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1篇
  18篇
综合类   112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A new series of petroselinic (Coriandrum sativum L.) based estolide 2-ethylhexyl (2-EH) esters were synthesized, as the capping material varied in length and in degrees of unsaturation, in a perchloric acid catalyzed one-pot process with the esterification process incorporated into an in situ second step to provide the coriander estolide 2-EH ester. The kinematic viscosities ranged from 53 to 75 cSt at 40 °C and 9.1 to 14.6 cSt at 100 °C with a viscosity index (VI) ranging from 151 to 165. The caprylic (C8) capped coriander estolide 2-EH ester had the lowest low-temperature properties (pour point = −33 °C and cloud point = −33 °C), while the coco-coriander estolide 2-EH ester produced an estolide with modest low-temperature properties (pour point = −24 °C and cloud point = −25 °C). The coco-coriander estolide 2-EH ester was explored for the ability to resist oxidative degradation with the use of an biodegradable additive package added in 1.5%, 3.5%, or 7.0% units based on weight. The oxidative stability increased as the amount of stability package increased (rotating pressurized vessel oxidation test (RPVOT) times 65-273 min). Along with expected good biodegradability, these coriander estolide 2-EH esters had acceptable properties that should provide a specialty niche in the U.S. as a biobased lubricant.  相似文献   
142.
朱文刚  李刚  陈靖  王根  金大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093-20095
目前各主要的数值预报中心NWP模式仅同化AIRS的晴空辐射资料,而AIRS仅10%左右视场不受云污染。为了提高资料的利用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通道排序的云检测方法,直接寻找不受云影响的通道,考虑到仪器等一些噪声需要进行滤波,区别于目前采用的移动平均滤波,文中提出了高斯核滤波方法。结果表明,采用高斯核滤波之后的云检测不但可以快速有效地检测出不受云污染的晴空通道,且减少了有云资料的误判,从而为高光谱大气红外探测器辐射率资料在数值天气预报资料同化系统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3.
云计算是一个全新的网络概念,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云计算环境下的课程设计与应用是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将云计算网络教学平台应用在"教学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有效调动整个课堂教学的气氛。云计算可以贯穿到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媒体的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的设计等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结合云计算的一些实际案例,通过以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升华理论的思路来启发学生,能提高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充分体现教学设计在实践中的价值,避免教学设计课程教学的枯燥性,从而提高教学设计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4.
从图书馆事业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出发,以宏观视野,尝试搭建图书馆员社会形象的大体框架,重点论述了馆员社会形象的定位问题,并具体提出了向全社会投射“爱心形象”的构想。同时,作为一个普通馆员,谈到了一些基层见闻,指出“借借还还”是对馆员社会形象的误读。  相似文献   
145.
利用美国国家实验室的云量数据,对中国各地区1951年到1994年期间的变化与ENSO指数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ENSO指数与中国各地云量有着一定的相关关系,表明ENSO的发生对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云量有着显著的影响,从而造成对我国区域降水量的影响,特别是对华北、东北、内蒙古和西北东部等地区的相关性具有很好的显著水平。通过对比各个分区对ENSO事件的响应程度,展示了ENSO对中国各地云量的影响程度的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46.
针对目前农产品溯源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将云计算这种新的融合技术应用于农产品溯源系统,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农产品溯源系统平台方案。  相似文献   
147.

简要介绍了国外图书馆员继续教育政策的概况,分析了我国图书馆员开展继续教育的现状,提出通过运用和完善各种激励机制等方式,调动图书馆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8.
利用1961 ~2012年鲁西南9个地面气象观测站云量及降水、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资料,分析近52年来鲁西南总、低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相关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近52年鲁西南平均总云量以0.089成/10a的速度递增,平均低云量以0.110成/10a的速度递减.平均总云量在秋冬季节与气温的正相关性比较明显,云量增加1成,秋季和冬季平均气温分别升高0.48、0.83℃;平均低云量在各个季节与气温均呈负相关,春季负相关非常显著,云量增加1成,平均气温降低1.49℃;云量与平均降水量正相关性显著,年平均总云量增加1成,年降水量增加146.1 mm,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降水量分别增加48.4、107.1、55.4、12.2 mm;年平均总云量、低云量分别与≥0.1、≥1.0、≥10、≥25 mm降水日数呈显著正相关;总云量对日照的影响最为直接,对秋季日照的影响较大,云量增加1成,秋季总日照时数减少154.3 h,春季减少54.5 h,夏季减少134.2 h,冬季减少60.6 h;总云量与夏季、秋季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云量增加1成,夏季和秋季平均相对湿度分别增加3.3%和4.1%.  相似文献   
149.
黑龙江省年平均降水量390~ 660 mm,历年有效降水不均,分布差异较大,区域性显著,一般东部多、西部少,西部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以上气候特点决定了黑龙江省有必要从空中云水资源中开发获取较多的降水,弥补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等方面的缺水现状.鉴于以上原因,需对云水资源潜力进行评估,在此依据CWR-PEP方法对2013年黑龙江省云水资源人工增雨潜力进行评估,结果认为2013年黑龙江省云水资源人工增雨潜力共约为1.295亿t,具有较大的人工增雨潜力.  相似文献   
150.
利用云模型评价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王明舒  朱明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0):247-252
针对当前开发区土地集约评价中权重确定方法受主观性影响较大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云模型的权重确定方法。将云模型引入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并以桂林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桂林高新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为0.889,用地供需基本平衡;从土地利用状况而言,其土地利用强度较高、工业用地水平较强;就用地效益而言,工业用地产出强度较好,高新技术产业用地产出强度较高;从管理绩效来看,截止评价时点,区内无闲置土地,监管成效显著。基于云模型确定权重值的方法具备结果更加客观,算法容易实现的优点,有助于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科学评价,为桂林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