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09篇 |
免费 | 92篇 |
国内免费 | 9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31篇 |
农学 | 140篇 |
基础科学 | 14篇 |
107篇 | |
综合类 | 1615篇 |
农作物 | 394篇 |
水产渔业 | 20篇 |
畜牧兽医 | 77篇 |
园艺 | 298篇 |
植物保护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58篇 |
2021年 | 58篇 |
2020年 | 57篇 |
2019年 | 51篇 |
2018年 | 36篇 |
2017年 | 70篇 |
2016年 | 126篇 |
2015年 | 97篇 |
2014年 | 223篇 |
2013年 | 159篇 |
2012年 | 261篇 |
2011年 | 231篇 |
2010年 | 196篇 |
2009年 | 207篇 |
2008年 | 184篇 |
2007年 | 220篇 |
2006年 | 120篇 |
2005年 | 93篇 |
2004年 | 61篇 |
2003年 | 64篇 |
2002年 | 38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44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目的]为杂交中籼新组合辐优155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辐优155经安徽省2007、2008年2年区试和2009年生试,比较辐优155与对照品种Ⅱ优838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稻米品质及抗性,并分析了其大田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要点,以探讨其生产潜力及推广价值.[结果]辐优155是安徽省铜陵县农业科科学研究所用辐88A与恢155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株型适中、穗大粒多、米质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等特点,2010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辐优155产量高,品质好,适宜在安徽全省种植. 相似文献
73.
74.
75.
76.
黄晓兵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0,(3):115-118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形式生动活泼的互动式教学已日益受到教师们的关注以及学生的认可。在诸多互动式教学的方式中,分组讨论式教学法是其中较重要的一种。教学研究发现,作为高校"两课"教学主干课程之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内容体系特点比较适合采用分组讨论式教学。而要使分组讨论式教学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教师必须做好考评制度的设计、讨论程序的设计以及必要的课堂组织协调和监控。实践证明,采用这样的互动式教学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较有效地促进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77.
耕作方式对新垦沙地农田杂草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调查的方式,研究了黑河中游边缘绿洲新垦沙地农田杂草分布状况,并对不同耕作方式下农田杂草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调查中共记录杂草16种,隶属10科。新垦沙地农田杂草群落基本组成为藜(Chenopodium album)+牛筋草(Eleusineindica)+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与当地传统的地膜覆盖、秋耕和玉米连作耕作方式相比,秸秆覆盖、减少秋耕和玉米-大豆轮作均可增加农田杂草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群落优势度(P0.05)。与当地传统耕作方式相比,秸秆覆盖可增加杂草群落中牛筋草优势度比,降低藜和反枝苋优势度比;减少秋耕可增加狗尾草、反枝苋、灰绿藜(C.glaucum)和米瓦罐(Silene conoidea)优势度比,降低牛筋草优势度比;玉米-大豆轮作可增加米瓦罐优势度比。不同耕作方式对偶见种杂草在田间的分布和组成影响不明显。可以看出,新垦沙地农田杂草物种较少,群落组成单一;不同耕作方式对新垦沙地农田杂草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组成有明显影响,进一步深入研究对沙地农田杂草合理防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8.
79.
茯砖茶冠突散囊菌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湖南的不同地区采得较具代表性的茯砖茶样品7种,分离纯化各样品中优势微生物“金花菌”。以广东微生物研究所鉴定确认的冠突散囊菌(Eurotium ristatum)作为标准菌株,描述并比较各菌株平板培养下菌落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等特征,以及电镜下有性型与无性型等生理结构的差异,并依据各菌株形态特征上的典型差异对它们予以初步命名。结果表明:七株菌株均属于冠突散囊菌,但在形态和在生理等特征上有四种却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化,可能属于冠突散囊菌的变型。本研究为冠突散囊菌多样性的鉴定与不同生理小种的命名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