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2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85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104篇
  236篇
综合类   701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39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64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通过对107国道两侧环境空气中NO2浓度的监测和数据分析,得出NO2浓度分布与距离呈负相关关系,与车流量呈负相关关系,绿化带对NO2有吸收、隔挡作用,而且在一定风速段内其吸收净化作用随风速的加大而有所降低。在没有绿化带的地段,NO2浓度分布随风速加大而降低;有了绿化带的吸收、隔挡作用,当风速变化在0~2.5m/s时,绿化带内区域NO2浓度分布随风速加大而增高。  相似文献   
982.
基于神经网络的汽油HCCI发动机空燃比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均质压缩燃烧(HCCI)在控制上存在难点,其中关键是基于循环的空燃比实时控制.HCCI汽油机没有能直接表征发动机每循环进气量的参数,因此,采用动态递归神经网络(Elman网络)预测HCCI发动机每循环的进气量.通过氧传感器闭环和瞬态工况中的油膜补偿,实现对HCCI发动机的稳态及瞬态工况下空燃比的精确控制.试验表明:汽油HCCI发动机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及空燃比控制策略能满足HCCI发动机实时控制的需求.  相似文献   
983.
几何参数化计算的柴油机冷却风道键合图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柴油机散热系统的空气流量及空气流速分布规律,以研究散热性能和风扇风道几何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风扇风道几何尺寸参数化计算的冷却风道键合图模型.通过分析风扇的尺寸和空气动力性能,应用键合图方法分析风扇风道的功率损失,建立了系统模型,系统模型参数均为元件几何参数及空气特性参数,提出了散热器出风口风速分布预测方程,实现了以风扇转速为输入的散热器风道的流量计算及出风口风速分布预测.样机的现场风速测量实验表明.风速分布预测的误差均值为0.87%,误差方差为0.005 2,风扇风道流量模型可作为冷却系统空气流量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984.
本试验选择严重工业氟污染区的召沟,有马骨质疾病但无氟污染区的西湾以及既无氟污染又无骨质疾病的元山作试点,各点选择山羊9~10只,选自召沟的为有明显氟病症状的病羊,其余两点的为健康羊,通过测试各点牧草及试验羊骨、肝、肾等组织中氟、钙、磷、镁、钡、锶、锰、镉、铅9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根据召沟点牧草氟污染的严重程度,单独氟的作用,也足以引起家畜重度氟病。牧草中磷含量不足,钙、磷比例达到8∶1,更促使骨、牙病变的加重。3个点牧草含铅量均偏高,召沟点病羊骨铅高于对照组羊,但肾含铅量未达中毒水平,说明有轻度铅污染。其它元素无超量现象。  相似文献   
985.
[目的]探讨活毒疫苗中禽白血病病毒污染的检测方法.[方法]随机抽取安徽省鸡群使用的国内外活毒疫苗,使用对禽白血病病毒(ALV)群特异性p27抗原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同时根据禽白血病痛毒各亚群保守的pol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检测.[结果]7个国内公司鸡传染性法氏囊B87株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某国外公司鸡痘、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检测结果呈阳性,某国内公司为阳性.鸡新城疫lasota株共检测疫苗35份,检出率达28.57%.ELISA检测结果与PCR结果相一致.[结论]使用p27抗原ELISA检测试剂盒和PCR法均可作为活毒疫苗中ALV污染检测的有效方法,说明活毒疫苗中ALV污染是ALV传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86.
试验在CO2加富,气温为40~45℃条件下,将空气湿度设置为(95±5)%(L1),(75±5)%(L2)和(55±5)%(L3)3个处理,研究了空气湿度调控对大棚嫁接黄瓜逆境生理的影响,以期为大棚黄瓜越夏高产栽培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3个处理黄瓜叶片中的渗透调节物质均呈增加趋势,即丙二醛含量L2,L3呈增加趋势,而L1则呈先增后降趋势变化;细胞膜透性L2,L3呈增加趋势,L1则呈降低趋势变化;保护酶活性L1,L2呈增强趋势,而L3则呈先增后降趋势变化。不同的空气湿度处理中,随着处理湿度的升高,黄瓜叶片中的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含量、保护酶活性和细胞膜透性均呈降低趋势,表现为L1﹤L2﹤L3,在处理第24天时,L1比L2,L3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降低了17.23%和18.61%,脯氨酸含量分别降低了51.28%和70.72%,可溶性糖含量分别降低了24.02%和37.21%,丙二醛含量分别降低了43.44%和55.28%,细胞膜透性分别降低了74.46%和74.4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降低了41.88%和38.19%,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降低了61.21%和67.3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降低了27.80%和39.45%。说明在CO2加富和空气湿度为(95±5)%处理下,植株遭受的逆境胁迫较小,强化了高温管理大棚嫁接黄瓜抵御逆境胁迫的能力,降低了逆境胁迫的程度,缓解了逆境伤害。  相似文献   
987.
大豆和玉米生长对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盆栽试验条件下大豆和玉米生长期间的土壤N2O排放。种大豆土壤的N2O排放总量是相同条件下裸土排放总量的5.9倍,在大豆出苗后89 d里,种豆土壤的N2O排放平均速率显著低于裸土,此后种豆土壤的N2O排放速率显著高于裸土,种豆土壤N2O排放总量的93%发生在只占全生育期24%的成熟衰老期。种玉米土壤的N2O排放峰值出现在玉米出苗后13 d,而裸土的N2O排放峰值出现在玉米出苗后81 d,裸土的N2O排放总量是种玉米土壤N2O排放总量的13.5倍;种玉米土壤N2O排放主要发生在前一半时期里,而裸土的N2O排放主要发生在后一半时期里。无论在大豆还是玉米生长期间,裸土的N2O排放速率均与气温呈极显著的正指数相关,而种豆土壤的N2O排放速率与气温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种玉米土壤的N2O排放速率与气温没有显著相关性。由此可见,植物生长和植物类型不仅影响土壤N2O排放的数量,也影响土壤N2O排放与温度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988.
陕西规模化猪场猪粪与饲料重金属含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测定了陕西省11个地区64家规模化养猪场中64个育肥猪饲料和相应的猪粪样品中Cu、Zn、Cr、Ni、As、Pb和Cd等元素的含量,并评估了其潜在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饲料和猪粪中均含有大量Cu、Zn、Cr、Ni、As、Pb和Cd等,并以Cu和Zn含量最高;饲料中Cu和Zn平均含量在38.33~805.61mg/kg和90.69~1208.19mg/kg之间,猪粪中Cu和Zn平均含量在78.99~1543.28mg/kg和68.72~3011.72mg/kg之间;陕西育肥猪饲料中重金属已经超出国家标准中的浓度限值,其中Cr、Cu、Zn、As、Pb和Cd的最高超标倍数分别为5.44、134.27、10.98、60.08、7.67和110.86,饲料是猪粪重金属的主要来源;限制陕西省规模化养殖场猪粪农用的主要因素是Cu、Zn和Cd含量。估算表明,安康、商洛和杨凌地区猪粪农田施用不足100年土壤Cu或Zn即超标,陕西农田土壤Cd在18.3~99.3年后即达到容许量。  相似文献   
989.
气化剂配风工艺的改变可对气化过程中炉内温度产生影响,经过对比测温实验得到中心管配风工况下床层温度高于双层配风工况。应用Fluent软件对不同配风工艺下气化炉压力场进行模拟分析,根据燃烧学理论找出热解层压力对气化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气化剂中心管供给降低了气化炉热解层区域压力,且该工况下床层压力分布较均匀。热解层压力降低可增加挥发分析出量,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炉内温度,从床层压力角度诠释了气化炉实验结果,最后通过误差分析方法检验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0.
空气流速对温室地下蓄热系统加温时热湿传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温室地下蓄热系统换热管道空气流速对其加温运行时热量交换和水蒸气迁移的影响,测试了该系统以不同换热管道空气流速蓄热后,夜间加温时换热管道进出口空气温度与湿度、地坪温度、室外温度,计算了换热管道进出口处空气的含湿量、焓、蓄热功率.结果表明,在冬季晴朗的天气下,系统以0.6、1.0、1.5、2.0、2.5、2.8 m/s的换热管道空气流速白昼蓄热后,夜间以与蓄热时相同的空气流速加温时,温室内低温高湿空气流经换热管道后,温度、焓显著增加,相对湿度明显降低,加温功率随换热管道流速增加而增加,平均加温功率分别达1.0、1.6、3.2、6.4、7.2、7.7 kW;当换热管道空气流速小于2 m/s时,加温效果不显著;当换热管道空气流速大于2.5 m/s时持续加温能力差;在满足作物夜间生长所需温度条件时,应以2.0 m/s的换热管道空气流速加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