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4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240篇
林业   272篇
农学   349篇
基础科学   175篇
  179篇
综合类   3639篇
农作物   339篇
水产渔业   73篇
畜牧兽医   1296篇
园艺   309篇
植物保护   800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301篇
  2015年   285篇
  2014年   471篇
  2013年   438篇
  2012年   451篇
  2011年   427篇
  2010年   490篇
  2009年   432篇
  2008年   407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352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81.
几种烟雾剂防治波纹杂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纹杂毛虫[Cyclophragma undans(Walker)]是危害马尾松的主要害虫之一。由于采取不合理的经营、防治措施,波纹杂毛虫已成为马尾松林的主要食叶害虫,为了探索其无公害防治的方法和措施,解决山地树高、林分密、水源匮乏、劳动工资昂贵等因素给防治工作带来的困难,总结出环保、经济、高效与林区林业生产水平相适应的防治方法,2013年在福建省沙县选用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喷烟型)、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1.8%阿维菌素乳油,采用喷烟技术,防治波纹杂毛虫幼虫,药后3 d其效果均在85%以上,可在波纹杂毛虫危害时应用。  相似文献   
82.
为了探索45%丙环唑悬浮剂对青海省春小麦的安全性,设置45%丙环唑悬0.2、0.4、0.8 mg·g-1的不同处理。结果表明以株高和鲜重抑制率为指标,各品种对药剂的敏感性差异显著;在0.2 mg·g-1剂量下青春38、青春39、通麦1号、阿勃4个品种安全;在丙环唑0.4 mg·g-1剂量下对青春38、青春39、阿勃安全,对通麦1号安全性差;在丙环唑0.8 mg·g-1剂量下对4个品种的安全性都较差。  相似文献   
83.
研究18%三环唑·烯唑醇悬浮剂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8%三环唑·烯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在675~750 g/hm2范围内,其对叶瘟的最高防效为90.29%,对穗瘟的最高防效为75.23%,与对照药剂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的防效相当,明显高于对照药剂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而且对水稻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4.
在英国的文学宝库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当属杰弗里·乔叟的代表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这部作品开英国现实主义先河对后期英国文学的发展与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与意义。  相似文献   
85.
86.
<正>20%噻虫胺是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杀虫剂。为明确该药剂对梨木虱的田间防治效果,普兰店市植保站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噻虫胺悬浮剂对梨木虱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1材料方法试验地点在普兰店市李店村花果山,土壤类型为砂壤土,土壤p H值为6.7,有机质含量为1.2%,有灌溉条件。供试作物为20年生梨树,品种为  相似文献   
87.
主要阐述了工业防腐防霉剂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根据主要成分不同配方的杀菌剂对棉花枯萎病病原菌进行室内毒力实验和进行筛选,以筛选出来的杀菌剂为目标杀菌剂进行杀菌机理及无毒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88.
《中国兽医学报》2020,(2):369-374
为研究阿苯达唑和吡喹酮对兔豆状囊尾蚴病的治疗效果,将30只患豆状囊尾蚴的病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阿苯达唑、吡喹酮和淀粉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从临床症状、体质量变化、白细胞分类变化、病理学宏观、微观和超微结构检查等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证明2种药物对兔豆状囊尾蚴病的治疗主要有3点不同:一是阿苯达唑可使豆状囊尾蚴头节的齿钩破坏,吸盘闭锁,并发生凝固性坏死和钙化,囊液充分吸收;而吡喹酮主要引起头节和原始体节起泡、破溃和崩解,皮层破坏,平滑肌收缩,吸盘口闭合,死亡的虫体呈扭曲状,囊液吸收不充分。二是阿苯达唑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但反应较慢;吡喹酮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三是阿苯达唑治疗组的增长速度比吡喹酮治疗组的快,差异显著,而2治疗组的增长速度均比对照组的快,差异非常显著。总之,阿苯达唑和吡喹酮对兔豆状囊尾蚴病均有较好的疗效,但以前者更好。  相似文献   
89.
90.
甲苯氟磺胺和苯氟磺胺均为杀菌剂,中等毒性,分解产物可转化为有毒物质,现行国标规定的检测方法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但操作复杂、仪器普及率不高、适用范围有限。本试验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种果蔬(黄瓜、番茄、葡萄)中甲苯氟磺胺和苯氟磺胺残留量的方法。样品采用QuEChERS方法进行前处理,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析。结果显示,QuEChERS前处理的吸附剂组合为750 mgMgSO4+50 mgC18+250 mgPSA+50 mgGCB,对样品进行净化处理后,上清液澄清,略带色泽,化合物平均回收率在79%以上;甲苯氟磺胺和苯氟磺胺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加标回收率为79.73%~97.39%,精密度RSD为1.68%~4.21%(n=6),检出限分别为12.5μg/kg和15.1μg/kg,定量限分别为41.9μg/kg和50.2μg/kg。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能很好地满足上述三种果蔬中甲苯氟磺胺和苯氟磺胺残留量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