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8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1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6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柞蚕丝素/丙二醇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开发适用于人工皮肤、创面覆盖等的生物材料,用硫氰酸锂溶液溶解柞蚕丝素纤维,制备不同配比的柞蚕丝素(TSF)/丙二醇共混膜。用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对不同配比共混膜的结构进行表征,并测定其溶失率和分析其力学性能变化。当TSF/丙二醇共混膜中丙二醇的质量分数<30%时,共混膜的聚集态结构主要以α-螺旋结构为主,此时共混膜的溶失率较高,仍有30%左右;随着共混膜中丙二醇的质量分数增加,共混膜的聚集态结构逐渐向β-折叠结构转变,溶失率也随之降低;当共混膜中丙二醇的质量分数达到45%以上时,共混膜基本不溶于水,溶失率<2%。同时,当共混膜中丙二醇的质量分数达到30%时,共混膜的断裂伸长率显著增大,虽然断裂强度有所减小,但即使丙二醇的质量分数达到45%时,断裂强度仍然有20 MPa左右。研究结果显示,丙二醇的加入能显著降低柞蚕丝素膜的溶失率,并改善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2.
柞蚕抗菌肽的分离纯化及杀菌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肠杆菌(E.coli K12D31)诱导的柞蚕(Antheraea pernyi)蛹血淋巴,经加热处理后,进行CM-Sepharose阳离子交换层析,FPLC Pep RPC反相柱及HPLC Hi-Pore C18反相柱层析,纯化得到一类抗菌肽。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400,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其富含赖氨酸、丙氨酸和甘氨酸,摩尔分数分别为18.6%、15.5%和13.6%,不含甲硫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和组氨酸。抗菌谱表明该肽对多种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3.
噬菌体用于柞蚕空胴病生物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柞蚕链球菌噬菌体对作蚕空胴病进行生物防冶的结果证明:用噬菌体卵面消毒具有明显的效果,而用钠一噬菌体其效果更为明显,对蚕卵的孵化率无明显影响。大面积生产鉴定证明:蚕茧的产量可增产4倍。方法简便、安全、有效,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54.
蚕蛹油的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超临界CO2萃取的蚕蛹油为原料,通过气相色谱对蚕蛹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得超临界CO2萃取的蚕蛹油脂肪酸组成为:α-亚麻酸54.51%、油酸10.69%、亚油酸8.46%、棕榈酸1.74%、硬脂酸5.17%、软脂酸18.63%。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75.4%,功能性成分α-亚麻酸的含量高达72.3%。  相似文献   
55.
研究了甲醛制剂(福尔马林液)和含氯制剂(漂白粉液)对蚕粪、地表层土、蚕体、蛹体、蛾体内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孢子的消毒效果。结果表明福尔马林液的消毒效果明显优于漂白粉液的消毒效果。但是在养蚕生产常规消毒条件下,两种消毒药剂对蚕体、蛹体、蛾体、深处土层、蚕粪(除福尔马林液外)中微孢子虫孢子均没有彻底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56.
柞蚕微孢子虫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柞蚕微孢子虫孢子液直接免疫家兔获得柞蚕微孢子虫多克隆抗体后,分别采用双抗夹心法和竞争法制作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建立能简便、快捷、准确诊断柞蚕微粒子病的柞蚕微孢子虫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法。双抗夹心法和竞争法分别是将柞蚕微孢子虫多克隆抗体与25 nm和17 nm的胶体金颗粒结合并固定在金标垫上,然后均将羊抗兔二抗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质控点(C),但是2种方法制作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反应模式不同:前者是以柞蚕微孢子虫多克隆抗体作为检测点(T),而后者以柞蚕微孢子虫孢壁蛋白作为检测点(T)。2种方法制作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检测时间均为10 min,检测灵敏度为0.8×107个/mL,与柞蚕血淋巴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操作简单,其中,以双抗夹心法制作的试纸条显色更清晰,结果更可靠,更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7.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蚕蛹油中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蚕蛹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分析蛹油的脂肪酸成分.经NIST质谱数据库检索和文献对照共检出8种成分.用面积归-法测出八种成分的含量,其结果表明蚕蛹油中脂肪酸的组成有豆蔻酸(0.20%)、花生四烯酸(0.27%)、软脂酸(16.84%)、棕榈油酸(2.40%)、硬脂酸(2.35%)、亚麻...  相似文献   
58.
不同培养基培育蛹虫草中的虫草素和腺苷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涛  张龙  王兵  申鸿 《蚕业科学》2011,37(6):1117-1122
虫草素和腺苷是蛹虫草的重要活性成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培养基培育蛹虫草中的虫草素和腺苷含量,筛选能生产高品质蛹虫草的培养基。测定结果表明,用不同培养基培育的蛹虫草子实体中,其虫草素和腺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表现为粳米+家蚕蛹浸提液培养基>糯米+家蚕蛹浸提液培养基>粳米培养基>糯米培养基,其中用粳米+家蚕蛹浸提液培养基培育蛹虫草子实体中的虫草素和腺苷质量比分别高达15.37 mg/g和39.96 mg/g。此外,相同培养基培育的蛹虫草子实体、菌丝体和培养基质中的虫草素与腺苷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总体表现为子实体>菌丝体>基质。试验结果表明,粳米培养基中添加家蚕蛹浸提液可显著提高蛹虫草中的虫草素和腺苷含量。  相似文献   
59.
为研究草地贪夜蛾在玉米田周围杂草上的生长发育情况,对草地贪夜蛾田间防控提供参考,本研究在(28±1)℃,相对湿度(70±5)%,光周期L∥D=16 h∥8 h的人工气候箱条件下,选用玉米Zea mays及玉米田常见的主要杂草扁穗雀麦Bromus catharticus、白花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探究了草地贪夜蛾在这4种植物上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蛹重以及卵的孵化率、1~3龄幼虫对4种植物的选择性等。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在4种植物上均可完成整个世代的生长发育。其中三叶鬼针草处理的草地贪夜蛾幼虫期和蛹期最长,分别为15.97 d和8.33 d;三叶鬼针草处理下草地贪夜蛾蛹重为107.90 mg,显著低于其他3种植物处理的蛹重(P<0.05),玉米、白花三叶草、扁穗雀麦处理的蛹重分别为243.50、239.97、235.80 mg;草地贪夜蛾在4种植物上产卵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白花三叶草上最高,为2302粒,三叶鬼针草上最低,为827粒;草地贪夜蛾1~3龄幼虫在玉米、扁穗雀麦和白花三叶草上的发育适合度高于三叶鬼针草。草地贪夜蛾在玉米田周围常见3种杂草上可完成生长发育,在防治草地贪夜蛾时,玉米收获后应尽快清除田边杂草,以减少第二季或者次年玉米上的种群基数。  相似文献   
60.
为明确柞蚕Antheraea pernyi灰卵(工厂化繁育赤眼蜂过程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感病寄主卵)对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寄生选择与适应性及其繁育子代蜂寄生能力的影响,以柞蚕灰卵作为供试寄主,健康卵作为对照,在无选择和双向选择条件下研究松毛虫赤眼蜂对其的寄生选择与适应性,并比较灰卵和健康卵繁育的子代蜂对0、1、2、3日龄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卵的寄生能力。结果表明,在无选择条件下,松毛虫赤眼蜂在灰卵上的寄生率、羽化率、单卵出蜂数和总蜂数分别为30.0%、54.1%、39.3头和48.7头,而在健康卵上分别达到96.0%、93.0%、82.5头和96.8头。在双向选择条件下,松毛虫赤眼蜂在灰卵上的寄生率、羽化率、单卵出蜂数和总蜂数分别为33.3%、27.1%、24.7头和52.2头,而在健康卵上分别为68.0%、86.3%、60.6头和74.2头。在无选择和双向选择条件下,松毛虫赤眼蜂在灰卵和健康卵上的发育历期和后代雌性比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灰卵繁育的子代蜂对1、2日龄米蛾卵的寄生数则显著低于健康卵繁育的子代蜂,且后者对米蛾卵的寄生数随着米蛾卵日龄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而灰卵繁育的子代蜂对0、3日龄米蛾卵的寄生数要显著高于1、2日龄的。表明柞蚕灰卵会对松毛虫赤眼蜂的寄主选择与适应性以及子代蜂的寄生能力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