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4篇
农学   7篇
  4篇
综合类   8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泰山白首乌GAP基地病虫害种类调查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泰山白首乌GAP种植基地常见病虫害种类进行了调查,指出泰山白首乌常见病虫有8种(病害4种,虫害4种),并针对病虫害提出以农业措施为基础,采用物理、生物、化学等多种手段对人工种植泰山白首乌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的综合策略,对泰山白首乌绿色药材生产和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2.
楸树无性系早期生长变异和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评价和选育优良楸树(Catalpa bungei C. A. Mey)无性系。[方法]本研究利用32个楸树无性系7年的生长测定数据,以分析其生长规律及早期生长过程。对各无性系的单株材积生长进行Logistic拟合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指标间的相关性并对32个无性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楸树无性系在不同年份(1 a除外)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差异极显著,说明楸树无性系间变异丰富。楸树单株材积变异系数最大(7.84%~35.56%),胸径次之(11.89%~17.29%),树高最低(6.91%~10.87%),无性系单株材积改良潜力较大。同时生长后期单株材积(0.75)和胸径(0.82)保持较高的重复力,意味楸树单株材积受遗传控制较强。利用无性系单株材积生长平均值,拟合了楸树无性系单株材积生长曲线的Logistic模型,估算的生长参数在无性系间具有较大差异。楸树无性系7年生单株材积平均年生长量呈"S"型曲线生长趋势,而连年生长量先上升后下降,在第5年达到高峰,截止到本次调查时还未达到数量成熟。相关性分析显示:楸树无性系单株材积生长量与最大生长速率(MGR)、线性生长速率(LGR)、线性生长量(LGI)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32个楸树无性系分为4大类,其中第I类的楸树单株材积生长总量较大,且具有较强的后期生长潜力。[结论]不同楸树无性系的遗传变异丰富, 1-1、22-07、19-01、16-05、16-01、16-07等6个无性系生长潜力较高,可作为楸树的优良无性系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3.
楸树优良品种‘朝霞’增殖及生根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朝霞’楸带腋芽的茎段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成分及含量对不定芽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继代培养阶段,基本培养基类型是影响增殖系数的主要因素,不定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DKW+6-BA1.6mg·L-1+NAA0.01mg·L-1,增殖系数高达3.1。生根培养阶段,经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知生根率最高的培养基为WPM+NAA0.1mg·L-1,生根率高达97%,添加物活性炭对根数的增加有抑制作用,‘朝霞’楸最适生根培养基为WPM+NAA0.1mg·L-1+活性炭0g·L-1。本研究旨在筛选楸树优良品种‘朝霞’楸不定芽增殖和生根培养基,为建立‘朝霞’楸再生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4.
以恩施州各县市的古树名木统计数据为信息来源,调查了恩施州境内的古楸树资源。结果发现:楸树在恩施境内广泛分布,生长海拔范围300~1400m,主要生长在房前屋后,土地平缓肥沃地带,受人为干扰严重,伴生的乔木、灌木、草本等种类丰富多样。所有调查样本总体上树高平均值为18.45m,胸径为46.04cm,最大一棵树龄在600a以上,不同地点楸树的叶片、果实、树皮颜色、腺点等特征形态各异,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为楸树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5.
梓树属4个种种子表型性状和发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紫葳科(Bignoniaceae)梓树属(Catalpa Scop)中黄金树(C.speciosa)、梓树(C.ovata)、滇楸(C.fargesiif duclouxii)和灰楸(C.fargesii Bureau)种子的表型性状和发芽特性及其相关性,为梓树属植物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测定梓树属4个种16个系号种子的千粒重、长度、宽度、长宽比等表型性状,及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发芽特性,并比较浸种时间(12,24,48 h)和温度、光照时间(30℃光照8 h/20℃黑暗16 h,30℃光照12 h/20℃黑暗12 h,)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黄金树种子的平均长度(29.322 2 mm)、宽度(5.023 4 mm)、千粒重(27.073 6 g)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种;黄金树、梓树、滇楸的平均发芽率较高(>82.71%),灰楸发芽率(40.75%)显著低于其他3个种。黄金树、梓树发芽比较迅速,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较高,而滇楸和灰楸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很低。梓树属种子室温浸种24 h比浸种12和48 h容易发芽,30℃光照8 h/20℃黑暗16 h变温条件较30℃光照12 h/20℃黑暗12 h更有利于种子发芽;发芽势、发芽指数均与种子的长、宽、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梓树属不同种种子的表型性状和发芽特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6.
楸树体胚发生过程中5种酶的活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楸树体胚发生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组织为材料,分析测定体胚发生过程不同阶段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腺嘌呤核苷三磷酸酶(ATP)、淀粉酶(AMY)、酯酶(EST)这5种酶类的活性,以探讨楸树胚胎发生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楸树体胚发生过程中的不同时期,这5种酶类的活性也会相应发生变化。POD、SOD和EST酶活反应在旺盛增殖分化的黄色胚性愈伤组织(YEC)的活性最高,ATP和AMY酶活反应在开始萌发的绿色子叶胚(GCE)中活性最高。在黑色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中,SOD、AMY和EST酶的活性很低,与此类组织的不能分化及处于生长停滞状态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67.
黄金树花器官发生及发育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黄金树花器官的发生及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黄金树花器官的形态发生及发育过程集中于3月下旬~5月上旬进行,速度较快,历时较短。(2)花原基分化形成花的整个过程符合一般的分化顺序:花萼原基-花冠原基-雄蕊原基-雌蕊原基,且各原基在分化顺序上存在交叉。(3)花药及胚珠的发育与花器官的形态发生之间有明显的连续性,当花蕾直径为3.0 mm左右时花粉母细胞及完整的花粉囊壁形成,直径达到3.5 mm左右时胚珠中出现孢原细胞的分化,它直接起大孢子母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68.
楸树是晋城地区的乡土树种,本试验是利用中国林科院林研所提供的61个金丝楸无性系进行对比试验,同时对无性系的物候期、生理特性、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观察分析。初步选育出7个适应本地区生长的优良无性系,为进一步开展选育试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9.
为探索出繁育楸树苗木的理想方法。通过劈接、插皮接和带木质部芽接的多组重复试验,研究不同嫁接方法培育的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量。在嫁接成活率上,劈接与插皮接有显著性差异,与芽接有极显著性差异,插皮接与芽接差异不显著。芽接与插皮接培育出的楸树苗木在地径和苗高生长上均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劈接与插皮接在苗木高生长上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带木质部芽接培育的苗木成活率为99%,地径3.15 cm,苗高308 cm。楸树春季用带木质部芽接法培育的苗木成活率高,长势好,应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0.
以长期继代培养的楸树愈伤组织和新诱导的楸树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利用石蜡切片比较分析它们的组织形态特征,并测定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淀粉酶的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与可溶性糖的含量,以探究楸树愈伤组织长期继代培养后分化再生困难的形成原因。组织形态学观察分析发现,继代培养7 a的白色颗粒状愈伤组织细胞中淀粉粒含量丰富,分布均匀,仍为胚性愈伤组织;新诱导的浅绿色愈伤组织存在明显的细胞分化中心,有均匀分布的淀粉粒,为早期胚性愈伤组织;新诱导的黄白色致密愈伤组织为非胚性向胚性转化的愈伤组织,新诱导黄白色疏松愈伤组织为非胚性愈伤组织。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分析发现,继代培养7 a的楸树胚性愈伤组织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新诱导出的3种愈伤组织,但其同工酶活性却较低,表明在长期继代培养的过程中,楸树愈伤组织的生理生化代谢活性降低。由此推测生理生化代谢活性的下降可能是造成楸树胚性愈伤组织长期继代培养后分化再生困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