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7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561篇
林业   30篇
农学   1908篇
基础科学   414篇
  670篇
综合类   3153篇
农作物   246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739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254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235篇
  2016年   288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301篇
  2012年   409篇
  2011年   438篇
  2010年   363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成卷工艺对棉卷结构的影响以及棉卷成卷过程中起泡现象与准备工艺的关系.分析了棉卷成卷工艺过程中起泡过程和起泡原因,提出了防止起泡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棉花不同时期去主茎叶、叶枝叶、果枝叶和全部叶片的研究,初步探讨了棉花叶源对库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蕾期还是盛铃期,叶片是棉花光合产物的主要来源,没有叶片棉花就不能正常生长,也很难保证其产量;不同部位的叶片中,主茎叶的作用显著,蕾期去主茎叶后株高日增长量减少0.5 cm以上,干物质积累明显下降,盛铃期则导致棉铃大量脱落,成铃平均减少2个以上;去果枝叶的作用相对较小,去叶枝叶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陆地棉主要性状对混选—混交育种体系的响应。两轮群体提高了产量、早熟性和降低了麦克隆值的平均数;扩大了纤维品质的变幅;增加了高产株率,但对改进抗枯黄萎病性不明显。一轮群体的效果低于二轮。两次混交扩大了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变幅,增加了正末端的个体频率。一次混交的作用不及两次。早代混选相对缩小了群体变幅。一次混交后再经两代开放授粉和对一轮群体再混选,均表现出有益的反响。  相似文献   
4.
棉花枯、黄萎病菌营养亲和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亚飞  简桂良  马存 《棉花学报》2004,16(3):183-188
介绍了棉花枯、黄萎病菌营养亲和性研究方法和营养体亲和群研究,并着重总结了利用营养亲和群结合DNA多态性技术,研究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Schlechtend:Fr)专化型、生理小种、亲和群之间的关系,以及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dahliaeKleb.)亲和群与致病型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镉污染土壤下棉花生长和镉富集的特征.[方法]采用盆栽模拟方法,添加外源镉,分析棉花种植后土壤pH和镉含量的变化,以及镉胁迫对棉花生长和镉积累量的影响.[结果]棉花根系具有酸化作用,使其根际土壤pH下降,随镉胁迫浓度的增加,酸化受到抑制,土壤有效态镉含量随之显著降低.棉花株高和地上部生物量随镉浓度增加...  相似文献   
6.
在用棉花、大豆、花生功能叶饲养棉铃虫幼虫的基础上,测定各寄主功能叶的营养成分、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研究棉铃虫在取食不同寄主叶片后的生物学和营养效应。结果表明:1、取食棉花叶的生物学效应较好,取食花生叶的幼虫成活率下降,取食大豆叶的幼虫体重偏轻;2、取食棉花叶的营养效应较好,大豆叶最次;3、棉铃虫幼虫的食物转化率和食物利用率以棉花叶最高,棉铃虫嗜食棉花叶,在3种作物田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棉田被害最重。  相似文献   
7.
作者采用饲料混药法测定了齐墩螨素对不同龄期棉铃虫的毒力。结果表明,处理后48h和96h对初孵、1龄、3龄、4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0.0141、0.049、0.58、1.14和0.005、0.021、0.64、1.13μg/g,同时还观察到1龄幼虫经处理96h后幼虫体长抑制率与药剂浓度成正相关,当药剂浓度为0.00625、0.0125、0.025和0.05μg/g时,体长抑制率分别为9.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AL7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定殖能力,本文利用盆栽接种试验研究了菌株AL7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将带四环素抗性的pGFP78质粒转入到菌株AL7中,分析了菌株AL7在棉花根围土壤中、根部组织内的定殖情况。结果表明,菌株AL7对棉花黄萎病的盆栽防治效果为77.1%。pGFP78质粒转入后对菌株AL7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仍具有游动性和产生物膜。定殖检测结果表明,菌株AL7能够在棉花根围土壤中及根系组织内长期定殖,接种5 d时定殖数量最高,达6×10~6cfu/g土,接种80 d后根围土壤中的定殖数量仍维持在2×10~6 cfu/g,根系组织内的定殖量为6×10~4 cfu/g。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验证,接种7 d后菌株AL7已经进入到棉花根部的中柱鞘细胞,能够在棉花根内大量定殖。  相似文献   
9.
干旱区不同地下水埋深膜下滴灌灌溉制度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新疆巴州灌溉试验站进行的膜下滴灌棉花灌溉制度试验,得出了适合当地的常规滴灌制度。为进一步研究浅层地下水对灌溉的补偿效应,利用Hydrus软件对不同地下水埋深下膜下滴灌棉花生育期耗水量进行了模拟。通过引入关键点土壤含水率的概念,提出了膜下滴灌棉花受水分胁迫的标准。结果表明:地下水对棉花的耗水具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地下水埋深越浅,则所需的灌溉定额越小。当地下水埋深小于1.5 m时,滴灌定额为3 300 m3·hm-2;当地下水埋深为2.0 m时,滴灌定额为4 500 m3·hm-2;当地下水埋深很大而对作物根区没有补给时,棉花完全依赖于灌溉所需的滴灌定额则为5 550 m3·hm-2。考虑到干旱区内具有较高的潜在蒸发势,会导致土壤的次生盐渍化,从而危及作物的生长,1.5~3.0 m的地下水埋深是灌区内较理想的水位区间。  相似文献   
10.
膜下滴灌棉田生物改良盐碱地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在膜下滴灌棉田间作苜蓿(Ⅰ)、孜然(Ⅱ)和碱蓬(Ⅲ),并以未间作的处理作为对照(CK),研究不同盐生植物改良盐碱地的效果。结果表明:间作盐生植物的棉田在生育期内可以达到保水和抑制盐分累积的效果,土壤含水量峰值基本保持在40 cm深度,其中以间作苜蓿(Ⅰ)和孜然(Ⅱ)的保水效果较好,在0~40 cm深度范围土壤含水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升了29.80%和14.49%;间作苜蓿(Ⅰ)和孜然(Ⅱ)的处理抑制盐分累积的效果也较好,在0~40 cm深度范围抑盐率分别为125%和70.38%。同时,通过在膜间种植盐生植物,棉花的株高、茎粗和干物质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籽棉产量也有相应的提升,其中以间作孜然和苜蓿的处理提升较多,分别比对照组提升10.45%和7.74%。由此可见,膜下滴灌棉田间作盐生植物是一种有效的盐碱地改良措施,而盐生植物的选择对改良的效果影响较大,综合试验结果对比,间作孜然和间作苜蓿的生物改良措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