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67篇 |
免费 | 330篇 |
国内免费 | 41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52篇 |
农学 | 627篇 |
基础科学 | 44篇 |
290篇 | |
综合类 | 4394篇 |
农作物 | 584篇 |
水产渔业 | 50篇 |
畜牧兽医 | 655篇 |
园艺 | 1193篇 |
植物保护 | 14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6篇 |
2023年 | 309篇 |
2022年 | 361篇 |
2021年 | 364篇 |
2020年 | 305篇 |
2019年 | 332篇 |
2018年 | 210篇 |
2017年 | 271篇 |
2016年 | 299篇 |
2015年 | 331篇 |
2014年 | 407篇 |
2013年 | 362篇 |
2012年 | 522篇 |
2011年 | 490篇 |
2010年 | 455篇 |
2009年 | 515篇 |
2008年 | 511篇 |
2007年 | 399篇 |
2006年 | 391篇 |
2005年 | 357篇 |
2004年 | 295篇 |
2003年 | 270篇 |
2002年 | 245篇 |
2001年 | 185篇 |
2000年 | 223篇 |
1999年 | 176篇 |
1998年 | 149篇 |
1997年 | 121篇 |
1996年 | 118篇 |
1995年 | 130篇 |
1994年 | 72篇 |
1993年 | 79篇 |
1992年 | 100篇 |
1991年 | 90篇 |
1990年 | 71篇 |
1989年 | 51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8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55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貉的生物学特性及生产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貉的食性特点、生活习性及繁殖特性等多方面分析和叙述了貉的生物学特性, 介绍了在驯养情况下科学合理地应用这些生物学特性的方法和手段。明确指出了在饲养管理中, 违背貉自身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生物学特性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52.
仔猪球虫病的防控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仔猪球虫病大多是由猪等孢球虫引起的新生仔猪寄生虫性腹泻病。近年来,该病有上升趋势,由于此病与黄痢和白痢有相似之处,不易区别,极易造成误诊误治,致发病率越来越高。本病在临床上常常是并发感染或继发感染,用任何抗菌素治疗均无效果,有的仔猪一直持续到保育期结束。球虫病不仅阻碍哺乳仔猪增重,而且影响断乳仔猪生长发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53.
54.
<正>仔猪白痢也叫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仔猪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排出灰白色、浆糊状稀便,带有腥臭味。仔猪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和等孢球虫引起的一种消化道原虫病。球虫寄生哺乳仔猪小肠上皮细胞上,可使仔猪发生腹泻、消瘦、脱水而死亡。仔猪等孢球 相似文献
55.
接种鉴定了由9种植物分离得到的12个大丽轮枝孢(VerticiliumdahliaeKleb.)菌株对沙打旺(Astragalusadsurgens)和苜蓿(Medicagosativa,M.falcata,M.media)的致病性。结果表明,绿豆、西瓜、茄子、棉花、向日葵、番茄、马铃薯、萝卜和沙打旺分离菌株都能正常侵染沙打旺,引起典型表观症状和维管束变色。绿豆和西瓜分离菌株侵染苜蓿后能引起轻微的表观症状,其他菌株侵染后仅引起维管束轻度变色,但由变色部分可分离出大丽轮枝孢,这表明苜蓿可以无症带菌。 相似文献
56.
应用荧光定量PCR 技术分析普通菜豆品种中尖镰孢菜豆专化型定殖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尖镰孢菜豆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phaseoli)引起的菜豆枯萎病是菜豆生产中最严重的维管束类病害之一, 防治该病害有效方法是利用抗病品种。因此, 一种能够从菜豆受侵染组织中准确鉴定并定量检测枯萎病原菌含量的方法将有助于筛选抗性品种, 应用于普通菜豆枯萎病抗病育种。本研究基于荧光定量PCR技术开发出一种能够对定殖于菜豆组织中的枯萎病原菌准确定量的新方法。该技术对根、茎组织中病原菌DNA的最低检测量为1 pg, 能在接种病原菌6 d后明显区分抗病性不同的品种, 可在菜豆植株表现出明显发病症状前准确鉴定不同品种抗性水平的差异。经验证参试的感病品种BRB-130和A0640-1根、茎组织中定殖的病原菌DNA量显著高于抗病品种260205和黑芸豆, 与表型鉴定的结果完全符合。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能够在病原菌侵染早期快速、准确、高效定量菜豆组织中定殖的病原菌, 这对指导菜豆抗病育种和植物病害传播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7.
贡柑黑腐病是近年来在贡柑上发生的一种新型病害,该病害可导致嫩梢快速枯死,大量嫩叶脱落,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本研究从病区采集发病枝叶,对贡柑黑腐病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rDNA-ITS序列分析技术对其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贡柑黑腐病病原菌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Nees)真菌,rDNA-ITS序列与GenBank中芸薹链格孢菌(Alternaria brassicae (Berk.) Sacc.)和柑桔链格孢菌(Alternaria citri Ellis & Everhart)的ITS序列的同源性为99%。结合形态学特征,推断该病原菌为柑桔链格孢菌。 相似文献
58.
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对不同催青处理的伴性赤蚁sch系统进行研究 ,并以普通黑蚁系统夏芳作为对照。实验中分别抽提高温和常温催青处理 36h后的sch蚕卵和夏芳蚕卵的总RNA进行DDRT -PCR分析 ,其产物于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上电泳展示 ,得到大量的差示片段。对高温催青处理后在夏sch蚕卵中特异表达的 2条能稳定重复的带进行了克隆 ,得到了长度分别为 2 73和 199bp的cDNA片段 ,并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Northern杂交证实HAP82 80仅在高温催青处理的夏sch蚕卵中有转录 ,表明其为sch蚕卵经高温催青处理后特异表达的产物 相似文献
59.
60.
由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引起的油梨枝干溃疡病是目前油梨产区的严重病害。活性氧在植物和病原菌互作中扮演关键角色,但是活性氧产生和消除系统的变化规律尚不完全清晰。为探讨发病过程中活性氧代谢的变化趋势,以油梨品种‘Hass’枝条为试验材料,测定了接种病原菌L. theobromae后油梨枝条中活性氧代谢相关物质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接种病原菌后,枝条的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迅速增加,且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抗氧化酶SOD和CAT酶活性和抗氧化剂AsA和GSH在侵染早期含量较高,在后期呈下降趋势。这些结果表明病原菌L. theobromae的侵染引起了活性氧的爆发并激活植物抗氧化系统;随着病情的发展,寄主的抗氧化能力不断削弱,导致活性氧积累以及丙二醛产生,加速病害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