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45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2篇
  41篇
综合类   277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90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介绍各种光源特性,筛选最佳大棚花卉生产补光灯配光方案。[方法]选用菊花切花生产为试材,采用白光复合光照,在大棚里配置高压钠灯、荧光节能灯、LED农业专用灯,根据3种灯具的光形特点和植物生长需求,进行实地测试,比较各种灯具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结果表明,LED新型光源在整灯实际应用中节能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灯具;LED方形灯具设计呈蝙蝠翼光形配光曲线最有利于温室实施有效布灯。[结论]LED农业专用补光灯优于目前最常用的钠灯,具有节能易布灯等特点,具有实际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为明确切花菊抗寒性的遗传变异,挖掘优异基因资源,本研究利用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评价83个切花菊品种苗期叶片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通过关联分析探究抗寒性相关的优异等位变异位点并筛选抗性品种资源。结果表明,83个切花菊品种的LT50在-10.99~1.86℃之间,变异系数为79.81%,说明切花菊抗寒性差异较大;依据LT50的聚类分析将83份供试品种分为抗寒、中抗寒、低抗寒和不抗寒4种类型,分别占21.67%、22.89%、32.53%和22.89%。基于混合线性模型进行关联分析,共检测到11个等位变异位点(P<0.01),表型效应值为-3.51~0.83,表型变异贡献率为11.54%~18.83%;其中8个变异位点表现为增效,特别是携带E7M12-13位点品种的耐寒性显著(P<0.01)高于未携带该位点的品种。此外,根据增效位点挖掘到南农金柠檬、Qx097、QD028、Qx049、Qx153和Qx008等6个抗寒性强的品种资源。本研究结果为今后菊花耐寒性的遗传改良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3.
以切花菊‘白扇’的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以次氯酸钠为表面消毒剂,确定最佳的消毒浓度及消毒时间;以山梨酸钾、次氯酸钠和代森锰锌为抑菌剂,确定开放式初代、继代和生根培养基中抑菌剂的最佳组合,建立开放式组培快繁体系。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最佳消毒条件为0.1%(V/V)次氯酸钠消毒15 min;在初代培养基中,抑菌剂最佳组合为50 mg/L代森锰锌、0.01%(V/V)次氯酸钠和5 mg/L山梨酸钾,该组合的污染率较低,为36.7%。开放式培养中芽的生长情况、诱导率均无显著差异;在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阶段,抑菌剂的最佳组合为40 mg/L代森锰锌、0.01%(V/V)次氯酸钠和5 mg/L山梨酸钾,芽的增殖系数和生根率较高,分别为5.93%、80.0%,芽生长良好,与常规组培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4.
桑叶菊花保健饮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桑叶和菊花为主要原料,研制出色、香、味俱佳的保健饮料。对桑叶和菊花提取液的褐变和护色进行了较详细研究,并确定柠檬酸为护色剂,有效地防止了桑叶和菊花提取液的褐变。  相似文献   
55.
NAA和IBA对菊花生长发育和花期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3个秋菊品种用长日照、NAA、NAA+IBA组合和自然短日照处理试验,发现长日照处理是秋冬季菊花栽培延迟开花提高品质的最佳途径.NAA和NAA+IBA组合喷施叶面,可显著延迟秋菊开花,随浓度的提高,延迟开花时间越长.不同的品种株高、叶数、开花直径对生长调节剂反应不一样,短日照迟感型品种使用NAA或NAA+IBA组合处理比短日照敏感型品种在生长质量与延迟开花方面可获得更好的效果.NAA+IBA组合处理效果比NAA单独喷施效果好.  相似文献   
56.
采用动态熏蒸方式,选取更为接近实际环境的复合污染模式,在国内首次对菊花新品系进行苯-甲苯去除效果测试。结果表明:品系间对苯或甲苯的去除效果差异显著。虽然所测试的大多数菊花新品系对甲苯的去除效果更好,但是9个菊花新品系对苯和甲苯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去除机制。熏蒸6 h,品系2、4、5、9对苯和甲苯的去除率都在30%以上,而品系7对甲苯的去除率由熏蒸3 h的13%降至熏蒸6 h的0。从累计去除量的角度考虑,品系2、4、5、8、9对苯-甲苯的去除效果较好,可考虑做进一步的实际环境应用测试。  相似文献   
57.
毛雪飞  任敏 《北方园艺》2011,(17):156-157
研究保鲜剂1号(2%蔗糖+ 50 mg/L水杨酸+100 mg/L 8-羟基喹啉+1 mg/L6-BA)和保鲜剂2号(2%蔗糖+50 mg/L柠檬酸+100 mg/L 8-羟基喹啉+1 mg/L 6-BA)对“金丝菊”切花菊瓶插寿命和瓶插期间花枝叶绿素的含量、花冠的含水量等生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鲜剂2号对花径、花冠以及叶片寿命的促进效果比保鲜剂1号好.  相似文献   
58.
以麻城市五脑山林场菊花种质资源圃中50种大菊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随机区组实验设计,对64个形态性状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一致性及变异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性状中有59个性状变异系数大于15%;前7个主成分对变异的贡献率达81.45%,其中特征量较大的花部性状对大菊品种分类具有较大的影响;通过聚类分析可将50份大菊种质资源分为4类,形态差异明显;株型可作为大菊分类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9.
本文研究了野菊多糖对白术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为温室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两部分。温室盆栽试验表明,0.2、2和20 mg/mL的野菊多糖药剂在药后10 d对白术土传病害的防控效果分别为6.277%、83.863%和71.839%;田间试验表明,0.4、2和20 mg/mL的野菊多糖药剂在用药后60 d对白术土传病害的防效分别达到57.836%、74.925%和82.470%,其中2和20 mg/mL的野菊多糖药剂对白术病害的防效显著高于常用药剂百菌清。同时野菊多糖对田间白术有较好的促生作用,0.4、2和20 mg/mL的野菊多糖药剂分别比百菌清药剂组单位面积产量增产了17.647%、14.706%和32.353%。  相似文献   
60.
按照2010版《中国药典》所规定的方法测定不同商品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中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个指标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除2份储存较久的样品外,其余29份样品的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范围分别是0.20%~0.95%、0.11%~0.66%、0.66%~2.51%,27份样品的3个指标性成分含量均达到药典标准。不同商品菊花3个指标性成分存在较大差异,各地朵菊的质量明显好于饼菊,亳菊的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最高,福白菊3个成分的总体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