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64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01.
为证明益生菌候选菌株具有益生特性,将筛选的鲤鱼源粪肠球菌YL-1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发现,YL-1对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通过对YL-1上清液进行热处理,蛋白酶处理,中和酸等方式分析发现,其抑菌物质主要是对有机酸和胰蛋白酶敏感的一类物质。  相似文献   
102.
DOP对鲤鱼的遗传毒性及肝脏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凤芝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8):130-132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对鲤鱼的遗传毒性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为评价DOP的生物学毒性及水环境生态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吉姆萨染色和试剂盒方法,研究0.3、1.5、7.5 mg/L的DOP 24 h暴露对鲤鱼红细胞核异常率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在DOP试验浓度范围内,红细胞微核率、核异常率和总核异常率均随着DOP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且微核率在7.5 mg/L DOP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SOD活性则表现为低促高抑。0.3 mg/L DOP组P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而1.5 mg/L DOP、7.5 mg/L DOP组POD活性无明显变化。MDA含量随着DOP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且各浓度DOP组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一定浓度的DOP对鱼类具有遗传毒性,并能损伤抗氧化防御系统。  相似文献   
103.
为了充分利用骨资源,以鲤鱼头和鱼骨为原料,用无水乙醚、异丙醇、乙醇三种有机溶剂对其进行脱脂处理,以脱脂率为指标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脱脂方法;利用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对脱脂后的鱼骨粉进行水解,以水解度为测定指标,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采用异丙醇在30℃条件下萃取120 min的脱脂效果最好;胰蛋白酶在底物浓度为1∶15,酶用量为5400 U.g-1,酶解4 h可获得最高水解度(19.20%)。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鲫鱼冬瓜皮汤联合常规治疗方法对肾病综合征模型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按照临床等效剂量予以鲫鱼冬瓜皮汤,连续14 d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4周后,检测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学、24 h尿蛋白及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治疗组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的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和治疗组相比,体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对照组远端小管排列较紧密,组织间可见少量炎性渗出;治疗组较对照组减轻。经过4周的治疗后,治疗组尿蛋白、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治疗组指标有显著性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鲫鱼冬瓜皮汤联合常规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肾病综合征模型大鼠体质量比,减少其24 h尿蛋白及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05.
ABSTRACT

Asian aquaculture has been contributing in great measure to the global fish basket.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with a rich biodiversity of fish species, has emerged as an important aquaculture country, particularly in the freshwater environment. Carps form the mainstay of culture practices in the country, supported by a strong traditional knowledge base and scientific input in various aspects of biology, environment, nutrition, and health management. New species and culture systems, integration with other farming systems, use of organic material as nutrient inputs, and depuration measures in waste-fed culture systems are being considered for enhancing aquaculture productivity.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status of grow-out production of carps in India and traces the growth of the practices over the decades as well as the potential of the sector.  相似文献   
106.
Abstract

A stochastic meta‐production frontier model is estimated to examine the inter‐country differences in levels of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semi‐intensive/intensive and extensive carp pond culture systems among the major carp producing countries in South Asia, namely India, Bangladesh, Pakistan, and Nepal. The mean technical efficiencies for semi‐intensive/intensive farms vary from 0.68 for Nepal to 0.79 for India, with an overall average of 0.75 and those for extensive farms vary from 0.48 for Bangladesh to 0.62 for Pakistan, with an overall mean of 0.57. Differences in efficiency levels are explained in terms of various farm‐specific and country‐specific factors by estimating a model for technical inefficiency effects. The adoption of recommended fish, water, and feed management practices is found to be critical for improved performance of carp producers. For each country, the study also compares the efficiency scores based on its own production frontier with those obtained from the meta‐production frontier.  相似文献   
107.
以鲫鱼苗为研究对象,考察复合微生态制剂对鲫鱼苗生长的影响和对养殖水体的净化作用。将复合微生态制剂以不同添加量加入各实验水箱中,测定养殖过程中氨氮、亚硝酸盐、COD和硫化物的含量,并计算最终的存活率和平均增重。结果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最佳添加量为5~10mg/L,能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COD和硫化物的含量。说明本复合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提高鲫鱼苗的生长性能,同时可对养殖水体起到较好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检测鲤鱼、鲫鱼和鲶鱼3种淡水鱼血浆中游离磷脂的有无,为探索3种淡水鱼凝血现象的生理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加热兔脑磷脂凝血有效性试验检测加热磷脂的活性。以兔的PPP为基质血浆,用加热的鲤、鲫和鲶CFP为被检测血浆,混合后分别测定凝血时间,并测定其血浆中是否存在参与凝血的游离磷脂。将鲤、鲫和鲶CFP分别80℃加热20min,冷却至室温,再与兔的不同稀释倍数(血浆∶去离子水:1∶0,1∶1,1∶2,1∶3)的PPP混合,然后各混合血浆再加入0.05mol/LCaCl2(2∶1),测混合血浆凝固时间。以3种未加加热鱼的CFP和兔的PPP混合血浆复钙时间作为对照。[结果]各试验动物血浆加热磷脂的APTT平均值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磷脂在80℃加热20min后,其凝血功能并未发生变化。家兔PPP、加热后的鱼CFP-兔PPP混合血浆、正常鱼CFP-兔PPP混合血浆3个试验组的平均凝固时间,加热鱼CFP-兔PPP混合血浆凝固最慢,正常鱼CFP-兔PPP混合血浆凝固最快,家兔PPP凝固时间居中,不同稀释倍数的血浆复钙时间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鲤鱼、鲫鱼和鲶鱼的CFP中不含游离的磷脂,它们CFP在无磷脂存在的条件下也可以发生凝固。  相似文献   
109.
盐酸氯苯胍是防治鲫孢子虫病的常用药。为了给鲫养殖过程中的临床科学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在水温为(25±1)℃时,分别用20、30和40 mg/kg的剂量口灌质量为(120±10) g的异育银鲫,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ROBH在其肾脏、肝脏、血液、肌肉等4种组织的药时曲线。结果显示,3种剂量给药下,异育银鲫各组织中的ROBH药时曲线均呈双峰现象。不同剂量的药物在异育银鲫血液中的达峰时间、血药质量浓度峰值、药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20 mg/kg,T_(max)=2. 3 h,C_(max)=0. 55 mg/L,AUC=9. 35 [(mg/L)·h]; 30 mg/kg,T_(max)=2. 1 h,C_(max)=0. 73 mg/L,AUC=13. 02 [(mg/L)·h]; 40 mg/kg,T_(max)=2. 2 h,C_(max)=1. 17 mg/L,AUC=13. 98[(mg/L)·h]。给药剂量相同时,ROBH在异育银鲫各组织中的药时曲线下面积呈现肾脏、肝脏、血液、肌肉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清除速率显示,ROBH在肌肉中清除最慢,其次是血液。ROBH在肾脏和肝脏中具有一定蓄积作用,主要表现在药物含量高、MRT值偏大。本实验条件下,ROBH在异育银鲫体内的休药期不低于9 d。但考虑到实际养殖情况和天气原因,临床休药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本文系首次在大宗淡水鱼中报道ROBH的药代规律,为包括鲫在内的大宗淡水鱼养殖科学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研究感染鲤浮肿病毒(Carp edema virus,CEV)镜鲤的组织病理特征及CEV在各组织中的分布规律,以期为鲤浮肿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HE染色观察发病镜鲤心脏、肝脏、皮肤、脾脏、肾脏、脑、鳃组织的病理变化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EV在镜鲤各组织的分布和蛋白表达情况;利用CEV P4a基因保守区域设计3条探针,于5'-端标记FAM进行原位杂交,检测CEV在镜鲤各组织的核酸分布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感染镜鲤各组织的病毒载量。【结果】 HE染色观察发现,患病镜鲤的鳃丝肿胀、充血,鳃丝间有脱落堆积的红细胞和炎性细胞,肝脏细胞深染萎缩,胆小管出血,脾脏组织出现明显间隙并伴有出血,肾脏组织充血明显,肾小管有明显闭合现象。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患病鱼的鳃和肝脏组织中大量表达CEV P4a蛋白,在其他组织中也有少量表达。原位杂交结果显示,CEV核酸大量存在于鳃组织中,在心脏、脾脏和肾脏中均有少量阳性信号。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鳃组织病毒载量极显著高于心脏、肝脏、皮肤、脾脏、肾脏、脑组织(P<0.01)。【结论】 感染CEV后,镜鲤内脏组织出现不同程度充血、出血,病毒主要分布在鳃,说明鳃是CEV增殖的最主要靶器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