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29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1篇
  37篇
综合类   184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芳香族化合物降解菌PM8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富集培养,从化工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1株能以芳香族化合物作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的优势菌株PM8,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和降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经形态观察和16 S 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属于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30℃、200 r/min培养8d,该菌株对500 mg/L萘和吡啶的降解率分别为77%和88%;在72 h内,菌株PM8对焦化废水、酒厂废水和猪粪水的CODc去除率分别达到11.69%、83.68%、57.85%.PM8在含有芳香族化合物的污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2.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通过种植紫花苜蓿单独或联合接种菌根真菌(Glomus caledonium L.)(AM)和多环芳烃专性降解菌(DB),研究了利用植物-微生物强化修复多环芳烃(PAHs)长期污染土壤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接种菌根真菌和PAHs专性降解菌能促进紫花苜蓿的生长和土壤中PAHs的降解。经过90天修复试验,种植紫花苜蓿接种AM、DB和DB+AM处理的PAHs的降解率分别为47.9%、49.6%、60.1%,均高于只种植紫花苜蓿的对照处理(CK)(21.7%)。另外,随着PAHs苯环数的增加,其平均降解率逐渐降低,但是接种PAHs专性降解菌能够提高4环和5环PAHs的降解率。同时也发现土壤中脱氢酶活性和PAHs降解菌数量越高的处理,土壤PAHs的降解率也越高,这也是种植紫花苜蓿接种微生物能够有效促进土壤PAHs降解的原因。  相似文献   
83.
异噁草松降解酶的定位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可降解异噁草松的降解菌W2的降解酶进行定位试验,测得其细胞碎片悬浮液、胞外酶和胞内酶对异噁草松的降解率分别为36.28%,8.71%和62.27%,因此确定降解异噁草松的主要活性物质位于降解菌细胞内,属于胞内酶。应用气相色谱法研究异噁草松降解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最佳酶促反应时间为60min,最佳酶液添加量为0.3mL,最适pH为7.5,最适反应温度为35℃,米氏常数Km=2.668×10-4 mmol/mL,最大反应速率Vmax=0.322×10-4 mmol/min。  相似文献   
84.
木聚糖酶对不同木聚糖含量的仔猪饲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设计3个消化试验分别研究在3个饲粮木聚糖水平下添加不同剂量的木聚糖酶对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饲粮木聚糖水平分别为5.33%、6.47%和8.44%。每个消化试验(即每个木聚糖水平下)设5个处理,分别饲喂不添加酶的基础饲粮和添加4个木聚糖酶水平的饲粮。随着饲粮木聚糖含量的提高,木聚糖酶的添加量相应增加。结果表明:当饲粮木聚糖含量低于6.47%时,添加木聚糖酶对养分消化率没有改进作用,而当木聚糖含量高达8.44%时,木聚糖酶的添加对养分消化率有一定的改进效果。与不加酶组比,加酶组粗蛋白、有机物、钙、磷、酸性洗涤纤维和能量的平均消化率分别提高了2.92%、1.05%、5.80%、5.15%、2.36%和0.84%。  相似文献   
85.
通过改变培养基的葡萄糖、蔗糖和乳糖的成分以及葡萄糖的不同含量,观察J3菌对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中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在1%葡萄糖肝肉汤中,J3菌能利用葡萄糖产酸,pH值降至3.5~4之间,混合培养48小时后,J3菌能完全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及葡萄球菌的生长;在含1%葡萄糖的营养平板上,培养24小时的J3菌苔(宽0.3cm),同样能完全抑制两种致病菌的生长,抑菌直径达到1.8~2cm。J3菌也可以利用蔗糖产生抑菌作用,但较葡萄糖的作用弱。而J3菌不能利用乳糖产生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86.
玉米茎腐病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的致病作用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本文通过酶活分析和超微结构观察证明了玉米茎腐病菌能产生一系列细胞壁降解酶(CWDE),并能明显浸解胚根组织。浸解的组织发生质壁分离及原生质外流。随细胞壁降解酶浓度增加,酶浸解能力增强,两者呈显著的正相关。相比较而言,玉米赤霉病Fusarium graminearum在病株内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的浸解能力比玉米腐霉茎腐病Pythium aphanidermatum强。2种病菌活体外产生的果胶酶与纤维素酶(Cx)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毒素不能提高细胞壁降解酶的浸解能力,反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7.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thogenesis, types of symptoms and in vitro production of cell-wall degrading enzymes by P. violae, P. sulcatum and P. ultimum. The three pathogens, considered as the three Pythium species principally responsible for cavity spot on carrot roots, secreted only low levels of fatty acid esterases activity, suggesting they have limited ability to degrade suberin in the walls of the outer cell layers of carrot tissues. Among the enzymes that degrade cell-wall polysaccharides, only pectate lyases and cellulases were produced by P. violae, and these were produced late and in small amounts: the symptoms caused by P. violae were limited and typical of cavity spot. Conversely, P. ultimum caused maceration of tissues, and secreted polygalacturonases and -1,4-glucanases earlier and in larger amounts than P. violae. P. ultimum also produced a large diversity of proteins and cellulase isoenzymes. Although secreting all the monitored enzymes in higher quantity than the two previous species, P. sulcatum was responsible for only typical limited symptoms of cavity spot, with a brown colouring. The role of plant reactions induced in response to early pectinolytic enzyme production by P. sulcatum may account for this apparent inconsistency.Died on April 11, 1997  相似文献   
88.
【目的】从目前已知的参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次生壁加厚生长的转录因子着手,分析这些次生壁相关的转录因子是否能够调控木糖合成关键酶基因FRA8、IRX9、IRX10、IRX14、F8H、IRX9-L、IRX10-L和IRX14-L的表达,并且观察KNAT7基因显性抑制植株的表型.【方法】通过Gateway技术构建效应器和报告器,进行瞬时转录激活试验,同样构建pCAMBIA1304-p35S∷KNAT7-SRDX重组质粒,用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花序浸染法将此质粒转化到野生型拟南芥植株中.【结果和结论】瞬时转录激活试验表明,转录因子KNAT7、MYB46、ERF72、SND1、NST2能够激活多个拟南芥木聚糖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其中KNAT7能促进基因FRA8、IRX9和IRX14-L的表达.KNAT7基因显性抑制能显著影响拟南芥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KNAT7基因可能在木聚糖的合成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9.
从山东东营石油污染土壤中驯化筛选出一株正十六烷降解菌TZSX2,经生理生化和16S r DNA基因测序,通过构建细菌系统发育树确定其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通过不同环境因子对TZSX2的生长情况和其对正十六烷的降解率的影响研究,确定菌株TZSX2的最适生长和降解温度为28~36℃,对正十六烷的降解率超过30%;TZSX2能够耐受较高浓度的正十六烷,在正十六烷浓度为2 m L·L~(-1)时,降解率为79%,正十六烷浓度为20 m L·L~(-1)时,降解率仍可达到12%;在碱性条件(pH=9)下对初始浓度为10m L·L~(-1)的正十六烷的降解率高达91%。综上,所筛选的TZSX2菌株可以耐碱性,适用于极端环境中石油污染的修复,对高浓度的正十六烷具有优异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90.
梅果采后软化与细胞壁组分及其降解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研究了青梅果实硬度和细胞壁组分及其降解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 ,采收 3d后果肉硬度开始急剧下降 ,5~ 7d下降最快 ,平均日下降 38.1% ,之后呈缓慢下降趋势。贮藏期间 ,碳酸钠可溶果胶 (SSP)和 4mol·L-1KOH可溶组分含量持续下降 ,与果肉硬度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 (r分别为 0 .9887和 0 .8831) ,1mol·L-1KOH可溶组分含量持续上升 ,与硬度变化呈极显著负相关 (r =- 0 .7938) ,而螯合剂可溶果胶 (CSP)和 4mol·L-1KOH不溶组分含量变化缓慢。果胶甲酯酶 (PME)和 β 半乳糖苷酶活性分别在采后第 3、5天达最高值 ,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羧甲基纤维素酶 (Cx)活性均在第 7天达最高值。相关性分析表明 ,β 半乳糖苷酶和PG活性可能是导致梅果水溶性果胶 (WSP)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 ,而Cx活性则可能引起难溶性的半纤维素 (4mol·L-1KOH可溶组分 )向易溶性的半纤维素 (1mol·L-1KOH可溶组分 )转化 ,从而导致了青梅果肉硬度的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