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85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171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41.
目的研究刺五加叶不同部位在不同浓度下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评价法和测定还原性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刺五加叶的总提液、10%、30%和50%大孔吸附树脂醇洗脱部位在不同浓度下的抗氧化能力。结果刺五加叶不同部位抗氧化活性的强弱顺序为:30%部位>10%部位>总提液>50%部位,随着各部位浓度的增加,抗氧化能力增强。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模型中,在浓度为0.64mg/mL时,30%的部位对ABTS+DPPH自由基模最大清除率分别达到99.541%、95.331%,与同浓度VC的清除率接近,其次浓度0.64mg/mL的10%部位的最大清除率分别达到96.324%、88.033%。在还原性法测定中30%部位在浓度为0.64mg/mL时,吸光度为2.269,与VC较接近,同浓度时10%部位的吸光度为2.155,次于30%部位。结论刺五加叶抗氧化能力较好,各种评定方法结合分析,其30%部位最好,可以开发为抗氧化剂,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刺五加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
采用RT-PCR和RACE法克隆了刺五加鲨烯合酶基因2(squalene synthase gene 2,SS2)cDNA的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JN714465)。该序列全长1 463bp,其中5’端非翻译区长10bp,3’端非翻译区长208bp,开放阅读框长1 245bp,编码414个氨基酸。该蛋白具有1个Trans_IPPS_HH保守区域、2个鲨烯合酶和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特异性识别区域及2个跨膜区。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蛋白与五加科其它植物SS的一致性均大于90%,与刺五加SS1的一致性为91.79%。  相似文献   
43.
短柄五加蒸腾作用及其与生理生态因子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岳春雷  江洪  朱隐湄 《林业科学》2003,29(2):158-161
水分是植物生长和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 ,因此对植物蒸腾作用特征及与环境因子关系的探讨一直是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短柄五加 (Acanthopanaxbrachypus)是分布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濒危灌木树种 ,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目前 ,已有关于短柄五加无性系种群生长和生殖生物学特征的报道 (田国伟等 ,1 998;王仲礼等 ,1 997;1 998a ;1 998b ;1 999;岳春雷等 ,2 0 0 1 ) ,但对其生理生态学的研究尚为空白。本文通过对短柄五加在林下和开阔地两种生境下的蒸腾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的比较研究 ,旨在从植物水分…  相似文献   
44.
魏书琴  刘俊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530-9531
[目的]筛选对刺五加黑斑病菌具有抑菌效果的药剂。[方法]用11种药剂在2 500、1 250和833 μg/ml 3种浓度条件下分别对刺五加黑斑病菌进行处理,研究不同药剂和稀释浓度对刺五加黑斑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不同药剂和稀释浓度对刺五加黑斑病菌的抑菌效果影响很大,其中10%世高水分散剂、30%福嘧霉悬浮剂、50%扑海因WP和20%黑星叶霉唑超微WP对刺五加黑斑病的抑菌效果最佳,在各浓度处理条件下的抑菌率均为100%;3%多抗霉素WP的抑菌效果也很好;50%菌安利WP在浓度为2 500 μg/ml时,75%达科宁(百菌清)WP在浓度为1 250 μg/ml时,对刺五加黑斑病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他药剂对刺五加黑斑病的抑制作用不大。[结论]在11种药剂的3种浓度处理中,筛选出5种对刺五加黑斑病菌具有较明显抑制作用的药剂。  相似文献   
45.
通过建立刺五加药用植物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为刺五加质量控制和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刺五加药用植物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葡萄糖标准曲线为A=0.0133C-0.0025,R2=0.997 5,刺五加多糖含量为2.40%。该方法精密度良好,反应产物在2 h内吸光值稳定,平均回收率为99.1%。  相似文献   
46.
气候变化对我国刺槐、紫丁香始花期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该文探讨了1963—1988年间北京地区刺槐、紫丁香始花期对气温、日照及降水变化的响应以及我国不同地区这两种树木始花期与不同时段气温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临近始花期,气温对始花期早晚的影响最显著,日照次之,降水量最弱.气温升高、日照时数增加,始花期提前;而降水量增加,始花期推迟.气温对始花期产生影响的时段主要集中在春季及冬末,影响最显著的时段是始花前2~8旬,即从2月上旬到始花日期之间的时段.春季气温越高,始花期越早,而上年夏、秋、冬季的气温对始花期没有显著性影响.不同地区,春季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及最低气温对始花期均有影响,一般而言,最高气温的影响最强,而最低气温的影响最弱,这3种气温的升高使始花期均有提前的效应.  相似文献   
47.
采用平板纸片法测定药用植物刺五加内生放线菌菌株13-12发酵液抑菌活性及稳定性;PCR扩增、克隆并测序分析菌株活性物质合成相关功能基因;并通过生理生化、培养特征及16SrRNA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菌株13-12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草分枝杆菌、MRSA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4~20℃、pH6.0~8.0及光照48h条件下发酵液抑菌活性稳定;菌株基因组含有NRPS、Halo基因;通过菌株表型特征及分子特征初步鉴定该放线菌为游动单胞菌属(Planomonospora)有效发表种球形浮游动单胞菌(Planomonospora sphaerica)的一个菌株。菌株有合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等多种活性物质的潜能,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刺五加根尖的压片技术。[方法]以刺五加幼苗根尖为试材,通过压片试验研究取材时间、预处理液浓度、预处理时间、固定和保存、解离时间和染色条件对根尖压片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取材时间为9:30~10:30和13:30~14:30;用0.10%秋水仙素处理2.5和3.0h的材料的中期和前中期细胞增多;固定根尖2.0~4.0h对后续操作没有显著影响;60℃下解离10min以上根尖的细胞膜破裂较多,解离8min以下的根尖的细胞壁没有破碎,镜下观察细胞呈方形,无膨胀。室温下解离15min以上和12min以下的解离效果都不理想。室温下用1mol/L盐酸解离根尖15rain,然后用改良的石炭酸品红染液进行染色,通常染色10min左右即可达到较好的染色效果。[结论]该研究为刺五加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9.
刺五加种胚生长发育规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刺五加种子休眠难以打破,一般情况下种子出苗率很低的难题,对当年生刺五加种胚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胚生长发育表现出S形生长曲线,即前期缓慢生长期,中期快速生长期,及再次缓慢生长的生理后熟期.各个时期所需要的适宜温度和时间各不相同,在种子处理的各个阶段及时调整好适宜温度时,裂口率可达70%以上,裂口籽发芽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0.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花丝长度不同的刺五加植株进行了6种同工酶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花丝长度不同的刺五加在酸性磷酸酶(ACP)、苹果酸脱氢酶(MDH)、乙醇脱氢酶(ADH)、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和过氧化物酶(POD)等6种同工酶酶谱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由此对花丝长度不同的刺五加的遗传分化做出推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