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45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3篇
  28篇
综合类   288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沙地云杉座水覆膜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4年到2006年,通过3 a对沙地云杉2 a、3 a和4 a生苗木的田间座水覆膜试验,结果表明:座水覆膜可以明显地提高土壤温度,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土壤温度平均提高2℃,土壤含水量平均提高1.87%~2.36%。2 a、3 a和4 a生苗木造林成活率比对照分别提高25%、21.4%和23.8%,苗木高生长量比对照分别提高26%、44%和22%。  相似文献   
82.
厉月桥  吴志庄  李刚  王守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927-12930
[目的]研究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年生长规律、生物量特征及种间差异。[方法]通过对同一环境条件下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生长和生物量性状指标的测定、分析,研究2树种幼苗年生长规律、生物量特征及种间差异。[结果]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苗高、地径年生长规律十分相似,幼苗苗高年生长规律总体上呈"S"型曲线生长,而地径的年生长过程表现为先快后慢的生长规律;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苗高、地径均以春末夏初生长最快,但前者速生期略晚于后者。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苗高生长量分别为12.23和12.29cm,主根长分别为35.71和34.20cm;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均以侧根数目在"0~5根"组别的幼苗比例最大,分别占总苗数的45.45%和58.97%;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在苗高、主根长、苗高/主根长、侧根数、根径粗5个性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蒙古栎幼苗单株生物量均值是辽东栎幼苗的1.47倍;蒙古栎与辽东栎幼苗各器官中生物量均为根部〉叶部〉茎部,2者种间幼苗生物量在各器官中的分布比例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研究可为蒙古栎与辽东栎种间遗传分化、苗期抚育管理及过渡区造林树种选择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3.
东北东部山地樟子松生长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解析木资料分析了东北东部山地樟子松生长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影响樟子松生长的最主要气候因子为降水量、树高总生长量和逐年生长量及直径和村积的逐年生长量与降水量都是显著正相关关系,即在东北东部山地范围内、降水量越大,樟子松生长越好;(2)在15~20a之前的幼龄阶段,≥10℃积温对樟子松生长的影响也比较大,而在15~20a之后、≥10℃积温成为次要因子;(3)除当年一些气候因子(以降水量为主)对樟子松树高、直径和材积的年际生长量有重要影响外.前1年许多气候因子.特别是与营养积累有关的气候因子(如降水量、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等),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大栗鳃金龟成虫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6种杀虫剂对大栗鳃金龟Melolontha hippocastani mongolica Ménétriés成虫进行室内药效试验,筛选出8%氯氰菊酯微胶囊剂、10%联苯菊酯乳油、3%高渗苯氧威乳油和45%马拉硫磷乳油4种有效杀虫剂,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药48 h后8%氯氰菊酯微胶囊剂400倍液、800倍液,45%马拉硫磷3 000倍液,10%联苯菊酯乳油3 000倍液防治效果均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85.
Functional analysis of cold-inducible cDNA clones in the legume 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  相似文献   
86.
蒙古黄榆优良无性系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城地区可选择的蒙古黄榆优良无性系为向海保护区的022、024、025、037、039、043、044,河北省丰宁县的丰1、丰2、丰3,黑龙江省防护林研究所的防4。表现较好的无性系遗传增益为树高5.8%。胸径11.9%,干形2.2%。优良无性系单位面积蓄积比实生林提高36.8%。  相似文献   
87.
四合木种子特性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就蒺藜科的四合木种子进行了千粒重,吸水增重率,发芽率,生活力,活力五项测定,并分析了测定结果与方法,得出了很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88.
以樟子松种子小蜂成虫(Eurytoma sp.)为材料,观察了小蜂成虫的交尾习性及其寿命与补充营养的关系。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雌雄成虫对叔丁胺、4-羟基-2-丁酮、1,2-二氯乙烷、异辛烷、1,3,5-环庚三烯5种标准化合物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在5种挥发物3个体积分数(0.02%、0.02%和2.00%)中,雌成虫选择率最高的为叔丁胺(选择率达66.67%),其次为1,3,5-环庚三烯;而雄成虫选择率最高的为1,3,5-环庚三烯(选择率达63.33%),其次为叔丁胺和1,2-二氯乙烷。雌雄成虫对5种挥发物质的触角电位(EAG)反应结果表明:雌成虫均对2%的叔丁胺的EAG反应最强(反应值为0.186 4),而雄成虫对2%的1,2-二氯乙烷的EAG反应最强(反应值为0.292 2)。雌成虫对1,2-二氯乙烷的反应呈随体积分数增加而增强的趋势,雄成虫对1,2-二氯乙烷和1,3,5-环庚三烯的反应也表现为随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89.
以人工林樟子松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樟子松单板解剖构造与染色效果的相关指标,对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确定了影响木材染色效果的主要解剖因子。结果表明,解剖因子与其各染色效果指标间的复相关系数在0.573~0.786。影响樟子松木材染色效果的主要解剖因子为管胞比量、木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和晚材管胞长度等。  相似文献   
90.
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是黄河下游沉积沙粒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寻求适宜沙地的树种和造林技术,榆林市在不同立地类型上营造樟子松示范林,并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总结出了适应全市樟子松造林技术,解决了榆林沙区樟子松大面积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