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9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2篇
  14篇
综合类   160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107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61.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氨基酸螯合铜对广西乌鸡生长性能、组织黑色素含量、组织乌度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方案,将540只广西乌鸡随机分成6组(对照组、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和Ⅴ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和Ⅴ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6.5,15.0,30.0,60.0,125.0 mg/kg的铜(以氨基酸螯合铜的形式),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测定各组乌鸡的生长性能指标(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组织黑色素含量、L*值和血清生化指标[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结果表明:除Ⅴ组外,其他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料重比均低于对照组;Ⅱ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最高,Ⅳ组料重比最低。Ⅲ组胸部皮肤、肝脏、肌胃中的黑色素含量最高,Ⅳ组胸肌中的黑色素含量最高;Ⅱ组腿肌、肌胃、心脏、脾脏、肝脏、肾脏、股骨骨膜的L*值最低,Ⅲ组胸部皮肤、胸肌、胫部皮肤、气管、肺脏的L*值最低...  相似文献   
362.
冯磊  程文  雷虹 《林业科技》2022,(3):36-40
比较3种黑木耳黑色素组分的理化性质,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光照会降低黑木耳黑色素各组分的稳定性;低温有利于黑木耳黑色素各组分的保存,长时间加热会降低黑木耳黑色素各组分保存率;pH值会显著影响黑木耳黑色素各组分的溶解性,碱性条件更有利于黑木耳黑色素各组分的溶解;K+、Ca2+和Mg2+会显著降低黑木耳黑色素各组分的吸光值,Cu2+和Fe3+会使黑木耳黑色素各组分的吸光值升高;黑木耳黑色素各组分容易被氧化剂氧化,但还原剂对其稳定性没有显著影响;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谷氨酸钠和丁基化羟基茴香醚这四种食品添加剂对黑木耳黑色素各组分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63.
为提高黑木耳黑色素的产量,以碱溶酸沉法对黑木耳液体发酵菌丝体中的黑色素进行提取,以黑色素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对黑木耳黑色素的液体发酵生产及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木耳黑色素的最优液体发酵生产工艺条件为起始pH 5.5、25℃、培养9 d;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2 mol/L、料液比1∶40、浸提1.5 h。黑木耳黑色素得率可达1.55%。研究结果可为黑木耳工业化液体发酵生产黑色素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364.
旨在探究武定鸡乌骨品系和非乌骨品系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多态性与黑色素沉积的相关性,以期为后期利用分子遗传学技术选育乌度更深的武定鸡提供理论参考。试验通过测定300日龄武定鸡乌骨品系和非乌骨品系的血浆真黑色素、褐黑色素和碱溶性黑色素含量,分析了MC1R基因外显子的多态位点(SNPs)与黑色素的关系,并检测组织中MC1R基因表达差异。结果发现:武定鸡乌骨品系血浆中3种黑色素指标均高于非乌骨品系。在MC1R外显子区域检测到4个突变位点(T133C、T244C、G460A和C833A),除武定鸡非乌骨品系C833A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以外,其余位点均未偏离;武定鸡非乌骨品系G460A位点呈低度多态,其余突变位点均呈中度多态,其中T244C位点CC基因型和G460A位点AA基因型的真黑色素和碱溶性黑色素含量均高于其他基因型,属于优势基因型。此外,武定鸡乌骨品系各组织中MC1R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非乌骨品系,且各组织间的表达趋势为皮肤>肾脏>肝脏>心脏>肌胃>脾脏>腿肌>胸肌。本试验结果表明,MC1R基因T244C位点和G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