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9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302篇
林业   76篇
农学   236篇
基础科学   512篇
  712篇
综合类   4603篇
农作物   126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79篇
园艺   63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381篇
  2013年   352篇
  2012年   508篇
  2011年   630篇
  2010年   506篇
  2009年   515篇
  2008年   512篇
  2007年   502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方法,对湖南省1997~2002年的农业运输机械事故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计算结果是:拖拉机拥有量与事故起数的关联度最大;事故起数关联度最大的是机械故障;驾车3年以上的驾驶员是事故发生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62.
63.
针对大型检索表为表示的专家知识体系,研究提出了一套可重用的、实用性强的系统设计方法,建立了荔枝虫害诊断专家系统(LDS)。经生产示范应用表明:实现了人机操作界面直观、明了,降低了客户端的专业要求,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还对系统所构造的人机界面、知识存储结构设计和控制策略给出实践示例。  相似文献   
64.
采纳行为作为创新技术在组织中应用与实施的首要步骤,对于保证后者的效果十分重要。借助近年来在技术采纳领域被广泛应用的TOE研究框架,以影响中国农业企业创新技术采纳的各类因素为研究对象,从创新技术特性、企业组织特性和外部环境特性3个方面科学地归纳出技术的感知收益、成本、相容性和组织的集权化、正规化、企业规模、高层主管的创新特性以及外部环境中竞争压力、政府的推动作用、已采纳者的影响等10项指标,不仅丰富了农业技术采纳理论,而且对于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实践也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5.
研究人民公社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与绩效,是为了分析人民公社制度得以长期维持的原因,以期为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启示与借鉴。文章在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实证描述与规范研究分析方法,探讨人民公社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的演进、特征、变迁的原因、内在缺陷以及制度绩效,研究表明,人民公社阶段农地产权严重残缺、缺少激励机制、组织管理费用高昂,这种制度安排实际上一开始就处于非均衡状态,依靠国家主流的意识形态和超经济强制来维持,致使人民公社阶段农地产权制度效率低下。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约束放松,获取存在于人民公社制度之外的巨大外部利润,推动了农地产权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66.
加入WTO后,国内农机市场进一步开放,国际农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竞争核心是产品的质量、价格和服务水平。农机市场的变化必然对农机工业产生影响。我国农机工业应加强全球一体化发展研究,为推动农业机械化事业做贡献。  相似文献   
67.
棉秆粉碎收获机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新平 《农业机械学报》2003,34(4):60-62,56
利用旋转甩刀的切割及冲击作用对棉秆进行粉碎,并利用甩刀高速旋转产生的惯性和气流对粉碎的棉秆进行抛送。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探讨,对棉秆粉碎收获机的基本原理、主要部件及技术参数,尤其是甩刀转速进行分析、设计,设计了与中型拖拉机配套的棉秆粉碎收获机。  相似文献   
68.
基于粗糙集与神经网络的农机化发展水平评估方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在分析现有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粗糙集理论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简化体系和评价方法。实例表明 ,约简后的指标体系可以获得原有指标体系的分类结果 ,但比原有模型少了 6 0 %的指标 ,大大减少了信息的需求量 ,为农机化水平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9.
讨论基于产品数据管理(PDM)犁的智能CAD设计系统基本框架及其3个组成部分:设计专家系统、产品数据管理和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了各部分的功能和技术实现,设计专家系统用于犁的参数化设计过程中参数的选择和装配图装配合理性的判断,PDM主要管理犁的辅助设计相关的数据和文件以及专家系统知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集成专家系统和产品数据管理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开发。  相似文献   
70.
Asia's Green Revolution of the 1960s and 1970s has largely bypassed West Africa, and “modern” (high-yielding, input responsive) germplasm for staple crops has found comparatively little adoption, except for systems that are have good access to markets and sufficient water resources. It is unlikely, however, that breeding objectives conserving traditional crop characteristics as found in extensive systems would have been more successful. The authors identify systems caught in the agricultural transition from subsistence to intensified, market-oriented production as the most important target for crop improvement, and provide examples of new breeding objectives for cowpea, sorghum and upland rice. In each of these cases, breeders, with the help of physiologists, have developed innovative plant-type concepts that combine improved yield potential and input responsiveness with specific traditional crop characteristics that remain essential during the agricultural transition. In the case of cowpea, dual-purpose varieties were developed that produce a good grain yield due to an erect plant habit, then produce new leaves enabling a second harvest of green foliage. For upland rice systems that are limited by labour (mainly needed to control weeds that abound due to shortened fallow periods), a weed competitive plant type was developed from Oryza sativa × Oryza glaberrima crosses. Lastly, sorghum breeders who had previously deselected photoperiod sensitivity are now re-inserting sensitivity into plants having “modern” architecture, in order to allow for flexible sowing dates while maintaining an agro-ecologically optimal time of flowering near the end of the wet season. The ecophysiological basis of these plant types, their place in current and future cropping systems, as well as the problem of under-funding for their realisa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