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86篇 |
免费 | 218篇 |
国内免费 | 27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84篇 |
农学 | 413篇 |
基础科学 | 72篇 |
211篇 | |
综合类 | 2299篇 |
农作物 | 400篇 |
水产渔业 | 80篇 |
畜牧兽医 | 313篇 |
园艺 | 188篇 |
植物保护 | 1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32篇 |
2022年 | 47篇 |
2021年 | 54篇 |
2020年 | 51篇 |
2019年 | 50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71篇 |
2016年 | 108篇 |
2015年 | 88篇 |
2014年 | 147篇 |
2013年 | 147篇 |
2012年 | 222篇 |
2011年 | 243篇 |
2010年 | 248篇 |
2009年 | 256篇 |
2008年 | 253篇 |
2007年 | 289篇 |
2006年 | 354篇 |
2005年 | 264篇 |
2004年 | 202篇 |
2003年 | 181篇 |
2002年 | 156篇 |
2001年 | 131篇 |
2000年 | 115篇 |
1999年 | 94篇 |
1998年 | 75篇 |
1997年 | 75篇 |
1996年 | 67篇 |
1995年 | 55篇 |
1994年 | 51篇 |
1993年 | 51篇 |
1992年 | 51篇 |
1991年 | 60篇 |
1990年 | 30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31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了解高寒地区燕麦人工草地在燕麦品种、施肥措施和混播水平下土壤碳氮储量潜力及垂直分布动态,为高寒地区燕麦人工草地建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4个燕麦品种(A1:青燕1号,Avena sativa cv. Qingyan No.1;A2:林纳,A. sativa cv. Lena;A3:青海444,A. sativa cv. Qinghai 444;A4:青海甜燕麦,A. sativa cv. Qinghai)、4个施肥水平(B1:不施任何肥料,CK0;B2:尿素75kg/hm2+磷酸二铵150kg/hm2,IM;B3:有机肥1500 kg/hm2,OM;B4:尿素37.5 kg/hm2+磷酸二铵75 kg/hm2+有机肥750 kg/hm2,IM+OM)和4个箭筈豌豆混播水平(C1:0 kg/hm2;C2:45 kg/hm2;C3:60 kg/hm2;C4:75 kg/hm2)的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L16(45)],在燕麦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乳熟期和收获后期研究了3个因素对高寒区燕麦人工草地土壤C、N储量的影响极其垂直分布特征,为高寒区燕麦人工草地土壤固C、固N潜力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品种、施肥和混播均显著影响了燕麦人工草地土壤C、N储量。3个因素在作物生长期对土壤C储量的积累的影响大小表现为施肥>混播>品种,收获后期表现为混播>施肥>品种;各时期对土壤N储量的影响大小均表现为施肥>混播>品种。采用尿素37.5 kg/hm2+磷酸二铵75 kg/hm2+有机肥750 kg/hm2的施肥处理,混播75 kg/hm2箭筈豌豆建植的燕麦人工草地土壤C、N储量最高。施肥措施造成燕麦人工草地各时期不同土层间土壤C、N储量的差异。在3种措施影响下燕麦人工草地0~50cm土层土壤C、N储量潜力分别为176.78 t/hm2和11.78 t/hm2。土壤C、N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逐渐下降,0~20cm土层土壤C、N储量显著高于其它土层。 相似文献
22.
地方茶叶品牌个性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茶叶生产和消费的大国。茶叶在中国不少省份的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和出口创汇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营销能力和加工水平的限制,各地方茶叶一直以来只停留在初加工层面,长时间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随着近年来茶叶品牌意识的觉醒,实施品牌战略成为国内各级政府和众多茶叶企业的首要选择。品牌个性是品牌的灵魂,对地方茶叶企业品牌战略中品牌个性缺失的状况进行了分析,从地方茶叶品牌定位、品牌设计、品牌传播推广等方面,探讨了茶叶品牌个性的塑造。 相似文献
23.
为进一步研究烟草黑胫病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在相同的田间条件下,以烤烟‘红花大金元’(以下简称‘红大’)、‘K326’和‘云烟85’品种为材料,比较了不同烤烟品种的生理指标、黑胫病发病率和相关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红大’品种的黑胫病发病率、病情指数最高,‘K326’次之,‘云烟85’最低;‘云烟85’的POD、PPO、CAT抗性酶活性和总酚、类黄酮含量接种时最高,且增加量最大,‘K326’次之,‘红大’最小;PPO、CAT、POD活性和类黄酮、总酚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4.
探讨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为黄瓜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选择5份黄瓜自交系材料作为母本,6份黄瓜自交系材料作为父本,按半双列杂交法配制出29个杂交组合,对11份黄瓜自交系材料的7个数量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分析和聚类分析,并研究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数量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杂种优势,其中株高、结瓜数和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最为明显,而单果重、主蔓20节内雌花数、果实长和果实粗的杂种优势比较微弱。11份黄瓜自交系被分为3大类群,地理远近与遗传距离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结瓜数的中亲优势指数和杂种优势指数、果实长和果实粗的中亲优势指数及单株产量的超亲优势指数与亲本遗传距离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株高、单株产量的中亲优势指数和杂种优势指数与亲本遗传距离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大部分数量性状的杂种优势都随着遗传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在进行黄瓜种质资源评价时,不能以地理关系作为唯一标准;在进行黄瓜杂交育种时,可根据育种目标,适当选择较大的遗传距离来获得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25.
杂草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德兴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7,(4)
杂草的形成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形成机制与杂交,特别是渗入杂交(inerogressire hybridization)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无融合生殖(apomixis)、染色体加倍或减少也都是杂草形成的重要方式。 本文还从自然和人工选择讨论了杂草不同生活习性的形成,并分析了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对环境的适应和环境对杂草的选择;自花传粉对杂草后代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性;杂草中种子大小的选择意义化及人工选择所产生的拟态种(mimicus)对环境适应的特点。 最后,还讨论了受人工干扰生境的变化和杂草在这变化环境中的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26.
27.
苦瓜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用苦瓜3 个差异显著的自交系为材料, 通过自交、杂交和回交, 获得两个杂交组合(ZH967281 ×G968031 和ZH961123 ×G968031) 的亲本、F1 、F2 、B1 和B2 各世代, 按照数量遗传学理论对其6 个世代群体的第1 雌花节位、单株坐果数、单果质量、果长、果径、果肉厚的遗传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6 个经济性状的遗传均符合加性- 显性效应模型, 且均以加性效应为主。第1 雌花节位、单株坐果数、单果质量、果长、果径在遗传中表现部分性, 有倾大值亲本的现象。果肉厚表现倾小值亲本的负向超显性。第1 雌花节位、单株坐果数、单果质量、果长、果径、果肉厚的狭义遗传力依次为69. 23 %、61. 94 %、61. 46 %、76. 18 %、28. 98 %和35. 09 %。 相似文献
28.
29.
高山草地的光谱反射特征及其估产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祁连山东段高山草地中5种植物群落的光谱反射特征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1)草本植物和灌木种群的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波段上无显著差异,但在近红外波段存在显著差异;2)土壤背景和测试仪器高度对群落的光谱反射产生显著影响;3)植物生长盛期,可用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差异来区分草地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4)草地植物群落的地上植物量与几种变换的植被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的非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30.
水稻品种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9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经方差分析,估算了10个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①9个品种诸性状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广义遗传力以生育期、抽穗日数最高,每株穗数、结实率较低。②相关和通径分析以每穗粒数、穗粒重、株高和穗长对产量贡献较大,故选用亲本时应注重考虑大穗、穗粒数和粒重,同时兼顾株高是粳稻高产育种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