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2篇 |
免费 | 29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篇 |
农学 | 116篇 |
基础科学 | 4篇 |
40篇 | |
综合类 | 255篇 |
农作物 | 35篇 |
水产渔业 | 1篇 |
畜牧兽医 | 3篇 |
园艺 | 225篇 |
植物保护 | 6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42篇 |
2010年 | 39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39篇 |
2007年 | 45篇 |
2006年 | 44篇 |
2005年 | 57篇 |
2004年 | 37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鉴定辣椒HD-Zip基因家族,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分析其在基因组中的分布、基因结构、进化分化特征及在不同组织中的时空表达特异性,解析该家族的进化特征及生物学功能。【方法】根据已报道及PlantTFDB数据库中的拟南芥HD-Zip序列,利用本地BLAST工具在我国辣椒测序品种‘遵辣1号’基因组中比对,并利用Pfam、SMART工具进一步验证。采用EMBOSS Programs、MEGA、GSDS、MEME、MCScanX、OrthoMCL、Circos等软件预测辣椒HD-Zip基因家族成员蛋白理化性质,构建系统进化树,定位染色体,分析基因结构、基因复制类型及直系、旁系同源基因。基于GEO数据库,运用R软件、本地perl语言及Cytoscape分析辣椒HD-Zip组织表达差异并绘制共表达网络。【结果】本研究在‘遵辣1号’基因组中鉴定获得42条辣椒HD-Zip,命名为CaHDZ01—CaHDZ42。CaHDZs长度跨度较大,70%CaHDZ蛋白的pI小于7.0。除CaHDZ42,其余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为片段复制。该基因家族可分为4个亚族,分别含有18、9、... 相似文献
62.
63.
辣椒黑斑病菌的室内防效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培养皿滤纸抑菌圈法测定两种杀虫剂对辣椒黑斑病(病原Alternaria alternata)抑菌能力的大小。试验采用75 %百菌清wp和72 % 菌无净wp,它们的毒力回归方程式分别是:()()8899.06482.58347.12,8958.08685.52966.13=+-==+-=rxyrxyjc,x和y呈正相关,其相对毒力分别是:49.14=cy,304.9=jy。由此可见这两种杀虫剂的抑菌能力为百菌清>菌无净。 相似文献
64.
65.
66.
辣椒子叶离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随着收集到的8个商品辣椒品种的子叶外植体在PD培养基上形成芽丛,转移到PE培养基上伸长为具2-3个节的茎芽,茎芽在PR培养基上生根,得到了再生植株。芽分化率达100%,移栽成活率100%。多植体切除芽后回到PD培养基上的反复操作可重复诱导芽的分化,提高繁殖系数。 相似文献
67.
几丁质酶(chitinase, EC 3.2.1.14)是一种降解几丁质的糖苷酶,在植物应对非生物和生物胁迫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对辣椒几丁质酶类(Capsicum annuum chitinase-like, CaCTL)基因家族成员进行了全基因组注释、进化分析和基因表达模式分析。从最新的辣椒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出31个CaCTL成员。根据系统发育进化树将这些成员分为GH18和GH19亚家族,并进一步分为5个亚类(Ⅰ~Ⅴ类)。保守基序分析结果表明,每个亚类中的成员存在功能相关性。对辣椒、矮牵牛以及番茄的CTL基因家族成员同源性分析表明,在矮牵牛和番茄中分别有7个和11个辣椒CaCTL的同源基因。通过qRT-PCR分析发现,在正常环境生长的辣椒植株中,64.2%的GH18亚家族的CaCTL成员表达水平很低,有64.7%的GH19亚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CaCTL成员启动子区域存在许多激素反应以及生物和非生物应激相关元件。当植物遭受不同的非生物胁迫时,qRT-PCR结果显示,多数CaCTL成员表达上调。当植物遭受高温干旱条件时,多个CaCTL成员的表达上调明显。上述结果丰富了CTL基因家族进化的研究,为探索CaCTL成员的功能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68.
对辣椒感染病毒病植株与健康植株花药中的游离脯氨酸和花粉萌发力进行了比较性研究,结果表明,从开花前7天到开花当天,病株花药中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比同期健株的低,但以开花前4天到开花当天的差异较明显,开花前1天病株花药中游离脯氨酸含量比健株的低26.24%~39.96%,开花当天病株上的花粉萌发率比健株的低14.35%~33.31%。本研究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辣椒感染病毒病后在生理生化上发生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69.
辣椒属种间杂交及杂种鉴定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辣椒属5个栽培种(Capsicum annuum, C. chinense, C. f rutescens, C. baccatum 和C. pubescens) 种间正反杂交试验, 获得了3株C. baccatum ×C. chinense (Hbc ) 和7株C. annuum ×C. chinense(Hac ) 种间杂种植株。除Hac-7单株表型异常外, 其他杂种F1植株均生长正常。Hac、Hbc花粉可染率分别为13.9%和23.8% , 显著低于其双亲。同一组合内单株间花粉育性、形态性状和同工酶电泳图谱表现一致,形态学观察和过氧化物同工酶电泳分析结果均验证了种间杂种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70.
[目的]为辣椒红色素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考察了辣椒红色素的含量与色价之间的关系,并且研究了温度、光照对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考察和比较了天然抗氧化剂没食子酸、迷迭香酸、茶多酚、天然VC和化学合成抗氧化剂BHT、TBHQ对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辣椒红色素色价和辣椒红素含量相关性很好。温度超过80℃对辣椒红稳定性的影响较大;在避光条件下辣椒红较稳定,强光条件下极不稳定;通过添加抗氧化剂,可以改善其不稳定性,延缓褪色,且没食子酸和TBHQ的效果显著。[结论]没食子酸为抗氧化剂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