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9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99篇
林业   41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25篇
  81篇
综合类   485篇
农作物   44篇
水产渔业   58篇
畜牧兽医   402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酶法提高草莓出汁率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一果胶酶处理草莓,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酶解工艺,当加酶量0.04%、pH 4.0、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60min时,草莓出汁率最高,为91.21%,比对照组(直接挤压榨汁)提高29.97%。采用复合酶(果胶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处理,草莓出汁率比对照组(直接挤压榨汁)提高30.94%,比单一果胶酶处理提高0.97%,复合酶解最佳条件为:果胶酶添加量0.04%、纤维素酶添加量0.03%、木聚糖酶添加量0.02%、β-葡聚糖酶添加量0.04%、酶解温度40℃p、H 4.0、酶解时间60 min。  相似文献   
52.
黄夏  潘嫣丽  农志荣  黄卫萍  黄友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035-11037,11045
[目的]研究固定化酵母发酵木瓜-西番莲复合果酒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木瓜和西番莲果为原料,研究了初始加糖量、pH、固定化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对木瓜-西番莲复合果酒残糖、酒精度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影响木瓜西番莲复合果酒发酵残糖、酒精度和感官品质的主要因素为复合果汁初始加糖量,最佳发酵条件为混合果汁起始糖度28%、pH 4.5、酵母接种量0.015%、发酵温度25℃。[结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可获得色泽淡黄自然、拥有着和谐的果香与酒香、入口清爽、酒精含量约13.8%的木瓜-西番莲复合果酒。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热应激下蛋鸡的生化机制。[方法]将88日龄体重大小均匀一致的蛋鸡随机分为5组,即方剂①组、方剂②组、VC组、空白组(热应激无药组)、正常组(无热应激组),研究不同中药复方对热应激状态下蛋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热应激降低了空白组蛋鸡血钠、血钾、血氯、血磷的含量,并使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含量上升。方剂①组和方剂②组血钠、血钾、血氯、血磷的含量均有明显回升,且能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含量,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的含量。方剂①组、方剂②组均比VC组效果明显,但方剂②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中药复方对缓解蛋鸡的热应激具有显著功效。  相似文献   
54.
复合酶水解鸡肉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二刚  童群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6083-6085
[目的]为进一步改善鸡胸肉的加工工艺奠定基础。[方法]以蛋白水解度、水解液的鸡香和苦味为指标,比较P+N复合酶、胰蛋白酶、Alcalase、木瓜蛋白酶和精制中性蛋白酶在各自适宜条件下对鸡肉的水解效果。研究液固比、初始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P+N复合酶水解度的影响,探索P+N复合酶水解鸡肉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P+N复合酶为水解鸡肉的最佳酶,其水解效果明显优于单酶。各因素对水解度影响程度依次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固比>初始pH值,而反应温度对水解反应的影响显著。P+N复合酶水解鸡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0.2%、反应温度50℃、液固比31:、初始pH值7.0、反应时间8 h。[结论]在该条件下,鸡肉水解蛋白液的水解度达51%~54%,且鸡香浓郁、无苦味。  相似文献   
55.
利用来源广泛且成本低廉的木屑作为主要成分制成不同复合基质,研究其理化性质及其栽培樱 桃番茄的效果。结果表明,以木屑为主要成分制成的复合基质在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及 pH等理化性质方面优于以泥炭为主要成分的复合基质(60%泥炭 20%细沙 20%珍珠岩),其中以复合 基质(60%木屑 40%煤炉渣)综合性状表现最优,另外其在栽培樱桃番茄过程中的保水保肥能力也最 强,产量表现也最佳,比对照增产30.3%,并且果实在V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还原糖等品质指标 上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是栽培樱桃番茄较理想的复合基质。  相似文献   
56.
目的通过对奥唑嗪(AZQ)口服液初步的药理学实验观察,确定其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药理学实验方法,将200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50只,各组分别设置中药奥唑嗪大剂量组(200mg/kg)、中剂量组(100mg/kg)、小剂量组(50ms/kg)3个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抗炎为醋酸可的松;止咳为蛇胆川贝液;祛痰为氯化铵;平喘为氨茶碱)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抗炎、止咳、祛痰、平喘等药效学观察.结果奥唑嗪口服液100mg/kg和50mg/kg剂量组对抗炎有一定作用;50mg/kg剂量组对止咳有显著作用;70mg/kg和100mg/kg剂量组对祛痰有显著疗效;100mg/kg和50mg/kg剂量组对平喘有明显作用.结论奥唑嗪口服液对抗炎、止咳、祛痰、平喘有一定疗效,可以开发研制为二类新药.  相似文献   
57.
以草莓品种丰香为试材,以菇渣为对照,将菇渣与水苔按不同质量比混配成栽培基质,研究不同配比的新型基质对草莓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新型基质理化性状(EC值、p H值、容重、比重、孔隙度)均适合草莓生长,混配基质栽培的草莓茎粗、叶面积、还原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及果实产量均优于对照,以菇渣∶水苔=15∶1的处理更能显著提高草莓生长量,提高果实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58.
研究复方桑黄口服液粗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从小鼠碳廓清实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半体内法)、脏器与体重比值、小鼠自然杀伤( NK)细胞活性测定(乳酸脱氢酶测定法)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方桑黄口服液的高剂量组(40 ml/kg)能明显增强小鼠碳廓清能力,中(20 ml/kg)、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低(10 ml/kg)、中、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小鼠 NK细胞活力功能。这表明复方桑黄口服液具有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增强 NK细胞活力功能,复方桑黄口服液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可显著提高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9.
鱼用三联口服疫苗的制备方法及其对大菱鲆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海水养殖中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疫苗接种方法,以药用淀粉、麦芽糊精,以及经0.5%甲醛灭活的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副溶血弧菌V.parahemolyticus和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为主要原料,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鱼用三联口服疫苗,并用其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免疫,分别在免疫0、7、14、21、28 d时测定溶藻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特异性抗体,以1×109cfu/m L活菌(3种菌液比例为1∶1∶1)进行攻毒试验并计算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药用淀粉150 g、麦芽糊精50g、菌液60 m L、挤出速度200 r/min、滚圆时间60 s时,为比较成熟的三联口服疫苗制备工艺,用该疫苗免疫大菱鲆后,3种细菌的大菱鲆血清和后肠黏膜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免疫保护率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60.
为探讨离子液体(ILs)对农业生物的毒性,以典型农作物玉米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三种不同烃链长度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C4mim]Cl)、1-己基-3-甲基咪唑氯盐([C6mim]Cl)和1-辛基-3-甲基咪唑氯盐([C8mim]Cl)在不同浓度下对幼苗的根、茎生长以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离子液体对玉米幼苗根、茎干重均有显著抑制作用。由EC50值得出,抑制程度表现为[C4mim]Cl[C6mim]Cl[C8mim]Cl,且对根重的抑制大于茎重。随三种离子液体处理浓度增加,玉米幼苗根、茎抗氧化酶系(SOD、POD、CAT、APX)总体呈下降趋势,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表明氧化胁迫可能是离子液体产生毒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