】不同植被覆盖条件的土壤呼吸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且日呼吸速率最高值出现在14:00~16:00,最低值出现在02:00~04:00;植物花期的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明显高于凋败期;土壤0~5、5~10、10~20 cm温度日变化与土壤呼吸速率变化趋势极为接近。【结论】不同土地利用/覆盖下土壤呼吸特征差异性明显,土壤温度是影响土壤呼吸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969.
农杆菌介导菊花遗传转化效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结合近年来菊花遗传转化的研究,从菊花再生体系建立和农杆菌介导的菊花遗传转化出发,讨论了影响菊花遗传转化效率的因素。诸多的菊花遗传转化研究表明,不同基因型的菊花转化受体、外植体类型、转化条件、激素添加是决定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70.
有柄灵芝菌丝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平板培养的方式,观测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pH值、温度5个方面对有柄灵芝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柄灵芝菌丝在营养利用方面,适宜生长的碳源为葡萄糖和麦芽糖,适宜生长的氮源为胰蛋白胨和大豆蛋白胨,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镁、钙和锰等离子;在环境适应方面,适宜在偏酸性的环境中生长,且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8~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