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86篇
  免费   1366篇
  国内免费   2061篇
林业   2190篇
农学   1983篇
基础科学   1844篇
  3405篇
综合类   12646篇
农作物   1466篇
水产渔业   687篇
畜牧兽医   3184篇
园艺   916篇
植物保护   1792篇
  2024年   161篇
  2023年   433篇
  2022年   642篇
  2021年   749篇
  2020年   773篇
  2019年   852篇
  2018年   544篇
  2017年   851篇
  2016年   1119篇
  2015年   1012篇
  2014年   1467篇
  2013年   1480篇
  2012年   1980篇
  2011年   2026篇
  2010年   1635篇
  2009年   1744篇
  2008年   1579篇
  2007年   1740篇
  2006年   1474篇
  2005年   1256篇
  2004年   907篇
  2003年   751篇
  2002年   658篇
  2001年   605篇
  2000年   528篇
  1999年   412篇
  1998年   365篇
  1997年   348篇
  1996年   297篇
  1995年   307篇
  1994年   275篇
  1993年   221篇
  1992年   209篇
  1991年   156篇
  1990年   149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7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桃果实絮败机理及减缓措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邵兴锋  屠康  曹燕  李一青 《果树学报》2005,22(2):149-153
桃果实在8℃以下的低温环境中贮藏2周以上极易受冷害,后熟过程中表现出果肉质地发绵、汁液减少等 絮败现象。絮败的产生主要是果胶甲酯酶(PE)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变化不平衡导致果胶质正常降解受 阻,形成凝胶所致。综述了近年来对于桃和油桃絮败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从絮败发生的机理、絮败程度检测以及在 低温贮藏中如何减缓絮败发生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影响桃果实絮败的主要因素是贮藏温度、品种、成熟 度等。絮败的评价主要用出汁率等方法,在贮藏中可以采用气调、中途加温、外源乙烯处理、延期贮藏等措施减缓絮 败发生。提出了需要近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82.
邓敏  徐泽  张玲  胡翔 《西南园艺》2005,33(4):41-42
对HACCP作简要介绍,根据HACCP体系的要求,分析了机制针形名茶过程中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危害因素,用HACCP的原理确立了关键控制点,并且建立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3.
野生朱红硫磺菌驯化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营养试验、菌丝体培养和出菇温度试验、培养基酸碱度试验、出菇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朱红硫磺菌菌丝体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32℃,最适温度范围为22~28℃;子实体发生的最适温度为16~25℃,气温低于16℃,子实体色泽为淡橙色,16℃以上,子实体呈鲜橙红色;培养料适宜营养C/N为20-26/1;朱红硫磺菌菌丝体适宜酸碱度范围为pH3.0~8.0,最适酸碱度为pH4.0—6.5;朱红硫磺菌的产量与光照条件无关,但光照强度影响子实体的发生时间和色泽;朱红硫磺菌栽培原料广泛,凡栽培木腐菌的培养料均可用于栽培朱红硫磺菌。  相似文献   
84.
瓜类作物细菌性果实腐斑病(BFB)防治研究概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瓜类细菌性果实腐斑病(BFB)是近年来威胁全球瓜类作物的严重病害。它主要通过种子带菌传播,寄主以西瓜、甜瓜为主,近年有向其他瓜类(南瓜)和蔬菜(番茄)等蔓延的趋势。其防治应分阶段,在种子田、育苗床和生产瓜田按要求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综合防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85.
在早春繁殖期,以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观察蜜蜂群势变化和蜂群健康情况.结果表明,试验组A和对照组CK的蜂群繁殖效果差异极显著,试验组蜂群健康、活动正常,蜂群繁殖率提高了12.1%.  相似文献   
86.
鹅副粘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鹅副粘病毒病是近年来引起各种年龄鹅发病并致死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目前,本病在我国许多省市流行,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从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毒的组织嗜性、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生物学性状等方面对鹅副粘病毒病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7.
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棉田土壤环境及棉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分析普通地膜覆盖、小麦秸秆覆盖、地膜 秸秆覆盖3种覆盖物对旱地棉田土壤环境、棉花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栽培能改善土壤环境,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调节土壤温、湿度,协调水热资源利用的同步性;秸秆覆盖能增加土壤养分含量,特别是速效钾含量;在棉花生长后期,提高叶面积指数,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棉株的光合能力从而防止棉花早衰,增加铃重,提高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88.
人为影响下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小尺度生态环境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沙漠中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公路建设和重大工程相继实施 ,对生态环境的人为影响日益加深。本文以重大工程实验点为例 ,通过研究对比工程影响区内人工沙垄和自然沙垄的砂质新成土理化性状和植被群落特征 ,指出了沙漠生态环境在人为干扰下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以及受损生态环境在人们采取积极补救措施的情况下所具有的自然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89.
1999- 2 0 0 1年进行了草生栽培对园温湿度和果实品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 :草生栽培可以有效地改善果园生态环境 ,降低久旱暴雨后的裂果率 ,有利于提高果的商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0.
The aim was to identify biological and physical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reducing maize yield in Cameroon. Two surveys were conducted in 137 fields in two agroecological zones in 1995–1997. In the Humid Forest (HF), Bipolaris maydis, Stenocarpella macrospora, Puccinia polysora, Rhizoctonia solani and soil fertility were factors that reduced maize production in 1995 and 1996. In the Western Highlands (WHL), Cercospora zeae-maydis,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oil fertility and maize variety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constraints to maize production in 1996. In 1997, C. zeae-maydis, S. macrospora, physiological spot and stem borer damage (Busseola fusca) were negatively related to ear weight. 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biological factors (diseases and insects), and the physical parameter of soil fertility were responsible for reducing maize yield in these selected benchmarks of Cameroon. Maximum potential yield reductions were estimated at 68% due to B. maydis and 46% due to S. macrospora, respectively, in the HF in 1995. In 1996, maximum potential yield reductions in the HF were estimated at 34%, 41% and 30% due to S. macrospora, P. polysora and R. solani, respectively. In the WHL, C. zeae-maydis had the potential to cause a yield reduction of 79% in 1996. In the WHL in 1997,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 zeae-maydis and B. fusca, stem diseases and the physiological spot caused potential reductions of 52%, 34% and 39%,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