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40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31篇
  58篇
综合类   168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63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杨林  陈默  李海燕  杨允菲 《草业学报》2021,30(1):181-188
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降雨格局变化能够对各类植物产生不同的影响.虎尾草为退化盐碱草地恢复的主要先锋种植物之一,降雨格局变化如何影响其分株和根系等特征对于全球变化背景下退化盐碱地的生态恢复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人工模拟降雨格局变化试验,设置了3个降水量(减少30%、不变、增加30%)和2个降雨间隔(1、2d),研...  相似文献   
22.
花期前后高温对玉米花粉发育及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花期不同梯度高温对玉米开花特性和花粉活力的影响,以热敏感基因型玉米品种‘驻玉309’为试验材料,于花期(吐丝前8d~吐丝后8d)进行不同程度高温(31、34和37℃)处理,测定受精结实率、雄穗性状、开花时间、花粉活力及花粉超显微结构,分析生育期前后的高温对受精结实、开花特性及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期高温胁迫显著降低玉米受精结实率,对抽雄吐丝间隔期无显著影响,但盛花期提前;极端高温则导致玉米抽雄期显著提前、开花期和盛花期延后,抽雄吐丝间隔期延长;花期高温使花粉粒形态皱缩、萌发孔内陷,显著降低花粉活力,且温度越高,花粉活力降低幅度越大。因此,花期前后高温通过影响玉米影响雄穗开花特性、延长抽雄吐丝间隔期、影响花粉粒形态、降低花粉活力,从而降低玉米的小花受精率和籽粒结实率。  相似文献   
23.
本文旨在验证烯丙孕素保胎及2次半剂量氯前列烯醇注射的引产效果,从而缩短母猪批次分娩时间跨度。异常临产母猪群连续多天口服烯丙孕素,推迟分娩母猪群使用半剂量氯前列烯醇2针(2针间隔6 h)诱导分娩。结果表明:口服烯丙孕素试验组分娩比例为0.0%,对照组分娩比例为0.2%;注射第1针氯前列烯醇后22~32 h期间,试验组分娩比例为74%,对照组分娩比例为57%,注射第1针氯前列烯醇>56 h,对照组分娩比例为9%,试验组分娩比例为2%。结果说明烯丙孕素能有效抑制临产母猪提前分娩,2次半剂量氯前列烯醇能有效提高诱导分娩效果,减少推迟分娩比例。  相似文献   
24.
合理确定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间伐的间隔期,对经营好森林,促进林木的生长发育作用很大。通过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间伐后,胸径连年生长量下降时间的变化,林分郁闭度需要恢复的时间,自然稀疏率和离散度的逐渐增大的综合分析认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间伐的间隔时间为5~7年为宜。  相似文献   
25.
立木生物量方程的优度评价和精度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建立东北落叶松和南方马尾松立木生物量模型为例,对模型的优度评价和精度分析进行专题研究。首先,在综合分析各种常用模型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出6项基本评价指标,并通过对2个树种的生物量模型进行评价,证明是可行和有效的;然后,基于线性回归估计的基本假设及其置信区间计算公式,提出适合立木生物量模型预估的条件均值和单一预估值置信区间的估计方法,并确定2个树种生物量模型的置信区间;最后,通过蒙特卡罗模拟进行随机再抽样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检验样本进行适用性检验的做法不可取,应该利用全部样本(不分建模样本和检验样本)来建立模型,它能充分利用样本信息,使模型的预估误差最小。  相似文献   
26.
150 Hz矩形波断续音对褐菖鲉音响驯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50 Hz矩形波断续音,对体质量为32.3~65.7 g的褐菖鲉Sebastisous marmoratus幼鱼进行了音响驯化试验。结果表明:驯化3d后,试验组褐菖鲉对声音开始产生趋向性;试验组鱼的反应时间在驯化第2~5天时,虽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总体呈下降趋势,驯化第9天时与对照组接近(P>0.05),驯化第10天~第25天时总体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驯化第17天时反应时间达到最低值2 s;试验组鱼的聚集时间在驯化第2天~第6天时下降明显,之后随着驯化时间的延长,聚集时间下降趋势趋缓,驯化第12天时接近对照组( P>0.05),并从第14天开始低于对照组,驯化第14天~第16天、第18天~第21天、第23天~第25天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驯化第19天时聚集时间降到最低值26 s;试验组鱼的聚集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驯化第20天时聚集率达到最高值86.7%,而对照组则时高时低,并且从第3天开始显著低于试验组( P<0.05);在试验的后5 d投放人工鱼碓后,放音时仍然能将试验组(不投放饵料)大部分褐菖鲉从鱼礁中引出,聚集率最低为75.0%,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表明,150 Hz矩形波断续音能够对褐菖鲉有很好的诱集作用,而且能明显吸引聚集在人工鱼礁中的褐菖鲉。  相似文献   
27.
采用大田试验和农药残留定量检测方法,研究了5种农药在花椰菜中的安全间隔期。结果表明,不同农药按照推荐剂量施用的条件下,在花椰菜中的降解速率不同,其中,三唑酮在花椰菜上的安全间隔期高达14~21d,辛硫磷为7~14d,敌敌畏为5~7d,氯氟氰菊酯为3~5d,高效氯氰菊酯为1~3d;施用2倍推荐剂量农药的条件下,不同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提高1~7倍。  相似文献   
28.
娃娃菜是西北黄土高原夏菜的主栽品种之一,本文采用大田定量喷洒农药和定时抽样检测试验,研究了不同农药在娃娃菜中的使用安全间隔期。结果表明,在推荐使用剂量条件下,不同农药在娃娃菜上的使用安全间隔期不同,其中辛硫磷的安全间隔期为7~14d,敌敌畏为5~7d,三唑酮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均为1~3d,高效氯氰菊酯为1h^1d;当农药施用量提高到推荐剂量的2倍时,不同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均提高1~14倍。  相似文献   
29.
以野生型大豆ZYD00006(供体亲本)与黑龙江省主栽品种绥农14(轮回亲本)所构建的回交导入系(1204株)为研究材料,利用WinQTL2.5的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在9个连锁群定位了16个与蛋白质含量相关的QTL(14个正效应,2个负效应);导入系群体经过严格的蛋白质含量筛选鉴定,得到10个蛋白质含量性状明显大于轮回亲本的导入系株行。利用这10个高蛋白含量株行(选择群体)结合随机对照群体,通过基于遗传搭车原理的卡方分析,检测到分布于10个连锁群上的17个与大豆蛋白质含量相关的标记位点,对蛋白质含量表现为正效应。两种方法共同检测到7个QTL。这些材料和位点将为高蛋白含量相关基因克隆及分子辅助育种提供重要的材料基础和标记信息。  相似文献   
30.
Maize (Zea mays L.) grain yield is strongly related to the number of harvested kernels, where kernel number can be increased by synchronously pollinating silks rather than allowing them to be progressively pollinated as they naturally appear from the husks. However, there is scarce evidence on how this practice affects kernel weight (KW) and plant grain yield (PGY), and no report exists on its effects when combined with treatments aimed to reduce apical dominance, like male sterility and detasseling.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two growing seasons (Exp1 and Exp2) using two hybrids, cropped at contrasting stand densities (3 and 9 plants per m2) and including (i) male-fertile and male-sterile versions, (ii) tasseled and detasseled plants, and (iii) natural (NP) and synchronous pollination (SP; pollen added manually to ears bagged 5 days after initial silking) systems. Tassel growth of sterile and fertile versions was also evaluated in a separate experiment (Exp3). Detasseling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ears per plant reaching silking (P < 0.001) of NP plants, but this beneficial effect of reduced apical dominance did not improve kernel number per plant (KNP) or PGY. Similarly, the early arrest of anther growth in male-sterile plants had no clear benefit on KNP. In contrast, KNP was enhanced by synchronous pollination (range between −13% and +71%; average of +15.4% in Exp1 and +3.9% in Exp2). However, this pollination system promoted a decreased in KW (range between −30% and +4%; average of −11.8% in Exp1 and −7.8 in Exp2) such that the treatment had no effect on PGY (range between −19% and +37%; average of +1% in Exp1 and −4% in Exp2). Because plant growth rate around flowering was not different between pollination treatments, assimilate availability per kernel was reduced from ovary fertilization onwards in synchronously pollinated plants when compared to open pollinated plants. This explains the reduced KW when increasing KNP by synchronous pollination. In summary, none of the imposed treatments allowed grain yield to be increased at the plant lev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