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8篇
  免费   431篇
  国内免费   276篇
林业   700篇
农学   448篇
基础科学   46篇
  514篇
综合类   4087篇
农作物   319篇
水产渔业   73篇
畜牧兽医   1086篇
园艺   886篇
植物保护   646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282篇
  2022年   333篇
  2021年   301篇
  2020年   277篇
  2019年   320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286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393篇
  2013年   345篇
  2012年   485篇
  2011年   494篇
  2010年   465篇
  2009年   434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374篇
  2006年   356篇
  2005年   315篇
  2004年   347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1.
选取黔中地区的贵阳市乌当区百宜乡(WD)、花溪区孟关(MG)和贵州省黔南龙里县龙架山森林公园(LL)3个地区的马尾松-杜鹃群落为研究对象,采集杜鹃根围土壤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物种多样性,并通过数量生态学原理分析植物群落物种α多样性及土壤养分对真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杜鹃的根围土壤中获得有效序列505 444条,隶属于9门23纲84目169科296属真菌(3 435 OTU),其中LL有真菌9门19纲53目90科127属(495 OTU)、 WD有8门21纲78目150科246属(1 076 OTU)、 MG有6门17纲55目99科129属(522 OTU).菌群α多样性分析显示, Chao1,ACE,Shannon指数均表现为WD大于MG和LL.菌群群落结构受生境植物多样性、土壤养分的综合作用,土壤有机质、 pH值以及速效磷、速效氮、全氮含量较大程度解释了真菌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912.
重庆地区3株球孢白僵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是农业和林业大国,农林害虫的危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化学防治也导致了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因此,开发基于虫生真菌的生物农药意义重大.为了丰富虫生真菌菌种资源,以野外感染白僵菌的蝽蟓及室内感染的家蚕僵虫样品为实验材料,采用多种培养基,分离获得了3株虫生真菌菌株,分别为来自蝽蟓的NB-1,PW-1菌株和来自家蚕的JCY菌株,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各菌株的培养特征与白僵菌属菌株较为一致;分子生物学鉴定表明,各菌株rDNA ITS序列与GenBank中白僵菌属球孢白僵菌多个菌株同源性高达99%,因此将菌株NB-1,PW-1和JCY均鉴定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生物学特性观察发现不同菌株间分生孢子产生量存在显著差异,分离自蝽蟓僵虫的球孢白僵菌PW-1,NB-1分生孢子产量分别为(7.55±0.15)×10~7个/mL,(6.30±0.40)×10~7个/mL,均高于家蚕分离株JCY,其产孢量仅为(3.02±0.22)×10~7个/mL.结论为后续研发针对包括草地贪夜蛾在内的农林害虫生物杀虫剂奠定了菌种基础.  相似文献   
913.
磷脂脂肪酸法分析地黄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磷脂脂肪酸法(PLFA)分析了1年生、2年生和5年轮作地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发现,地黄连作障碍在2年生和5年轮作田均发生,表现为病虫害严重,根系生长不良,根际土壤微生物基础呼吸、代谢商高于对照等,说明地黄根际生态系统的代谢能力降低,可能影响到能量循环过程.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33个PLFAs中提取出3个主成分,代表72.55%的变异信息,其中PCI解释了48.91%的变异,PC2解释了14.16%的变异,PC3解释了9.48%的变异,而且从主成分得分图上可以很明显区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另外还发现地黄根际真菌标志磷脂C18:2ω6,9显著高于非根际的对照土壤,这可能和根际病害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14.
真菌诱导子对虎杖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源于黑曲霉(Aspergillum niger)、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青霉(Penicillium sp.)及灰色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的真菌诱导子对虎杖愈伤组织进行诱导处理,研究其对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合成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白藜芦醇含量。结果表明,4种真菌诱导子中,以黑曲霉诱导子的诱导效果最好,在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后第14天加入100mg/L的黑曲霉诱导子,引入后第6天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含量比对照高2.25倍。黑曲霉诱导子对虎杖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的积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15.
916.
【目的】评价从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osis)僵虫中分离的虫生真菌在害虫生物防治中 的应用潜力,为开发其作为生物防治制剂提供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扶桑绵粉蚧僵虫中分离纯化 虫生真菌菌株,综合培养性状、形态学特性和系统发育树分析,明确其分类学地位;利用扫描电镜技术,探究 菌株对扶桑绵粉蚧的侵染方式,明确其对扶桑绵粉蚧的侵染力;采用浸虫法,室内测定分离菌株对扶桑绵粉蚧 雌成虫的致病力。【结果】从扶桑绵粉蚧僵虫中分离纯化获得一株真菌菌株 FE-1,形态学结果发现菌株 FE-1 在 PDA 培养基培养 5 d 后菌落直径为 50~60 mm,菌落正面为橙白色,分生孢子形态呈两种类型,小型孢子为 长柱形,大型孢子为镰刀型;综合培养性状、形态学特征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鉴定菌株 FE-1 为木贼镰刀菌 (Fusarium equiseti);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菌株 FE-1 侵染扶桑绵粉蚧的方式主要为分生孢子在表皮处萌发形成芽 管,然后水平生长,并在特定接触表皮处形成膨大的附着孢进入昆虫体腔,明确了菌株 FE-1 对扶桑绵粉蚧侵染 力;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菌株 FE-1 对扶桑绵粉蚧雌成虫的致病力随着分生孢子浓度的增大逐渐增强;孢子 浓度为 1×108 CFU/mL 时,LT50 为 3.32 d,接种 7 d 后,扶桑绵粉蚧雌成虫的校正死亡率为 87.50(±1.79)%, LC50 为 1.8×105 CFU/mL。【结论】从扶桑绵粉蚧僵虫中分离纯化获得的木贼镰刀菌菌株 FE-1,其在扶桑绵粉 蚧体壁能形成膨大的附着孢进行侵染,对扶桑绵粉蚧具有一定的侵染力。同时,该菌株在室内对扶桑绵粉蚧雌 成虫有较好的致死效果,极具生防潜力,可为扶桑绵粉蚧的生物防治研究提供优质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917.
[目的]探讨对羟基苯甲酸与三七黑斑病“病害三角”之间的互作影响,分析对羟基苯甲酸对病原真菌及其寄主植物在生理功能、抗病性和病原菌致病性上的影响。[方法]以三七一年生幼苗及三七黑斑病菌(Altemaria panax Whetzel)为试材,借助酶学分析技术,分别探讨4个不同浓度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三七-土壤-病原菌致病性生态因素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对羟基苯甲酸对三七幼苗及病原菌的化感作用受到浓度效应的影响。在2.5~5.0 mmol/L浓度下,三七根系抗性酶活性会有短期内的增加,后逐渐降低,而高浓度(10.0 mmol/L)的胁迫下则明显下降;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也有相同的趋势。三七黑斑病菌在2.5~5.0 mmol/L浓度下其果胶酶、纤维素酶均出现较高活性,说明在该浓度范围内病原菌生长情况及繁殖能力较好。[结论]对羟基苯甲酸与三七黑斑病发生的3个要素即寄主、土壤、病原菌三者之间存在化感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918.
地膜覆盖对农田土壤肥力保持和农作物增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可降解麻地膜对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本研究以番茄成熟期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麻地膜和塑料地膜处理下番茄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土壤环境因子与微生物群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麻地膜处理对土壤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没有显著影响,而塑料地膜处理显著降低了水解氮、有机磷和速效钾含量。覆膜处理未显著影响土壤细菌多样性,麻地膜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节细菌属、糖霉菌属和鞘脂菌属等与土壤碳降解相关细菌的相对丰度,促进了土壤碳循环过程;塑料地膜显著降低了节细菌属、伯克霍尔德菌属和丰佑菌属等有益细菌的相对丰度。覆膜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真菌多样性,麻地膜和塑料地膜处理均显著降低了镰刀菌属的相对丰度;而麻地膜处理显著增加了支顶孢属等抑菌真菌的相对丰度,抑制了土壤中病原真菌的繁殖。土壤速效钾是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最主要的环境因子。麻地膜可以增加土壤酶活性,改善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改善土壤健康。  相似文献   
919.
【目的】探明盐胁迫下外生菌根真菌耐盐的生理机制,筛选出耐盐性强的外生菌根真菌。【方法】以橙黄硬皮马勃(Scleroderma citrinum)、双色蜡蘑(Laccaria bicolor)和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3种外生菌根真菌为对象,经不同浓度NaCl(0、0.15、0.30、0.45、0.60 mol/L)处理后,观察菌丝形态,测定菌丝生长量、SOD和CAT活性。【结果】观察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菌丝的形态发现,只有褐环乳牛肝菌菌丝可以保持饱满且完整状态,而橙黄硬皮马勃和双色蜡蘑随NaCl浓度的升高菌丝破损、停止生长。分别测定生长量发现,褐环乳牛肝菌和橙黄硬皮马勃都能够在0.6 mol/L NaCl处理下生长,而NaCl浓度超过0.3 mol/L时双色蜡蘑便不再生长。褐环乳牛肝菌的SOD和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双色蜡蘑与橙黄硬皮马勃(P<0.05)。【结论】经过综合分析和比较,在3种外生菌根真菌中,褐环乳牛肝菌的耐盐性最强。  相似文献   
920.
广州地区番石榴病害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近几年对广州地区番石榴病害调查,初步鉴定出番石榴病害13种;真菌病害12种,藻类病害1种。其中果实病害7种,叶斑类6种。果实上以炭疽病严重,其次为褐腐病。黑腐病(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褐腐病(phomopsis psidii de Camara);茎点霉果腐病(phoma psidii Ahmad);果褐点病(Cercospora psidii Rengel);褐污斑病(Mycovellosiella myrtacearum A.N.Rai et al );叶斑病(phyllosticta psidii.Tassi);叶枯病(phomopsis destructum D.P.C. Rao,Agrawal et Saksena);灰斑病(pestalotiopsis disseminatum (Thuem.)Stey.)8种病害系国内首次报道。3种病原为新种,将另文发表。本文最后讨论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