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5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69篇
林业   79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148篇
  634篇
综合类   497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66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42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本文依据作者在板滩井盆地从事的水文地质调查,钻探、水质分析和地下水动态资料,并利用卫片、航片解释,对该盆地及所属沙漠人工绿洲的地下水形成机制,水资源平衡,水质分布规律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2.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13  
塔里木河流域由水引起的生态恶化,在我国内陆河流中具有代表性.研究表明:塔里木河流域近40 a源流来水量呈增加趋势,特别是近10 a增加更为明显.说明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塔里木河源流区的水情得到好转.但在近10 a源流补给干流的水量增加不足1×108 m3/a, 特别是干流沿程各站点的径流量仍呈显著的线性递减趋势,表明塔里木河源流连续10 a的丰水期,并没有改变干流环境恶化的局面.在此基础上,总结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13.
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著名的“聚宝盆”,以盐湖资源、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多种非金属为主体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水土资源开发潜力亦较大。本文分析了柴达木盆地的资源优势,论述了资源开发利用方向,指出了资源开发同盆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4.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与合理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柴达木盆地水资源量、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结合盆地水土资源匹配情况与经济发展方向,提出了实现盆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本途径,并指出在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所要注意的具体问题,为盆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5.
柴达木盆地主要河流的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保护水资源,不仅需要了解人为引起的水质污染状况,而且需要研究河流水体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中所形成的水化学特征及其时空变化。本文对柴达木盆地主要河流的水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6.
郑海霞  张陆彪  张耀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111-12115
从影响程度、积极性、参与性、权力4个方面,对金华江流域生态服务补偿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剖析。结果表明:核心利益相关者多属于弱势群体,他们的利益突出,却无决策和管理权,政府部门具有最大的决策权,在目前流域生态补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流域管理联席协会,促进利益激励机制的形成和多层反馈互动渠道的畅通,明晰上下游水权和生态补偿的责任义务关系,构建可操作的管理规则和立法、改革干部考核制度、扶植和培育流域的生态补偿市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7.
柴达木盆地次生盐渍化撂荒地的改良与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分析了柴达木盆地次生盐渍化撂荒地的成因的基础上,对生物改良和利用撂荒地的大量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封育一灌溉和建植入工草是改良与利用盐渍化撂荒化撂荒地的有效途径,并阐述了在柴达木盆地建立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必要性 。  相似文献   
118.
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探讨了区域之间的水权配置流程,主要包括水权配置的准备、配置草案的拟定和配置方案的确定3个子程序。配置流程强调透明性、民主性和互动性。民主协商和公众参与有助于配置过程的顺利进行和配置结果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19.
Dramatic declines in the endangered Columbia Basin pygmy rabbit, a genetically unique population of small, burrowing rabbits in Northwestern United States, are likely the combined results of habitat degradation and fragmentation, disease, and predation. A critical component of pygmy rabbit habitat includes big sagebrush (Artemisia tridentata), which constitutes 82-99% of their winter diet and 10-50% of their summer diet. Sagebrush also forms the bulk of hiding cover around burrow sites. Across the range of pygmy rabbits, sagebrush habitat is grazed extensively by cattle. However, grazing has unknown effects on pygmy rabbits inhabiting the remaining, fragmented shrub-steppe habitat. We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four grazing treatment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pygmy rabbit burrows, diets of pygmy rabbits, and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vegetation at Sagebrush Flat in central Washington. Ungrazed areas contained significantly more burrows per unit area than did grazed areas. Vegetation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differed little among treatments in early summer before annual grazing by cattle. However, cattle grazing in late summer through winter removed about 50% of the grass cover, and reduced the nutritional quality (e.g., increased fiber and decreased protein) of the remaining grass. Although pygmy rabbits ate <2% grasses in winter, grasses and forbs comprised 53% of late summer diets. Because these endangered rabbits avoided grazed areas, removing cattle grazing from key habitat locations may benefit efforts to restore this rabbit in Washington.  相似文献   
120.
淮河流域的自然禀赋、治理历史以及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证明了法治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淮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最终依赖于法律的指引、规范与保障。然而淮河流域生态环保法治中存在的立法滞后、执法不力、司法薄弱等问题成为制约淮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障碍。为此,有必要从立法、执法、司法与守法等路径完善淮河流域生态环保法治,构建以淮河流域专门立法为核心的法治体系,完善执法体制以落实严格执法,加强生态环保司法保护力度,以公众参与制为基础促进全民守法,最终落脚于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共建幸福淮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