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7篇
  19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0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桑树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菊珍 《北京农业》2011,(18):46-47
海南中部经济社会发展,既有金山银山,又有绿水青山,必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种桑养茧就是这样一个好产业。  相似文献   
252.
类胡萝卜素结合蛋白(CBP)是家蚕黄茧形成的关键因子。利用RT-PCR方法从云南省地方黄茧品种B黄2的5龄幼虫丝腺中克隆了编码CBP的基因cDNA序列。序列及同源性分析表明,克隆的CBP基因cDNA序列全长898bp,编码29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该序列与从日本黄茧品种N4的丝腺中克隆的编码CBP的基因(GenBank登录号:AB062740)序列相似性为100%。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序列编码的CBP蛋白为非分泌型蛋白,且定位于细胞质中的可能性最大。研究结果显示云南黄茧品种B黄2与日本黄茧品种N4的CBP基因CDS序列完全一致,编码蛋白也一样,证明黄茧品种B黄2的茧色不同于N4的茧色,并非是由CBP基因序列产生变异位点导致的,色彩的差异可能是受到黄茧系其它茧色形成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3.
机器视觉技术在蚕业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发展迅速,为蚕茧质量无损检测,蚕蛹性别自动识别,蚕病的自动诊断提供了可能,通过综述机器视技术在蚕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机器视觉技术在蚕茧无损检测,蚕蛹性别自动识别,蚕病的自动诊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54.
彩叶树种因其独特的叶色,近年来在园林绿化中备受重视,应用越来越广泛。笔者对哈尔滨市彩叶树种的种类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对哈尔滨市彩叶树种的配置形式进行了观察分析,进而确定哈尔滨市应用的彩叶树种种类有59种,确定哈尔滨市的彩叶树种配置形式有孤植、群植、列植等种植方式。研究旨在为哈尔滨市园林绿化彩叶树种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5.
[目的]了解红、绿、蓝3种不同基础色调的光对南板蓝生长的影响。[方法]运用易得到的材料自制滤光设备,采用不同光质的色光照射南板蓝,研究自然日光与红、绿、蓝3种色光对南板蓝生长的影响。[结果]红光最有利于种子发芽,自然日光次之,再次蓝光,绿光最后;生长量总体上以红光照射最大,自然日光次之,蓝光再次,绿光最后;定性比较叶面积大小顺序为自然日光照射、蓝光照射、红光照射、绿光照射;平均总分枝数大小排序为红光照射、蓝光照射、自然日光照射、绿光照射。[结论]不同的色光对植物不同部分的形成和生长影响不同,对植物内部不同的生化反应影响也不同,有针对地根据植物的现状进行光照干预调节,补充实际中自然光照的缺陷,才能促进植物更好地生长。  相似文献   
256.
我国蚕桑生产机械设备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国的栽桑养蚕专用机械设备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蚕桑生产恢复时期以及70年代至80年代的蚕桑生产快速发展时期取得了较大进展,研制出一系列桑园管理机具、养蚕机械设备、制种及蚕茧干燥设备。但是,这些机具的生产实用率较低,特别是蚕桑机具的研究队伍薄弱、资金匮乏,导致其在蚕业技术体系中仍然是一个弱势环节。2008年建立的国家蚕桑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及所属的设施与机械研究室,在以下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适合养蚕农户栽桑养蚕的设备改良与省力化设备研究;桑枝伐条机械研制;桑枝粉碎机及食用菌专用烘干机研制;废弃生物质燃料环保节能热风烘茧机研制等。为提高我国蚕桑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建议加大对蚕桑生产机械研究的投入,重点开展省力、高效、优质蚕桑生产机械设备的研制,并将生产急需的一些实用蚕桑机械的推广纳入农机补贴。  相似文献   
257.
对桂中地区饲养原种蚕季节的历年温湿度与桑蚕最适宜的温湿度作比较,分析原种蚕蛹死笼率规律性,有目的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改变蚕室的温度和湿度,使原种蚕的生长发育处于最适宜的气象条件,有利于提高原种蚕茧产量和质量,降低死笼率,从而达到气象指导桑蚕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58.
四川蚕茧质量地区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蚕茧质量与地区环境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蚕品种菁松×皓月为试材,在四川省选择有代表性的10个基点作为试点,对各试验点测试和调查了22项蚕茧质量指标,研究蚕茧质量的地区差异。[结果]以解舒率为例,10个试点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地区7的解舒率最高,达76.2%,而地区9最低,仅54.5%。剖析表明,地区7气候干湿分明、气候凉爽、日温差大等优势地理环境造就该地区蚕茧的解舒丝长,蚕茧质量好,评为3级,而地区9由于气候湿度较大,茧丝塌压,解舒性差,解舒丝短,基本等级为14级,还因气候等原因茧生霉,内霉茧率高达17.50%,使得最终等级降到17级。[结论]蚕茧质量的好坏与地区间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59.
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分离棕色棉纤维特异表达基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棕色棉新彩棉5号为Tester,其白色近等基因系NIL-C5为Driver,通过抑制差减杂交法(suppressive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构建了一个棕色棉纤维色素差异表达基因差减文库.从文库中随机挑选400个克隆,将这些克隆的PCR产物点膜进行反向Northern杂交检测,挑选20个差异明显的克隆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有5个cDNA片段与已知的功能基因序列相似,其中1个cDNA片段与合成色素的重要酶基因4-香豆酸:CoA连接酶(4CL)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其它cDNA片段在数据库中未找到同源序列.  相似文献   
260.
目的研究提取玉米须蚕茧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选用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温度和加水倍数作为考查因素,以提取液中多糖含量为考查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筛选玉米须蚕茧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玉米须蚕茧多糖提取最佳条件为煎煮2次,每次2h,加水15倍,温度100℃.结论可以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玉米须蚕茧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