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14篇
  免费   758篇
  国内免费   896篇
林业   2071篇
农学   1322篇
基础科学   282篇
  1624篇
综合类   9040篇
农作物   892篇
水产渔业   1286篇
畜牧兽医   2359篇
园艺   1794篇
植物保护   798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567篇
  2022年   594篇
  2021年   635篇
  2020年   573篇
  2019年   737篇
  2018年   361篇
  2017年   619篇
  2016年   705篇
  2015年   631篇
  2014年   796篇
  2013年   840篇
  2012年   1075篇
  2011年   1072篇
  2010年   1009篇
  2009年   896篇
  2008年   999篇
  2007年   783篇
  2006年   621篇
  2005年   769篇
  2004年   1281篇
  2003年   1211篇
  2002年   823篇
  2001年   692篇
  2000年   397篇
  1999年   272篇
  1998年   287篇
  1997年   240篇
  1996年   245篇
  1995年   230篇
  1994年   208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203篇
  1991年   226篇
  1990年   181篇
  1989年   133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白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连作障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术是我国常用的大宗类药材,在我国已有上百年的栽培历史.随着白术市场需求量的扩大及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检测手段逐渐成熟和多样化,关于白术种质资源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分别介绍不同白术种质及其同属间形态水平上的差异和DNA水平上的差异.形态标记法能简单筛选出种质优良种株的表型特征,而分子鉴定技术直接分析遗传物质DNA的多态性来推断物种内在的遗传变异.白术栽植过程中除了DNA水平上存在的性状差异影响着白术品质,土壤因子的变化、化感自毒作用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就白术连作障碍发生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展开讨论.综述白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栽植过程中连作障碍问题的研究进展,为白术优质种质筛选鉴定、遗传多样性保护及药材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调查研究吕梁山野生珊瑚兰生存现状、资源分布及花芽分化的形态解剖学特征,为建立吕梁地区濒危植物珊瑚兰种植资源库和保育性开发提供依据.采用野外调查、路线踏查并辅以典型样地取样的方法对吕梁山野生珊瑚兰资源进行实地保护性调查;并用常规实体解剖石蜡切片法,显微观察珊瑚兰花芽分化及发育的过程.结果表明,野生珊瑚兰分布于111°13′10″~111°13′15″E,37°5′37″~37°5′31″N之间,海拔高度影响野生珊瑚兰分布.中性土壤和9~20 cm土壤腐殖质能够为珊瑚兰植株生长提供一个稳定的生长环境.珊瑚兰的花芽形态特征与普通兰花保持一致,即由3片外轮花被片、2片内轮花被片、1个唇瓣、1个合蕊柱构成,在合蕊柱顶端有花药、蕊喙,底端为子房,特立中央胎座着生胚珠.研究发现,吕梁山有野生珊瑚兰资源分布,海拔高度、土壤腐殖质显著影响野生珊瑚兰居群分布.  相似文献   
993.
棘孢木霉菌剂对黄瓜生理特性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黄瓜生理特性,保证其高产栽培,利用苗期和成株期盆栽试验,以无菌水为对照,分别施入10~3、10~4、10~5、10~6和10~7 cfu/g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菌剂,测定不同菌剂施用量后的黄瓜幼苗形态建成、生理指标、质量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棘孢木霉菌剂不同施用量均能有效提高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全株鲜重、全株干重、根冠比和壮苗指数,其中10~6 cfu/g棘孢木霉菌剂处理对黄瓜幼苗形态建成和物质积累的促进效果最好;棘孢木霉菌剂不同施用量均能改善黄瓜幼苗的生理特性,其中10~6 cfu/g棘孢木霉菌剂处理对黄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硝态氮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促进效果最好;同时,棘孢木霉菌剂不同施用量均能促进黄瓜品质和产量形成,其中10~6 cfu/g棘孢木霉菌剂处理对黄瓜品质和产量促进效果最好,黄瓜果实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产量分别比CK提高了78.43%、31.55%、38.47%、8.63%和26.20%。综上,棘孢木霉菌剂通过改善黄瓜幼苗生理特性,促进幼苗生长,提高了黄瓜产量和品质性状,以10~6 cfu/g棘孢木霉菌剂应用效果最好,研究成果可为木霉菌剂的开发利用和黄瓜的优质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4.
为筛选出适宜黔东南州栽培的红蒜品种,开展了5个红蒜品种的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旁海1号苗期长势好、整齐度高,蒜薹单薹重高、平均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在种植中对纹枯病有中度感病性,但蒜头产量一般,适宜作为以青蒜苗为速生蔬菜或以收获蒜薹为主的栽培品种;宣威2号在苗期长势、整齐度及蒜薹产量、蒜头产量、抗病性等方面综合表现较好,适宜作为黔东南地区红蒜产业的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995.
中国是现今黑木耳产量最高的国家,其中黑龙江、吉林、湖北、云南等多个省市都有野生及人工栽培的黑木耳。野生黑木耳因较难采摘,价格较贵,真正的野生干木耳每斤应在百元以上,而人工栽培黑木耳价格则相对便宜。本文从黑木耳的形态、质地、色泽、结构、膨胀系数等方面论述了野生黑木耳与栽培黑木耳的区别,以便为广大消费者在购买黑木耳时提供有效鉴别依据,不被市场经济混淆。  相似文献   
996.
本研究通过N供应浓度[2(低N)、7(中N)和14(高N),mmol/L ]和CO2施肥[400、625和1200,μmol/mol]处理的水培试验一,硝铵比(14/0、13/1、11/3和8/6,mmol/L / mmol/L)和CO2施肥(400、800和1200,μmol/mol)处理的水培试验二,和不同氮添加(低N, 0.06;高N,0.24 g N kg-1)与CO2施肥(400、800和1200,μmol/mol)的水稻土土培试验三共同探讨CO2施肥和氮素供应如何影响黄瓜全株元素含量,进而阐明CO2施肥降低元素含量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充足氮素供应时,CO2施肥对植株的生长速率提高最大,也降低试验一苗期全株几乎所有元素的含量;同样的,在试验二初果期的8/6硝铵比处理下,800 μmol/mol CO2施肥强烈促进植株生长,降低几乎全株所有元素的含量。土培可能由于养分供应不足导致植株干物质积累对CO2施肥的响应较低,植株的生长速率与元素吸收速率差异小于水培试验,元素含量的降低也较小。因此当CO2施肥对干物质的促进作用强烈时,稀释作用对植物组织元素含量下降的解释能力也最强。但CO2施肥对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非必需元素含量的影响并不一致。稀释作用对不同元素含量变化的解释能力有限。进一步的,向根表移动受质流驱动的元素(N、K和Na)的含量受CO2施肥抑制的程度更高;与氮素代谢密切相关的元素含量,比如Ca和Mg,受CO2施肥的影响也更强烈。因此,CO2施肥对元素含量的影响一方面受到稀释作用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元素受到蒸腾作用的影响程度和与氮代谢的相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97.
在新疆南疆地区自然生态条件下,以中棉所8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6个种植密度(P1:9万株·hm-2,P2:12万株·hm-2,P3:15万株·hm-2,P4:18万株·hm-2、P5:21万株·hm-2,P6:24万株·hm-2),研究了一膜六行机采棉模式下棉花株高、主茎日增长量、茎粗、节枝比、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冠层开度、叶倾角和产量对种植密度的响应。结果表明:增大密度显著降低了棉花的株高、茎粗、单株叶面积、冠层开度及节枝比(P<0.05);主茎日增量在初花期以前为密度越大其越高,初花期后则反之;各处理LAI均在盛铃前期达到峰值,以P4处理最高为4.74;叶倾角则随密度增大而增大,各处理在30.0°~46.9°浮动;籽棉及皮棉产量均在P5处理达到最高,分别为6 272.79 kg·hm-2和2 874.82 kg·hm-2但其与P3、P4处理均无显著差异。综上得出,在一膜六行机采模式下,南疆棉花的种植密度在15万~18万株·hm-2范围内,棉花株型及冠层结构良好,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998.
<正> 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Basilew-sky)]为我国近海广泛分布的经济鱼类,肉味鲜美,属广温、广盐及杂食性的鱼类。较易繁殖,是海水鱼类养殖中的优良品种。当前,国内外都已把黑鲷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日本1960年已进行生产黑鲷苗种的研究,我国1959年水产部海洋水产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对黑鲷进行过人工授精、孵化  相似文献   
999.
为探明北极茴鱼(Thymallus arcticus)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关系, 以 1+ ~3+ 龄北极茴鱼为研究对象, 测定了体重(Y) 和体厚(X1)、眼间距(X2)、体长(X3)、体高(X4)、头长(X5)、眼径(X6)、吻长(X7)、尾柄长(X8)、尾柄高(X9)等 9 个形态性状, 利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 筛选出影响北极茴鱼体重的主要形态性状, 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显示: (1) 不同年龄阶段, 与北极茴鱼体重显著相关(P<0.05)的形态性状种类不同, 且数量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2) 通径分析在 1+ ~3+ 龄北极茴鱼中分别保留了 4、4 和 2 个形态性状, 1+ 龄北极茴鱼中体长(X3)的直接作用最大(0.345), 尾柄高(X9)的间接作用最大(0.745); 2+ 龄北极茴鱼中体高(X4)的直接作用最大(0.473), 体厚(X1)的间接作用最大(0.378); 3+ 龄北极茴鱼中体厚(X1)的直接作用最大(0.635), 尾柄高(X9)的间接作用最大(0.344)。(3) 通径分析保留的形态性状对 1+ ~3+ 龄北极茴鱼体重的总决定系数较高, 分别为 0.943、0.778 和 0.997。(4) 多元回归分析拟合出 1+ 龄北极茴鱼形态性状(Xi)与体重(Y)回归方程为 Y=?90.510+15.345X1+3.638X3+10.473X4+16.884X9, 2+ 龄北极茴鱼形态性状(Xi)与体重(Y)回归方程为 Y=?142.449+29.023X1+81.082X2+27.126X4?47.376X7, 3+ 龄北极茴鱼形态性状(Xi)与体重(Y)回归方程为 Y=?228.922+75.063X1+107.864X9。本研究丰富了北极茴鱼基础生物学数据, 同时为将来人工养殖利用过程中北极茴鱼的选择育种提供待选形态性状。  相似文献   
1000.
红毛菜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春恺 《海洋渔业》2002,24(4):183-184
红毛菜(Bangia fusco-purpurea)属红藻门、红毛菜目、红毛菜科、红毛菜属,俗称红毛藻、牛毛藻、红毛苔、红发菜,是我国东海和南海的稀有海珍品,芳香独特,质甜味鲜,营养丰富。红毛菜脂肪中含有大量高度不饱和脂肪酸EPA(二十碳五烯酸),据测定,每100g干重的红毛菜含437mgEPA,比日本宫城县产的红藻(Fudaraku pachymeniopsis Lanceolata)的EPA含量高90mg,是目前报道的EPA含量最高的藻类生物。红毛菜产品具有补血降压、滋阴祛火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功效,食用和药用价值高。但由于受自然气候、海况变化的影响,敌害生物的侵食和人为滥采,红毛菜自然资源日趋枯竭。为保护、增殖稀少海藻资源,笔者对红毛菜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人工养殖技术进行多年的试验研究。目前红毛菜产品营养成份和养殖技术已见诸报道,但与养殖有关的生物学特性却未见文献。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