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7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520篇
林业   289篇
农学   432篇
基础科学   576篇
  863篇
综合类   1607篇
农作物   174篇
水产渔业   138篇
畜牧兽医   198篇
园艺   65篇
植物保护   19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测定SPF级Balb/c、KM、NIH小鼠血常规、主要脏器质量、主要脏器系数并进行比较,采用Coulter-JT全自动血常规检测仪检测小鼠血常规;精确称量小鼠主要脏器质量,计算其脏器系数。结果表明,SPF级KM小鼠与Balb/c小鼠相比,血常规指标中有14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下同),主要脏器质量指标中有8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主要脏器系数指标中有5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SPF级NIH小鼠与Balb/c小鼠相比,血常规中有15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主要脏器质量指标中有10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主要脏器系数指标中有9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不同品系小鼠某些血常规值、主要脏器质量、主要脏器系数方面有较大不同。  相似文献   
992.
993.
鼠害一直影响我国林业的发展,传统的灭鼠药物由于对环境的破坏过大且有长期毒副残留的危害,因而现有灭鼠制剂已逐渐开始向天然灭鼠剂转变,其中通过抗生育机制控制害鼠的繁殖力度是一  相似文献   
994.
Incoming shortwave global radiation (Q g) an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 Q pa as a fraction of full daylight, relative irradiance (%Q), were measured at the same time in young stands of Norway spruce (Picea abies (L.) Karst.) and Scots pine (Pinus sylvestris L.). Measurements were made on three levels above ground: 20 cm above ground and 50 and 15 % of stand height. Stands of three heights (75, 150 and 300 cm) were studied during two months. The stands were created by arranging young trees cut from natural stands, in nine quadratic spacings: 0.1, 0.2, 0.3, 0.4, 0.5, 0.7, 1.0, 1.4 and 2.0 m. The leaf area index (L) was estimated. Differences in %Q‐values for Q pa and Qg in the same species and at the same stand height and level of light measurements above ground were significant only in 150 and 300 cm stands. In 75 cm high stands of Scots pine, the %Q was <60% at spacings <0.2 m and in 75 cm high stands of Norway spruce, the %Q was <60% at spacings <0.3 m. Only at 0.1x0.1–0.3x0.3 m, %Q was <20% in Norway spruce stands. In 150 cm stands %Q<20% was measured at spacings <0.7 m in Norway spruce and <0.5 in Scots pine. In 300 cm stands of Norway spruce it was measured up to 1.2 and in Scots pine <1.1 m. Light extinction coefficients, K and Kg for spruce and pine stands were 0.17–0.40 and 0.16–0.31 respectively. Som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are presented. Lack of light (%Q<10%) as a single factor of seriously suppresse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broad‐leaved plants and suckers by competition in young stands of spruce and pine only occur in dense stands 0.3x0.3 m‐1.1xl.l m (8000–100000 stems/hectare). Competition by light on a regenerated area generally occurs in the level of 50% of tree height (150–300 cm) and higher due to the rapid growth of broad‐leaved trees (sprouts) compared with planted conifers but the light intensity at these levels %Q>10%.  相似文献   
995.
为了研究不同苜蓿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试验利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30个苜蓿品种幼叶时期的过氧化物(POD)同工酶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间POD同工酶酶谱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亲缘关系上供试品种可大致划分为4类,分类结果与品种的来源和地理位置有相关性。根据酶带的有无、活性差异以及聚类分析结果,可以初步探讨30个苜蓿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996.
本试验旨在测定麦麸的猪消化能(DE)及麦麸各化学成分对DE与能量消化率(DCE)的影响,分析用麦麸化学成分建立其DE与DCE的预测方程。试验选用12头三元杂交(杜×大×长)去势公猪[初始体重为(36.6±2.9)kg],采用2个6×6拉丁方试验设计(6期,11种饲粮),应用全收粪法测定10种不同产地和批次麦麸的DE,通过分析麦麸原料中的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淀粉(St)、粗脂肪、粗灰分、总能与DE及DCE之间的相关关系,筛选出最佳的预测因子并建立预测方程。结果表明:10种麦麸的平均DE为11.72 MJ/kg(干物质基础),平均DCE为61.31%,St为DE和DCE的最佳预测因子。推荐DE预测方程:DE=0.31×St+3.71(R2=0.76,RSD=0.42,P<0.01)、DE=-0.91×CF-0.71×CP+33.80(R2=0.76,RSD=0.35,P<0.01)。推荐DCE预测方程:DCE=1.70×St+22.28(R2=0.76,RSD=2.89,P<0.01),DCE=-5.02×CF-3.65×CP+182.81(R2=0.80,RSD=1.79,P<0.01)。由此可知,本试验利用麦麸原料营养成分建立的DE及DCE的预测方程相关指数较高,且由本试验结果预测的DE值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997.
赵华  许迪 《农业工程学报》2010,26(6):97-102
为了量化滴头流量偏差系数检测的误差水平、提高检测数据可靠性,提供滴头流量偏差系数的不确定度,该文根据室内滴头流量偏差系数实测数据,开展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的比较分析,探讨基于2种用于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A类评定方法的滴头流量偏差系数不确定度评定效果和适用性。结果表明,A类标准不确定度较之用不同于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B类标准不确定度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影响较大,A类最大熵法在95%概率下滴头流量偏差系数的扩展不确定度高出常规法6%左右,滴头流量偏差系数的分布密度函数最为接近实测数据,且相应的偏度系数也高于常规方法,但其要求的最低试验重复数据量则是常规方法的1倍以上。在产品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工作中,建议应尽量使用有利于提高不确定度评定准确性的A类最大熵法。  相似文献   
998.
豫北低山丘陵区农田边界系统植物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野外调查研究了豫北低山丘陵区不同农田边界的植物丰富度、均匀度、生态优势度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 植物丰富度指数依次为灌草丛>水渠边>稀疏林地>路旁>果园边际>作物边界带, 灌草丛物种丰富度显著大于其他边界类型, 作物边界带的物种丰富度显著小于其他农田边界类型; 植物均匀度指数依次为稀疏林地>灌草丛=水渠边>路旁>作物边界带>果园边际, 稀疏林地均匀度指数显著大于其他边界类型, 果园边际地的均匀度指数显著小于其他农田边界类型; 植物多样性指数和生态优势度指数变化趋势一致, 依次为水渠边>稀疏林地>灌草丛>果园边际>路旁>作物边界带, 水渠边的生态优势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显著大于其他边界类型, 作物边界带的生态优势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显著小于其他边界类型。灌草丛、路旁、水渠边、稀疏林地和果园边际地相互间的共有植物种较多, 其物种相似系数均在0.7以上, 而作物边界带与其他边界类型间的共有植物种较少, 物种相似系数也较低, 均在0.7以下, 其中, 作物边界带和灌草丛相似系数最低, 为0.47。  相似文献   
999.
 研究根系在植被演替过程中的变化对揭示植被演替的一般规律有重要意义。采用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黄土高原不同退耕年限的草地植被根系的动态变化及其垂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根系样品采集方法上,挖掘法比根钻法更有利于真实反映深层根系的分布状况;根系在0~150cm土层的总生物量,随演替时间并不是线性增长,而是呈分阶段的阶梯式的上升趋势;从根系的垂直分布来看,根系生物量与根长密度均表现为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不同土层中,又以表层0~15cm土壤中的根系生物量与根长密度数值最高;拟合不同演替年限的根系垂直分布特征系数后发现,演替初期,根系有向深层土壤分布的趋势,到演替的第10~22a,根系分布趋于向表层土壤集中,演替后期,根系再次趋于向深层土壤分布。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对苹果蠹蛾相关资料认识及对相关因子的计算得出对相关因子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