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2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113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红掌切花的瓶插保鲜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红掌切花的瓶插保鲜液,为红掌种植及筛选保鲜方法提供参考.[方法]以红掌(Anthurium seherzerianum)中的常用切花品种'热情'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不同的瓶插液配方,处理①:2%二甲基琥珀酰肼+1%8-羟基喹啉硫酸盐(HQS)+0.1%Ca(NO3)2+5%蔗糖;处理②:5%蔗糖+0.1 g/L明矾+10 mg/L 6-BA;处理③:4%蔗糖+ 0.08% NaCl+0.01%过磷酸钙+0.01%中药杀菌剂(黄连的乙醇提取液)+0 1 mmol/L NaOH+0 1 mmol/L柠檬酸+10 mg/L 6-BA.并与常用红掌保鲜配方(4%蔗糖+50 mg/L AgNO3+0.05 g/L NaPO4)进行对比,筛选最佳的红掌瓶插保鲜液.[结果]试验中处理①的配方比较简单,不能很好地杀菌,处理②虽然含有一定的碳源和营养,也有杀菌剂,但组成较简单,仍不能很好地满足红掌切花采后各方面生理的需要,以配方③为最佳的瓶插保鲜液,保鲜期为23 d,比对照延长了13 d,观赏期达31 d,比对照延长了18 d,效果显著;且配方③明显地减少了红掌佛焰苞的水分丧失,有利于维持组织的含水量,降低细胞膜透性,抑制膜脂的过氧化作用,减少丙二醛含量的积累,提高了SOD的活性,提高了细胞保护酶的活性,增加了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了呼吸速率.[结论]4%蔗糖+ 0.08% NaCl+0 01%过磷酸钙+0.01%中药杀菌剂(黄连的乙醇提取液)+0.1 mmol/L NaOH+0.1 mmol/L柠檬酸+ 10 mg/L 6-BA配方达到了延长红掌佛焰苞保鲜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红掌切花的瓶插保鲜液,为红掌种植及筛选保鲜方法提供参考。[方法]以红掌(Anthurium seherzerianum)中的常用切花品种‘热情’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不同的瓶插液配方,处理①:2%二甲基琥珀酰肼+1%8-羟基喹啉硫酸盐(HQS) +0.1%Ca(NO3)2+5%蔗糖;处理②:5%蔗糖+0.1 g/L明矾+10 mg/L6-BA;处理③:4%蔗糖+0.08% NaCl+0.01%过磷酸钙+0.01%中药杀菌剂(黄连的乙醇提取液) +0.1 mmol/LNaOH+0.1 mmol/L柠檬酸+10 mg/L6-BA。并与常用红掌保鲜配方(4%蔗糖+50 mg/LAgNO3+0.05 g/LNaPO4)进行对比,筛选最佳的红掌瓶插保鲜液。[结果]试验中处理①的配方比较简单,不能很好地杀菌,处理②虽然含有一定的碳源和营养,也有杀菌剂,但组成较简单,仍不能很好地满足红掌切花采后各方面生理的需要,以配方③为最佳的瓶插保鲜液,保鲜期为23 d,比对照延长了13 d,观赏期达31 d,比对照延长了18 d,效果显著;且配方③明显地减少了红掌佛焰苞的水分丧失,有利于维持组织的含水量,降低细胞膜透性,抑制膜脂的过氧化作用,减少丙二醛含量的积累,提高了SOD的活性,提高了细胞保护酶的活性,增加了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了呼吸速率。[结论]4%蔗糖+0.08% NaCl +0.01%过磷酸钙+0.01%中药杀菌剂(黄连的乙醇提取液) +0.1 mmol/L NaOH+0.1 mmol/L柠檬酸+10mg/L6-BA配方达到了延长红掌佛焰苞保鲜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3.
红掌苗期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震寰  唐霄铧  白为  卓明  孙婷 《北方园艺》2010,(17):109-111
试验初步探索了5种不同类型的肥料施用对红掌苗期生长的影响,旨在为红掌苗期的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处理D对红掌苗期生长的叶片数、株高、最大叶片叶长及最大叶片叶宽4个指标综合效果最佳,处理E、C次之,处理B和A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94.
盆栽红掌不同阶段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慧敏 《北方园艺》2010,(2):126-128
总结了盆栽红掌从组培苗到上市不同阶段(128孔穴苗阶段、8cm盆阶段、17cm盆阶段)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95.
陈超  王桂兰  邸智勇 《园艺学报》2008,35(10):1484-1490
以红掌叶片诱导出的4类愈伤组织和气生根根段诱导的再生团块为试材,研究糖和蛋白质在愈伤组织衰老与再生团块发生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经石蜡切片PAS和汞溴酚兰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发现,糖主要以颗粒状存在于愈伤组织细胞中,并有明显的围绕核的现象,蛋白质主要集中于细胞核及其周围。糖和蛋白质的含量在黄绿愈伤组织中有明显的从外向内减少的梯度变化;深绿愈伤组织中梯度不太明显。糖在金黄色愈伤组织中含量很低,没有梯度;在褐色愈伤组织中散乱分布。蛋白质含量变化在金黄色愈伤组织中由外层细胞向内层细胞有一定的梯度但不明显;在褐色愈伤组织中没有梯度。刚形成的再生团块的糖和蛋白质含量在由外向内的细胞中有明显的梯度变化,在再生团块膨大生长过程中两者含量少,没有梯度变化。分化期再生团块中的糖主要集中在分裂旺盛的分生细胞团和维管组织周围,蛋白质则集中于分生细胞团的细胞中。在各类愈伤组织和再生团块中均出现各种特化细胞。糖的含量及其梯度变化是愈伤组织和再生团块分化的重要内在条件,蛋白质含量以及核形态是否完整是愈伤组织和再生团块分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96.
红掌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以Toscane等红掌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红掌种子萌发特性。结果表明,红掌种子萌发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且萌发不整齐。基因型不同,红掌种子的萌发率不同。采用直播萌发试验,不同基因型黄种子的最高和最低萌发率相差83.18%。不同成熟度的种子萌发率不同,黄种子萌发率最高,干种子次之,青种子最低。萌发条件对红掌种子萌发有显著的影响,光照12h/d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率,变温条件下红掌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指数比恒温条件下高。  相似文献   
97.
黄单胞菌引致红掌疫病的症状和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描述了近年来海南省儋州市一些红掌栽培地发生的另一种细菌性疫病的危害症状,测定了病原菌的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和寄主范围,将病原菌鉴定为地毯草黄单胞菌万年青致病变种[Xanthomonasaxonopodispv.dieffenbachiae(McClloch&Pirone1939)Vauterin,Hoste,Kersters&Swings1995]。  相似文献   
98.
对来自广东省广州市花卉苗圃场红掌上发生的1种细菌性病害进行了病原鉴定。通过对红掌上分离的病原细菌进行形态观察、染色试验、致病性测定、寄主范围、生理生化性状等常规细菌鉴定技术,结合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红掌细菌性叶枯病的病原菌为地毯草黄单胞菌万年青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pv.dieffenbachiae)。  相似文献   
99.
红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影响红掌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分化的几个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成熟度的外植体,其叶柄愈伤组织诱导率明显优于叶片和花柄.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培养基为MS+2 mg/L 6-BA+0.1 mg/L 2,4-D;芽分化和增殖培养基为MS+1 mg/L 6-BA+0.1 mg/L NAA;生根与增殖同步.  相似文献   
100.
通过不同体积比的粗砂、椰衣、椰糠、花生壳、谷壳的组合对中苗期红掌品种"热情"的处理,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比对中苗期红掌植株的生长以及N、P、K、Ca、Mg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为V椰糠∶V谷壳∶V花生壳=2∶1∶1的栽培基质其各项理化性状更优,且最有利于中苗期红掌的生长及干物质的积累;中苗期红掌地上部及地下部N、P、K、Ca、Mg的利用率之间无显著规律性,但上述元素的积累量也在配方为V椰糠∶V谷壳∶V花生壳=2∶1∶1的栽培基质上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