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8篇
农学   11篇
  6篇
综合类   112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为研究广豆根(Sophora subprostrata Chunet T.Chen)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特征鉴定了其化学结构.结果表明,从广豆根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过渡谱解析确定化合物为:(+)-羽扇豆醇、β-谷甾醇、广豆根素、高丽槐素、山豆根色烯素.通过柱层析和结晶的方法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山豆根色烯素.  相似文献   
162.
施由明 《农业考古》2020,(2):167-171
陈文华先生不仅是中国“农业考古第一人”、中国茶文化学的奠基人,还是中国茶文化旅游的开拓先锋,他不懈地开拓中国茶文化旅游的事迹,对当代发展茶文化旅游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3.
为给笋子芥育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对18份笋子芥种质资源肉质茎产量与10个农艺经济性状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笋子芥种质资源具较大遗传差异,各性状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8.76%~40%;肉质茎产量与叶鲜质量、营养生长期、开展度、肉质茎横径、茎/叶、最大叶叶长的灰色关联度较大,基本上呈...  相似文献   
164.
为探讨桂枝主要活性物质肉桂醛和肉桂酸对新余蜜橘青霉病的抗性及其机理,以500倍和1 000倍咪鲜胺稀释液为阳性对照,蜜橘损伤接种后,测定了防护效果最佳时肉桂醛、肉桂酸的抑菌浓度,分析了对果实活体防效和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5、8 mg/m L肉桂醛以及30、15mg/m L肉桂酸是最佳抑菌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药液处理均能显著降低病原菌的致病力,贮藏第6天,25、8 mg/m L肉桂醛处理组的病情指数分别为54.4%和66.4%,30、15 mg/m L肉桂酸处理组分别为49.6%和63.2%;各浓度药液处理均能降低新余蜜橘的MDA和H_2O_2含量,显著提高并维持SOD、PPO等防御酶的活性,以25 mg/m L肉桂醛和30 mg/m L肉桂酸处理效果最佳。研究表明,肉桂醛和肉桂酸能有效增强果实活体防护效果以及诱导果实的抗病性,且抗性的产生可能与果实内相关防御酶活性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65.
对广西绞股蓝种子进行了生活力测定、发芽试验、吸水率测定及离体胚萌发试验,并对广西绞股蓝种子进行酸碱处理、低温层积和干藏处理、GA3和6-BA溶液处理,探讨不同的处理对广西绞股蓝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鲜广西绞股蓝种子的活力高达98%,但在6个恒温和1个变温条件下,其萌发率最高仅为11.7%,说明广西绞股蓝具有明显的休眠现象。种子吸水性测定结果表明,广西绞股蓝种皮限制种子吸水,离体胚萌发实验证实广西绞股蓝种子的胚在离体条件下没有休眠现象,说明种皮障碍是导致广西绞股蓝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低温层积不能解除广西绞股蓝种子的休眠,而干藏则会导致种子内部失水,从而导致种子生活力降低。浓硫酸和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处理均不能打破种子的休眠,仅6-BA溶液处理对4℃层积后的种子萌发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6.
着重从数字信息技术来探讨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棚内栽培的重要影响因素,用传感器及数字信息技术设备对三七棚内的温度、水分、光照、湿度等进行快速精准的观测,为三七的精准化栽培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7.
本文通过地方志、碑刻等多种资料查找,对以往关注甚少、了解有限的《捕蝗汇编》撰者陈仅进行了较深入的考察,基本弄清其生平和宦迹,尤其是在紫阳、安康任上的治绩,初步钩沉出其主要著述,并对其中的《捕蝗汇编》、《艺蕱集证》等农书的成书年代、刊印情况做了更进一步的考订。  相似文献   
168.
彭一万 《农业考古》2020,(2):172-175
机缘巧合,得以先期拜读施由明主编的图文并茂的《中国茶文化旅游开拓先锋陈文华先生》一文草稿,获益良多,心潮澎湃。回想我与陈文华同学半个多世纪的友情及他对发展中国茶文化旅游的贡献,感触颇多,述之以文,以表怀念。  相似文献   
169.
采用幼虫4龄期人工添食20 mg/kg氟化纳溶液定向选择耐氟污染性能和杂交育种、回交改良等育种技术,育成了具有耐氟污染特性的春用多丝量家蚕新品种华·东×春·晨。该品种在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共同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鉴定中,表现出体质强健、耐氟性好、产茧量高、茧型大、丝质优等特点,其中氟敏指数检测数据显示其耐氟性能明显强于春用品种菁松×皓月,并达到了秋用耐氟污染品种秋丰×白玉的水平。新品种在农村生产试验鉴定中,产茧量及丝质成绩普遍优于当地对照品种菁松×皓月和秋丰×白玉,特别是盒种产茧量分别超过对照品种菁松×皓月和秋丰×白玉7%、12%左右。2010年2月该品种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浙江省及长江中下游蚕区特别是氟化物污染较严重的蚕区春期推广饲养。  相似文献   
170.
为阐明金沙江流域蝗区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Chen)发生规律,2007年夏季依据不同植物群落中西藏飞蝗年生活史和种群动态数据分析其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西藏飞蝗在金沙江流域一年发生一代,4月中下旬开始孵化,7月上中旬开始羽化为成虫,8月中旬起进入产卵期。在样地1、样地2和样地3内西藏飞蝗以群居型个体为主,前期虫口密度高,到6月下旬至7月上旬逐渐降低;在样地4内虫口密度低,以散居型个体为主。生境对西藏飞蝗生长发育和消长动态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