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90篇
  免费   711篇
  国内免费   1959篇
林业   2023篇
农学   1862篇
基础科学   1027篇
  1852篇
综合类   11697篇
农作物   1233篇
水产渔业   562篇
畜牧兽医   6313篇
园艺   1619篇
植物保护   572篇
  2024年   242篇
  2023年   793篇
  2022年   917篇
  2021年   950篇
  2020年   852篇
  2019年   1093篇
  2018年   568篇
  2017年   946篇
  2016年   1255篇
  2015年   1087篇
  2014年   1193篇
  2013年   1350篇
  2012年   1650篇
  2011年   1713篇
  2010年   1667篇
  2009年   1539篇
  2008年   1506篇
  2007年   1344篇
  2006年   1180篇
  2005年   1132篇
  2004年   941篇
  2003年   839篇
  2002年   694篇
  2001年   610篇
  2000年   393篇
  1999年   385篇
  1998年   289篇
  1997年   233篇
  1996年   185篇
  1995年   186篇
  1994年   193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66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129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桂金柑2号’是由‘阳朔金柑’实生系选育出的晚熟金柑新品种。果实椭圆形,橙红色,光滑,油胞平生,果顶圆钝;单果质量24.31~34.05 g,果实横径33.80~37.11 mm,果实纵径39.30~43.58 mm,果形指数1.11~1.20,可食率97.81%~99.04%,每100 m L果汁中含:维生素C 31.97~54.39 mg,枸橼酸0.23~0.49 g,全糖12.77~15.19 g,可溶性固形物15.2%~19.9%。种子数2.1~5.5粒,多胚,子叶淡绿色;风味浓郁,有微淡刺鼻味,果实汁多、较化渣,品质优。果实生育期180~195 d,在桂林阳朔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中旬成熟。适合广西省桂林、柳州等地以及生态条件相似地区栽培,定植后第3年开花结果,丰产性好。  相似文献   
992.
背景:热休克因子(Hsf)在植物生长和防御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辣椒(Capsicum annuum L.)是重要的蔬菜作物,其产量和质量受高温、盐渍及渗透胁迫等环境胁迫影响而严重降低。尽管辣椒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但Hsf家族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作用尚不明确。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及PCR检测,在辣椒基因组中共鉴定出25个CaHsf。根据Hsf的保守结构域,CaHsf可分为3类,分别是CaHsf A、CaHsf B和CaHsf C;除第11号染色体外,该家族基因在其他11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除CaHsf A5外,该家族蛋白均能形成蛋白互作网络。据辣椒栽培种CM334的转录组数据,大部分CaHsf基因在根、茎、叶、果皮、胎座等组织中不止一处表达。q RT-PCR表明,除耐热株系R9叶片中的CaHsfC1外,所有CaHsf均响应高温胁迫(40℃,2 h);且其表达模式与热敏株系B6的CaHsf表达模式不同。许多CaHsf也受到盐胁迫、渗透胁迫、外源Ca~(2+)、腐胺、ABA和茉莉酮酸甲酯的调控。此外,CaHsfA2定位于细胞核,且具有转录活性,具有Hsf的典型特征。随时间变化,CaHsfA2响应高温胁迫的表达谱表明,CaHsfA2在辣椒热敏株系B6与耐热株系R9中的表达模式与表达水平均不相同。结论:从辣椒基因组中鉴定了25个Hsf,多数响应高温胁迫、盐胁迫、渗透胁迫及外源物质,为进一步研究辣椒CaHsf在各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及相应的信号转导途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3.
《杂交水稻》2017,(6):5-11
华1201S是以广占63-4S为受体亲本、以携带Pi2基因的抗稻瘟病株系VE6219为供体亲本,通过1次杂交、3次回交、多次自交,每个世代用分子标记对目标基因Pi2进行跟踪检测,同时通过表型选择和抗性鉴定培育而成的中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2013和2014年在湖北恩施州两河村稻瘟病重发区自然鉴定,华1201S的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1.3~2.3级,穗颈瘟损失率均为1级,2 a表现均为抗稻瘟病。2015年在广东省农科院苗期抗谱鉴定,人工接种33个稻瘟病菌株,华1201S的抗性频率96.97%,而广占63-4S的抗性频率仅为12.12%。华1201S育性转换临界温度23℃,在武汉稳定不育期64 d,海南冬繁自然结实率70%以上。2015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994.
旨在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进一步研究鸡免疫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探究IL-2蛋白结构。根据GenBank发表的IL-2序列设计引物扩增IL-2基因,将其克隆到p GM-T载体后进行鉴定,鉴定正确的pT-IL-2重组质粒,然后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IL-2序列进行跨膜区、磷酸化位点、氨基酸序列、开放阅读框进行分析和IL-2蛋白的三级结构进行预测。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IL-2基因片段为430 bp,编码143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本实验获得的IL-2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中含有1个丝氨酸和3个苏氨酸,这可能成为蛋白激酶磷酸化的位点。IL-2蛋白可能在5~28位含有跨膜区。其蛋白二级、三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其属于亲水性蛋白,多为α-螺旋、β-转角和N端无规卷曲结构。该结果为IL-2的分子生物学探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5.
孔红  刘恬 《种子》2017,(11)
采用室内水培试验,以不同浓度(10,20,30,40,50,60,70 mmol/L)的Na2CO3对非洲凤仙种子和幼苗进行胁迫处理,测定其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各项指标与Na2CO3胁迫浓度呈明显负相关.当Na2CO3浓度达到50 mmol/L时,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显著下降,说明高浓度Na2CO3溶液对种子的萌发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Na2CO3胁迫使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严重影响幼苗的光合能力,抑制幼苗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996.
刘静  潘阳  吴达 《粮食储藏》2017,(3):45-48
介绍了检测粮堆中CO_2和O_2气体浓度所用奥氏气体分析仪的构造、原理、操作,提出了提高奥氏气体分析仪检测准确度的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997.
以GA_4处理的果梅休眠芽和转PmRGL2基因杨树叶片为材料,通过测定H_2O_2含量、抗氧化酶类活性及其编码基因和信号转导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分析了H_2O_2在外源GA_4解除果梅休眠中的信号作用。结果表明:GA_4处理的果梅花芽的萌芽率显著高于对照,且H_2O_2含量在休眠解除时达到峰值,信号转导相关基因表达发生规律性变化;‘桃形梅’和‘丰后’的需冷量分别为574 CH(低温小时数Chilling hours)和1 108 CH,休眠解除前后,两品种叶芽中的H_2O_2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需冷量低的‘桃形梅’具有更高的抗氧化酶类活性;转Pm RGL2杨树中NADPHoxi下调表达,有利于使H_2O_2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并对赤霉素合成及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表达产生影响,而抗氧化酶类活性及其编码基因的表达量上升。推测GA_4通过调控抗氧化酶类活性而影响H_2O_2含量的变化,并引起上下游多种信号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最终对休眠解除起作用。  相似文献   
998.
以平菇"新831"为试材,采用棉籽壳熟料栽培的方法,研究0%、1%、2%、3%、4%、5%6种石膏添加量对平菇生长发育、污染率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从而确定平菇熟料栽培的最适石膏添加量。结果表明:菌丝长势随石膏添加量增加而减弱;菌丝长速随石膏添加量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石膏添加量为3%时,菌丝长速最快;添加石膏可显著降低菌袋污染率;平菇生物学效率随石膏添加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石膏添加量为1%时,平菇生物学效率最高。综合各项指标得出,棉籽壳熟料栽培平菇石膏的最适添加量为1%。  相似文献   
999.
以5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通过果穗周围叶片全部摘除的方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质联用(GC-MS)技术,利用稳定同位素做内标来检测葡萄果实中3-异丁基-2-甲氧基吡嗪(IBMP)的含量,确定最佳摘叶处理的时间以有效降低烟台"赤霞珠"葡萄中IBMP的含量。结果表明:花前摘叶处理可以明显降低葡萄果实中IBMP的含量,而转色期摘叶不会影响葡萄果实中IBMP的含量;HS-SPME结合GC-MS,利用稳定同位素做内标的方法具有较低的检测限和定量限。花前摘叶处理能有效降低"赤霞珠"葡萄IBMP的含量,进而可以改善胶东"赤霞珠"葡萄酒香气。  相似文献   
1000.
以莲藕H_2(花藕品种,盐敏感)为材料,利用NaCl与Ca(NO_3)_2处理3片立叶的幼苗,研究外源Ca~(2+)对缓解植株盐胁迫的生理作用。结果显示:采用NaCl处理后,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性显著降低,而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升高;利用不同浓度的Ca~(2+)进行缓解处理,发现外源施加低浓度的Ca~(2+)后,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性均显著提高,脯氨酸含量较之前升高幅度更大,而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后期显著降低,说明Ca~(2+)对缓解莲藕盐胁迫具有较好的效果。当Ca~(2+)浓度增加时,缓解作用不明显,甚至出现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